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一(网易体育特约作者)

作为索契冬奥会之前的最后一届世锦赛,2013年花样滑冰世锦赛也将决定大部分冬奥会的名额归属,而中国花样滑冰队在这次比赛中分别在女单和双人两个项目上获得两个名额,男单项目上获得一个名额。而由于我国的冰舞选手在本赛季没有达到国际滑联参加世锦赛的最低技术分要求,所以只能通过之后的落选赛去争取冰舞项目的参赛资格。

中国代表团自1980年第一次派出代表团参加冬季奥运会,而花样滑冰项目则自1992年冬奥会以来,中国花样滑冰再未曾有过在男单、女单、双人和冰舞四个项目中均获得参赛资格的记录。2009年世锦赛上,代表中国代表团出赛的吴家亮和刘艳短节目中发挥欠佳,未能进入自由滑的比赛。而刘艳在后来的冬奥会落选赛中夺冠,为中国女单保住了一个参赛名额,并在温哥华冬奥会上获得第19名。遗憾的是吴家亮在落选赛中再次发挥失常,曾经在盐湖城冬奥会上获得过3个资格满额参赛的中国男单无缘温哥华冬奥会。

和中国双人滑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包揽金银的辉煌相比,连总教练姚滨也不得不承认单人项目跌入了低谷,原因有很多,但不能和国际接轨是个比较主要的问题。从技术发展和编排上看,我们现在都和国际水平有很大的差距。”而此时,很多人并不知道来自黑龙江的耿冰娃、张可欣和吉林的李子君已经在美国洛杉矶进行了一年多的训练,而她们的教练正是曾经带领陈露获得1995年世锦赛冠军的李明珠教练。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女单的竞技水平,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原本打算聘请李明珠回国执教,但是由于李明珠目前在美国事业发展非常顺利,而且她所执教的2007年世青赛冠军张圆圆也刚刚转入成人,并且成绩突出,所以婉转谢绝了回国执教的请求。不过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协调,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决定改变战略,将有发展潜力年轻选手送出去,而当时14岁的耿冰娃、13岁的张可欣和12岁的李子君都是当时国内同年龄段的佼佼者,也符合备战索契冬奥会的年龄要求。

在世界范围内,北美和俄罗斯代表着世界花样滑冰发展的最高水平。在亚洲,包括浅田真央、金妍儿、高桥大辅在内的顶级选手都曾经远赴他乡,接受国际知名教练的指导。金妍儿此前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说从9岁开始,她每年都会去美国、加拿大参加青少年训练营,在那里会有一个教练团队为孩子们服务,“包括跳跃、旋转和舞蹈都有分别的教练,在韩国国内,这些基本都是一个教练在教。”

早年,由于政治原因,中国花样滑冰和俄罗斯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但是对于年轻的中国女单来说去跟随一位对中国女单更加了解,并且没有语言障碍的成功教练更加水到渠成。在2010年冬奥会之后,李明珠选择了回国,据说当时她签合同时的任务就是进入世锦赛前十,争取参加冬奥会的两个名额。而现在李子君和张可欣在她的指导下,分别都进入了世锦赛的前十。

除了教练之外,节目编排在花样滑冰领域也显得十分重要。“大牌编舞就像是一个名贵的包装,有精妙之处,但也有名牌效应在里面。”姚滨教练曾经这样形容编舞的作用,而中国双人滑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和国外的编舞教练合作,一直延续到今天。在日本,高桥大辅、浅田真央虽然目前已经选择回国跟随日本国内的教练训练,但编排方面还是一直保持和国外的编舞教练合作;而金妍儿在和加拿大教练布莱恩·奥瑟解约之后,也仍然保持着和加拿大著名编舞大卫·威尔森的合作关系。而由于劳瑞、威尔森、祖耶娃和卡梅连科等几名北美编舞的节目近些年在比赛中颇受国际裁判的认可,甚至很少走出国门进行编排的花滑先进国俄罗斯选手这个赛季也开始转投北美的编舞的门下。

从2009年开始,李明珠所带领的中国女单开始在国外进行部分编舞,到上赛季,三位小姑娘的编舞已经晋升为大卫·威尔森这类国际顶尖编舞。这个赛季,本来也计划送她们去和申雪/赵宏博合作多年的劳瑞进行编舞,但因为伤病原因,最终只有李子君一人成行。而劳瑞为李子君打造的长节目《睡美人》也为她在本届世锦赛上创造了127.54分的个人最好成绩。

而男单方面,去年夏天宋楠也首次和国际编舞合作,前加拿大世锦赛冠军杰弗里·布特为他进行了短节目和自由滑的两套编排。年轻选手闫涵、张鹤等也得到了去美国训练的机会。“其实在美国的时候,我觉得其实教练教的差别不是很大,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们的职业精神,他们在训练时候很专注,并不是像国内一样只是在完成教练布置的任务。”闫涵说。作为2012年世青赛的冠军,闫涵未来的发展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对于编舞,他也有着自己的想法。“我比较喜欢陈伟群的编舞劳瑞,很多衔接在里面,非常实用,我不喜欢特别花哨的,希望有机会能够和她合作。”

据悉,这个赛季结束后包括宋楠、闫涵在内的部分男单选手和李明珠带领的中国女单一样都将获得出国编排的机会。毕竟后面马上迎来的将是冬奥赛季,而对于初见起色的中国男、女单来说,一个名贵的包装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胡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