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洋哨涌入中超 外来和尚会念经?

足协请洋哨因不满本土裁判水平 万达投资后更是提高待遇大量引进

在中国足协看来,中超赛场“嫩哨”、“昏哨”屡屡出现,高水平洋哨执法中超,能够很好的维持联赛的公平性。可以说,请洋哨对于他们来讲也是无奈之举。在万达集团跟中国足协合作之前,中国足协只是在个别焦点之战中聘请外籍裁判。当时之所以少,主要是受经济条件所限,因为中国足协当时聘请外籍裁判,是要从自己的预算经费中拿出一部分支付裁判员的差旅费和执法薪酬。不过随着万达集团的注资,他们每场比赛给中超联赛执法的裁判员的薪酬是一万人民币。这样的薪酬水平在亚洲已算是顶级。日本采取的是裁判职业化道路,可即便这样,他们的裁判员执法一场顶级联赛也差不多是这个价格,更何况中国的裁判员平时还有自身工作在身。

这样的价格自然可以吸引更多外籍裁判到中国执法。2011年下半年,中国足协跟韩国和澳大利亚建立了联系,在裁判执法方面希望进行合作,两个足协很快答应。当时中超出现了不少韩国和澳大利亚籍裁判。随着中国足协聘请外籍裁判决心的增强,中国足协逐渐跟多个国家的裁委会有了合作,其中就包括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泰国、约旦、阿联酋、沙特、科威特、卡塔尔、新加坡等十个国家。这些国家的裁判员都在不同比赛中来到中超执法。

对于这些前来执法的裁判员,中国足协自然不会怠慢,他们基本上入住的都是五星级酒店,管吃管住,他们执法一场比赛的薪酬跟国内裁判员一样,也是一万人民币。在这样的情况下,足协当然更愿意请外籍裁判。

一年翻10倍 本赛季洋哨吹罚场次近三成

在中国足协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中,上赛季中超联赛前10轮,除了首轮请来两位外籍裁判,其他均是来自本土。洋裁判比例只占2.5%。本赛季,风云突变,中国足协邀请了大量的洋哨执法,每一轮中超联赛都有至少两名外籍裁判。前后两年的比较,翻天覆地,几乎可以说是上赛季的10倍。

在本赛季一共进行184场中超联赛中,48场比赛执法裁判为外籍裁判,一共占据了全部场次的26%。据统计,在这46场比赛中,韩国裁判执法了3场比赛,卡塔尔裁判执法了3场比赛,澳大利亚裁判执法了13场比赛,泰国裁判执法了6场比赛,约旦裁判执法了3场比赛,科威特裁判执法了2场比赛,日本裁判执法了12场比赛,沙特裁判执法了3场比赛,新加坡裁判执法了2场比赛。其中甚至出现过在联赛第9轮,澳大利亚籍主裁亚当将先后执法两场比赛,一名外籍裁判在同一轮中执法两场比赛,这还是首次出现。

据统计,有33名外籍裁判执法过本赛季的中超,确实可以看出中国足协对于外籍裁判的重视。但大量的外籍裁判前往中超执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本土裁判的执法空间,从而使得本土裁判无法得到很好的锻炼。

第二部分 xx洋哨未有国际级资格,洋哨多嫩哨

洋哨这两个赛季在中超惹的麻烦

自从聘请外籍裁判的口子被打开了之后,中国足协请外籍裁判成瘾。可是,这种盲目聘请外籍裁判也导致不少国外的嫩哨来中国执法,他们的水平也未必比国内裁判高多少。目前中超联赛中充斥着大量来自东南亚的裁判员,其中就包括来自越南、泰国等地裁判员。

这些主裁判执法的水平通过中超联赛可以看出,确实参差不齐。在过去的22轮联赛中,已经不止一次出现了当值外籍主裁判在判罚上的争议。

泰国籍主裁判查亚在中超第22轮和第23轮的比赛中,连续执法了两场中超联赛,但在这两场比赛中,查亚都成为了场上的焦点。在第22轮查亚执法北京国安和大连阿尔滨队的比赛中,查亚不止一次的出现了有争议的判罚,并且确实存在严重的错判。在第23轮查亚执法上海申花对阵武汉卓尔队的比赛中,查亚的判罚几乎让卓尔球员情绪失控,欲上前殴打主裁。

在联赛第3轮,泰达对阵绿城队的比赛中,泰达队在先进两球的情况下被绿城扳平,比赛进行过程中,天津球迷对当值的泰国主裁蒙克查的执法大为不满,而蒙克查确实也出现了几次争议判罚。

联赛第12轮,广州恒大主场0-0战平山东鲁能,当值主裁判澳大利亚人卢西恩和助理裁判的几次误判让里皮感到不满。安蒂奇也是火气冲天,几次向第四官员抗议判罚。在比赛中,卢西恩先是将埃尔克森的反越位成功判罚称了越位。比赛进行到补时阶段。郑铮对张琳芃有一个犯规。从慢镜头来看,郑铮的确用一个犯规动作铲倒了张琳芃,但是卢西恩没有做出判罚,这也引起了里皮的强烈不满。

而在联赛第15轮,山东鲁能主场1-1战平贵州人和队的比赛中,当值主裁判还是卢西恩。赛后鲁能发言人刘敬伟表达了对卢西恩的不满。确实本场比赛卢西恩在执法尺度上的确有些偏软,出现了多次争议的判罚。比如第40分钟,杨旭禁区内连停带挑,皮球打在萨利的左手上,但裁判并没有判罚点球。此外,贵州人和球员拉法在第49分钟的破门越位在先,卢西恩同样认为进球有效。

联赛第18轮,广州恒大3-0大胜北京国安队的比赛中,第31分钟,国安后防线出现致命失误,埃尔克森插上获得单刀机会,国安门神杨智被迫采取犯规。澳大利亚裁判马修果断吹停比赛并判给恒大一粒点球,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向杨智出示的是红牌。按照当时比赛的情况看,红牌显得有些严厉,毕竟这类型的判罚一般都是黄牌+判点。而且红牌势必会让比赛彻底失去悬念。马修的这次判罚也在赛后颇受争议。

可以说,中国足协请来外籍裁判执法中超,原本希望能够保证比赛的公平性,但如今洋哨执法中超的水平已经饱受外界质疑。“洋哨”变为了“昏哨”,也许对于中国足协来说,现在想要减少争议判罚,已经不能单单靠邀请洋哨执法中超这种途径来解决问题了。

中超洋哨大起底,国际级裁判不足四成

本赛季开始,中国足协在聘请洋哨执法方面出台了一项规定:“每轮比赛至少有两场由洋哨执法。”也就是说每轮比赛中超赛场上都会出现至少两位洋哨,而在国际赛场上,各个国家联赛都遵循着由国际裁判主导本国顶级联赛的规定,可想而知,其他国家派到中超赛场必然不是各自联赛的顶尖裁判,可以说大都是“嫩哨”或者“国际级嫩哨”。比如某崔姓韩国籍裁判,他不仅不是国际级裁判,甚至连韩国K联赛都没有执法过。而在中超联赛前20轮中,总共出现了28位外籍裁判,其中国际级裁判仅有10人,不足洋哨总数的40%。

在这10名国际级裁判中,来自卡塔尔的贾西姆今年只执法过一场国际比赛,来自泰国的西瓦功,来自约旦的阿拉法赫,来自新加坡的贾法里都是去年刚成为国际级主裁,甚至在这份名单中,来自日本的吉田寿光还因为在2006年世预赛附加赛乌兹别克斯坦对阵巴林的比赛中严重误判被无限期禁止吹罚国际比赛。而那18位国家级主裁中,也有澳大利亚卢恩西、海沃德这样去年才开始执法国家级比赛的主裁,所以与其说足协是在滥用洋哨,还不说他们是在用“烂”洋哨。

第三部分 洋和尚,不该是足协挡箭牌

洋哨背后,中国土哨未见进步,培训机制跟不上

中国足协认为,国内高水平比赛数量有限,这些年轻裁判以及其他相对拔尖的本土裁判也往往因为经验不足屡现重大失误,因此遇到一些中超关键比赛,都会聘请外籍裁判。这样一来,就会出现本土裁判就会因为执法机会被严重压缩,从而导致执法水平继续无法得到提高,按照足协规定,到赛季结束洋哨执法场次将至少达到62场,从而留给中国本土裁判的执法场次不到75%。这样一来本土裁判在一些强强对话的关键比赛中,始终无法获得执法的机会,得不到大赛中执法的锻炼。

对于本土裁判员的培训,中国足协每年都会在香河组织裁判员的考核和培训,不过由于培训班的数量相对较少,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裁判员队伍的扩大。目前对于裁判员的培养,基本上都划归各省市的足协。各省市足协有自己的裁委会和裁判长,他们负责每年的报名和培训工作。这些各省市的裁判员基本上都是执法业余联赛为主,水平高的裁判员会得到晋升机会。

和中国足球一样,中国裁判现在的好苗子也不是很多。这几年,在申报国际级裁判时,也基本上都是矬子里面拔将军。

在2013年FIFA国际主裁名单中,中国足协有7名注册裁判名列其中。被寄予厚望的80后国际主裁王迪因在卓尔与国安的比赛中严重失误被停赛5轮,而被停赛的既有陶然成这样的“老资格”,也有傅明这样的希望之星,“新晋”成为国际主裁的石祯禄从首轮起就被洋哨“顶包”。可以说,现在的中国裁判属于青黄不接,国内裁判员水平差,导致足协、媒体和俱乐部不再信任他们;国外裁判一股脑进入中国,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导致一团乱象。

请洋哨,更应该规范裁判制度

曾几何时,中超联赛黑哨横行,针对这一问题中国足协拿出前所未有的整治力度,打掉了包括陆俊在内的一批大黑哨,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今困扰中超联赛的“昏哨”、“嫩哨”不断,足协领导又该怎么解决?请洋哨是个解决办法,但毕竟治标不治本,从根源上改善目前联赛混乱不堪的裁判制度,才是足协最应该去做的事情。

2011赛季,足协出台规定,不接受俱乐部关于裁判的任何申诉,这是欧洲五大联赛都在执行的惯例。看似中超联赛已经在和国际接轨,但不同的是,一则,欧洲顶尖联赛已经引入鹰眼技术来弥补裁判的不足,二来,中超裁判的执法水平和欧洲联赛差距实在太大,在拒绝俱乐部申诉的同时,足协也是在维护那些水平相对低下的“嫩哨”们,堵死了俱乐部和足协沟通的最后一条路,还记得足协某于姓领导是怎么回应鲁能关于裁判申诉的吗?他说:“要是玩不起,你们可以不玩儿。”这句话听来,真是好大的官威啊。

甚至在使用外籍裁判方面,中超联赛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弊端,比如连续两轮执法出现误判的泰国级主帅查亚,足协方面直言:无法对他们进行处罚,这位足协内部人士说:“外籍裁判是我们主动请来的,单次来华执法的场次至多2到3轮,即便出现错判,足协从与国外协会合作的角度考虑,不便处罚。另一方面,外籍裁判很快就会离开中国,处罚会有现实意义吗?”就是这样的裁判制度,让中超赛场的执法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类似于本轮申花和卓尔的争议,在未来的中超赛场上,也还会不断重演。

作者:魏醒 甄佳仁 刘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