脑病问题我知道

脑病问题我知道

关注
1粉丝
0关注
245被推荐
IP属地:云南

6枚勋章

分享文章

  • 南宁城和医院,为狂躁症患者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11小时前
  • 南宁城和医院‘立体定向技术’,精准打击帕金森病魔。
    1天前
  • 选择南宁城和医院,就是选择专业治疗抑郁症的全方位保障
    2024-11-17
  • 【南宁城和】焦虑到什么程度,需要及时看心理医生?
    2024-11-13
  • 焦虑到什么程度,需要及时看心理医生?
    你是否会经常感到焦虑吗? 考试即将来临,焦虑的没食欲、睡不着; 工作压力大,领导为难人,同事难相处; 孩子叛逆厌学,家长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每天都很烦躁,心里不得劲儿,但又无法宣泄。 然而,很多人出于自身健康考虑,很疑惑自己的焦虑情况是否需要看心理医生? 一、焦虑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强度方面 当焦虑情绪非常强烈,已经超出了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并且严重干扰日常生活时,就需要引起重视。例如,出现惊恐发作,这是一种突然发作的、极度强烈的焦虑状态。患者会感到心慌、呼吸困难、头晕目眩、出汗、颤抖,甚至有一种濒死感。这种惊恐发作如果频繁出现(比如一个月内发作三次以上),极大可能需要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即使没有惊恐发作,但是焦虑情绪严重到使个人几乎无法正常进行日常活动,如无法集中精力工作、学习,因为焦虑而频繁出错,或者无法享受平时喜欢的休闲活动,也是需要关注的信号。 持续时间 如果焦虑情绪持续很长时间,如超过 6 个月,并且没有明显的缓解趋势,可能患有焦虑症,需要及时就医。这种长期的焦虑可能表现为持续性的担忧,担心各种生活琐事,如健康、财务、人际关系等,而且这种担忧很难通过自我安慰或者他人的安慰来消除。 二、身体症状的严重程度 生理反应频繁且强烈 焦虑常常伴随着身体症状。当这些身体症状变得频繁和严重时,需要看医生。例如,长期的失眠是焦虑可能导致的一个问题。如果因为焦虑而几乎每天晚上都难以入睡,或者半夜频繁醒来后无法再次入睡,持续数周,这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也会进一步加重焦虑情绪。 另外,出现频繁的头痛、胃痛、肌肉紧张等身体不适,并且经过医学检查没有发现生理上的病因,或者这些症状在焦虑情绪缓解后会减轻,那么很可能是焦虑情绪导致的躯体化症状,也需要心理医生的干预。比如,有些人在焦虑时会出现紧张性头痛,感觉头部像是被紧紧地箍住一样,这种疼痛可能会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 三、对社交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社交回避和退缩 当焦虑情绪导致个人开始回避社交场合,如拒绝参加聚会、会议,避免与他人接触,甚至连和家人、朋友的正常交往都受到影响时,就应该考虑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例如,因为害怕在社交场合中出丑或者被他人评价而干脆不去参加任何社交活动,长此以往,会导致社交圈子越来越窄,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 人际关系紧张 如果焦虑情绪使自己在与他人相处时变得易怒、敏感,经常因为小事和他人发生冲突,或者过度依赖他人来缓解焦虑,对亲密关系造成了压力,这也是一个需要就医的信号。比如,在恋爱关系中,因为焦虑而频繁地要求伴侣陪伴、确认对方的爱意,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自己也在这种焦虑的人际关系中痛苦不堪。
  • 南宁城和医院精神科:患上精神分裂症后,会有哪些行为变化?
    2024-11-13
  • 南宁城和医院,治疗焦虑症,口碑见证实力
    2024-11-13
  • 南宁城和医院,为焦虑症患者驱散阴霾,重寻内心安宁。
    2024-11-13
  • 南宁城和医院,三叉神经痛治疗新技术,告别疼痛不是梦
    2024-11-12
  • 南宁城和医院:三叉神经痛诊疗专家,用专业守护您的健康
    2024-11-12
  • 明明已经很饱,但还是控制不住想吃东西?当心不是嘴馋,而是心理出问题了
    你是否有过这种情况: 明明已经吃的很饱了,但还是很想吃东西。 经常控制不住吃远超正常量的食物。 吃完这些东西后,还会产生很强的负罪感,但下次还是会继续吃…… 这到底是是太嘴馋?还是什么其他原因呢? 暴食症:一种被忽视的心理疾病 暴食症,也称为神经性贪食症,是一种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暴食行为的心理疾病。患者在短时间内会摄入大量食物,直到感到极度饱胀或不适为止。暴食后,患者往往伴随着强烈的负罪感、羞愧感和自责感,甚至可能出现自我惩罚的行为。患有暴食症的人,通常会有以下这些症状表现: 1.失控的进食行为 暴食症患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反复发作的暴食行为。这种暴食并非简单的吃多,而是一种失去控制的状态。患者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大量进食,食量远远超过正常的饱腹感。例如,他们可能会在一个小时内吃下相当于平常人一整天甚至更多的食物量。这种进食速度很快,几乎是狼吞虎咽,而且通常在独处时进行,因为患者可能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 2.进食后的痛苦与自责 暴食之后,患者并不会体验到满足感,相反,他们会陷入深深的痛苦和自责之中。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进食行为是不正常的,但在暴食那一刻却无法克制自己。这种心理上的折磨就像一把锐利的剑,不断刺痛着他们的内心。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体重增加、身体形象变化产生极度的担忧,同时也为自己的行为失控而感到懊悔。 3.生理上的连锁反应 长期的暴食行为会给身体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体重的显著增加,这可能导致肥胖相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风险上升。暴食还会对消化系统造成巨大负担,引起胃痛、胃胀、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等问题。此外,由于频繁过度进食,患者的口腔健康也可能受到影响,比如龋齿、牙龈问题等。 暴食症背后复杂的心理机制 1.情绪的避风港 许多暴食症患者将食物作为应对负面情绪的方式。在生活中遇到压力、焦虑、抑郁、孤独等情绪时,他们通过吃东西来寻求暂时的安慰。就像在狂风暴雨中寻找一个可以躲避的港湾,食物成为了他们缓解情绪的唯一出口。例如,一位在工作中面临巨大压力的上班族,可能在下班后通过大量进食来缓解一天的紧张情绪。 2.自我认知的扭曲 低自尊和对自身形象的负面认知也是暴食症的重要心理因素。患者往往对自己有着过高的要求和不切实际的期望,当无法达到这些标准时,他们会陷入自我否定的漩涡。而暴食成为了他们惩罚自己的一种方式,同时又因为体重增加进一步加深了对自己身体形象的不满,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比如,一个对自己身材有严格要求的人,在一次体重增加后开始暴食,然后因为暴食导致体重更重,更加厌恶自己。 3.童年经历的影响 童年时期的创伤或不良经历也可能埋下暴食症的种子。例如,一些患者在童年可能经历过被忽视、虐待或者家庭环境不稳定等情况。食物在那个时候可能是他们唯一能控制和获得满足感的东西,这种早期的经历会在潜意识里影响他们成年后的行为模式。 如果您有出现难以控制的暴饮暴食情况,就要尽早寻求精神科和心理科医生的专业帮助。医生会通过症状表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精神心理评估等检查来诊断是否为“暴食症”。即便是确诊了,也不必过于担忧,只要及时规范治疗,通常情况下,是可以控制的。
  • 控制不住想吃东西?当心不是嘴馋,而是心理出问题了
    2024-11-11
  • 在南宁城和医院,帕金森患者李先生挣脱病魔枷锁,重获新生曙光
    李先生,65 岁,男性,是一位退休工人。 约五年前,李先生察觉到右手出现静止性震颤,不过初期这种症状极为轻微,仅在手部休息时偶尔发作,且发作频率很低。李先生并未将其放在心上,认为只是劳累过度引起的小问题。然而,在随后的几个月里,震颤情况持续恶化,不仅右手震颤加剧,还逐渐蔓延至整个右上肢。这对他日常的精细动作产生了严重影响,拿筷子吃饭和写字这类简单动作都变得异常艰难。拿筷子时,他常常因无法准确控制手部动作而夹不住饭菜;写字时,字迹歪扭、细小且模糊不清,书写过程也变得极为缓慢。 运动迟缓症状显现及加重 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运动迟缓症状开始显现。每天早晨起床,原本轻松平常的穿衣、系扣子等动作,如今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从卧位起身站立这个过程更是困难重重,李先生往往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成功,整个过程动作迟缓又笨拙。行走时,他的步伐明显变小,步距大幅缩短,双脚仿若被地面紧紧黏住一般,启动困难。行走过程中,身体不由自主地前倾,呈现慌张步态,上肢摆动也明显减少。 非运动症状困扰 除了上述运动症状外,李先生的面部表情逐渐变得僵硬,呈现出典型的 “面具脸”,面无表情,原本生动的面容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面具所覆盖。他的眨眼次数显著减少,眼神也变得呆滞无光。同时,李先生自述嗅觉出现减退现象,对花香、饭菜香这些曾经熟悉的气味感知能力明显下降,生活中的美好气息似乎在逐渐离他远去。 前期药物治疗及问题 李先生在当地医院经过全面详细的检查后,被确诊为帕金森病。医生随即对他展开了药物治疗,起初使用左旋多巴类药物,治疗初期症状有了一定改善,这让李先生和家人看到了希望。但随着时间推移,问题接踵而至,药物疗效的持续时间越来越短,而且还出现了异动症。这种异动症表现为肢体和颈部不自主地出现舞蹈样动作,给李先生带来了新的困扰,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和行动。 南宁城和医院的综合治疗方案 为寻求进一步的有效治疗,李先生慕名来到南宁城和医院。入院后,医疗团队对李先生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包括身体机能、病情发展阶段、药物反应等多方面。结合李先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套综合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 脑立体定向手术:进行详细术前检查,包括脑部 MRI 和 CT,精准定位靶点。 药物调整:术后依据症状调整药物,监测血药浓度与反应。 心理支持:心理医生定期评估辅导,用认知行为疗法缓解焦虑抑郁。 治疗效果 综合治疗后,李先生病情显著改善。运动功能上,震颤基本消失,仅特殊情况有轻微表现,运动迟缓缓解,起床、穿衣等动作顺利,站立转换轻松,行走步态正常。异动症极大改善,药物副作用降低。日常生活中,自理能力提高,可独立穿衣进食。面部表情丰富,“面具脸” 减轻,眨眼和眼神恢复正常,嗅觉感知有增强。心理上,焦虑抑郁减轻,积极参与康复与治疗,重拾生活热情。
  • 南宁城和医院:为帕金森患者李先生驱散阴霾,点亮新生之路
    2024-11-11
  • 三叉神经痛:别让这些误区耽误治疗
    在医学领域,三叉神经痛堪称 “疼痛之王”,患者所承受的痛苦难以言表。然而,在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和治疗过程中,许多患者和家属却陷入了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很可能延误病情,让患者在痛苦中越陷越深。 误区一:误将三叉神经痛当作牙痛 很多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就医历程都是从口腔科开始的。这是因为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其疼痛区域与牙痛极为相似,尤其是三叉神经的第二支(上颌支)和第三支(下颌支)受累时,疼痛往往集中在面部一侧的牙齿、牙龈、脸颊附近。当疼痛如电击般、刀割般袭来,患者自然而然地认为是牙齿出了问题。 但实际上,二者有着本质区别。牙痛通常源于牙齿或牙周组织的病变,比如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炎等。牙痛的疼痛性质相对比较持续,多为钝痛、胀痛或跳痛,而且疼痛程度可能会随着牙齿病变的进展而逐渐加重。而三叉神经痛则是一种阵发性的、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的剧痛。疼痛发作通常没有预兆,突然发生又突然停止,每次发作持续数秒到数分钟不等。疼痛的触发点很明显,比如在洗脸、刷牙、说话、咀嚼等日常动作时,只要刺激到面部特定的 “扳机点”,就会引发疼痛发作。 误区二:认为三叉神经痛能自愈 三叉神经痛在发作初期,疼痛可能并不频繁,而且有时候疼痛会出现短暂的缓解期。这使得部分患者误以为病情在逐渐好转,甚至会认为疾病可以不治而愈。 然而,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其病因多是三叉神经受到血管压迫或发生神经脱髓鞘病变等。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治疗,病情通常会逐渐加重。随着病程的延长,疼痛发作的频率会越来越高,疼痛程度也会越来越严重,而且疼痛的范围可能会扩大。例如,开始时可能只是下颌部偶尔疼痛,后来可能会发展到整个半侧面部频繁疼痛,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如进食、说话、睡眠等)造成严重影响。 误区三:盲目依赖民间偏方 由于三叉神经痛的疼痛非常剧烈,患者往往急于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来缓解疼痛。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民间偏方(如用某种草药敷面、食用特殊的食疗方等)声称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容易让患者产生尝试的心理。 但事实上,这些民间偏方大多没有经过科学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都无法保证。有些偏方可能会延误患者的正规治疗时机,导致病情恶化。例如,一些外敷的草药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反应,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痛苦。而且如果偏方中含有一些有毒成分,还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误区四:因恐惧手术风险而拒绝手术 很多患者对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存在恐惧心理,因为他们觉得脑部手术或者面部神经手术是非常复杂和危险的。他们听闻手术可能会导致面瘫、听力下降、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宁愿长期忍受疼痛,也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目前针对三叉神经痛的手术(如微血管减压术)已经比较成熟。手术的成功率较高,对于有经验的医疗团队来说,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并且,在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权衡手术的风险和收益。如果患者的病情适合手术,手术治疗往往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了解这些三叉神经痛的误区至关重要。患者和家属要保持科学的态度,及时就医,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不要让这些误区成为治疗道路上的绊脚石,让患者早日摆脱三叉神经痛的折磨。
  • 【南宁城和】三叉神经痛:别让这些误区耽误治疗
    2024-11-11
  • 南宁城和医院:用卓越医疗技术照亮帕金森患者康复之路
    2024-11-11
  • 南宁城和医院,理解帕金森患者的每一次颤抖,更能给予治愈力量。
    2024-11-11
  • 南宁城和医院抑郁诊疗:特色疗法,贴心服务,让心灵重获自由
    2024-11-10
  • 特色癫痫治疗,就在南宁城和医院,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2024-11-10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