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率团参加在天津进行的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的中国香港代表团团长霍启刚1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本届东亚运动会的比赛成绩来看,中国香港不少项目的年轻运动员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今后香港的运动员训练也将逐步走向职业化。

“虽然从奖牌数量上看,中国香港队不像上一届东亚运动会那样有主场之利,但综合比较以往各届比赛,我们看到香港队的成绩其实在进步。很多新的项目,年轻的运动员都逐渐成长起来,比如击剑,这次拿了不少奖牌。香港的体育事业正向着职业化方向发展,”霍启刚说。

目前,中国香港代表团在本届东亚运动会上已获得7金8银19铜。霍启刚告诉记者,香港大部分运动员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来训练,平时要兼顾学业、工作,所以他们能够在比赛中拿到奖牌真的很不容易。

“就体育训练而言,香港的体制与内地不同,中国运动员基本上都是全职训练。而从全世界看,只有运动员职业化才能够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是肯定的。香港的职业运动员也越来越多,香港体育学院也一直在考虑如何让运动员走向职业化,这是必然的趋势。”

“但是,这不仅仅是投入资金的问题,需要总体上的考虑,比如运动员的学业、退役后就业怎么办、如何训练运动员等等,有很多细节需要政府、学校去协调,”他说。

霍启刚指出,限制香港体育事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就是训练场地的不足。“香港地贵、人多,各个体育协会最头疼的问题就是找场地。但是体育场馆的使用需要政府平衡,不仅用于训练,还要有一定的时间段向公众开放。”

关于香港申办亚运会,霍启刚表示,虽然有这方面的目标和意愿,但是没有具体计划如何去申办。

“香港正在考虑建设更多新的体育场馆,比如旧的启德机场正计划建设大型综合体育设施。必须等到香港有足够的场馆、驻地之时,才能考虑申办事宜,”霍启刚说。(记者李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