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正朗杰/体育画报记者、专栏作者、篮球评论员

当杜峰率领广东打破球队的“五棵松魔咒”,于极度不利的局面下将总比分扳成2-2时,尤纳斯的角色更加尴尬了。这位功勋卓著的洋教头如今已成为球迷口诛笔伐的最安全的对象,毕竟,喷裁判已属稀松平常,喷球员有“蜜黑”的顾虑,喷教练在某种程度上最明智——主力球员还是那帮老熟人,对手仍然在唱“外援二人转”,打成这德行当然是你教练指挥不当了。

从以上反应可见,教练真心不好做。当广东在半决赛前三场差点被北京3-0干掉,甚至差点成为逆转31分的背景时,没人惦记尤纳斯对这支球队的改变,没人想起他们上赛季正是因为尤纳斯的调教才能轻松拿下总冠军。在研究尤纳斯如今的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回过头去看看这个为球队夺回冠军的家伙历史上究竟产生过哪些正面影响?

相较于李春建,尤纳斯最聪明的地方在于解放易建联。易建联,一名顶着“中国篮球目前领军人物”头衔的球员究竟擅长什么,而他的弱点又是什么——尤纳斯对他的认知与李春江、杨纳斯基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波段上。“目前中国最好的球员”不等于“目前中国无所不能的球员”,如果按照易建联的进攻技术特点由极其擅长、较为擅长到不擅长进行排序,应该是这样的:空位中投、空切篮下、二次进攻、正面持球突破、低位背身单打。要发挥出易建联最大的功效,理应将其从进攻发起点上撤离,转而作为中轴和战术终结点。尤纳斯的广东队这两个赛季做得最成功的莫过于此,减少由易建联低位背打的进攻发起手段变相地减轻了他的负担,在进攻体系中发挥出最合理的作用,双人挡拆之后的空切成功率是广东引以为傲的法宝,这也是他们能在去年轻松战胜山东的根源。

但是,作为出身于东欧战斗民族的铁血教头,尤纳斯对已经让他尝到过甜头的球员和战术体系有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坚持。易建联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每场比赛只休息4分钟的易建联即便是在尤纳斯的成熟体系之下,他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相信尤纳斯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但是从半决赛前三场比赛的临场执教来看,也许广东的轮换阵容真的该请尤纳斯吃顿好的了,他们在替补席上传递出的信息就是——我们没有用。董瀚麟、李原宇、陈江华、任骏飞在常规赛中都只有稀稀落落的出场时间,到了季后赛关键时刻更无法对主力阵容提供帮助,而主力阵容中的国内球员却习惯性地下半场疲软。对手31分逆转未遂的那场球完全就是一个只打了半场好球的巨人年迈不支的明证。这样的轮换再坚持几场球,主力球员不受伤已是万幸,而像王仕鹏那种续命的三分球……指望对手全是斯洛文尼亚,不如自己做出改变。

杜峰的改变把广东从悬崖边拉了回来,大胆的十二人轮换虽然在比赛中段曾收到过副作用,但当主力球员经过充分休息之后返回球场,在末节抵抗主北京的反扑,成效可谓立竿见影。杜峰有什么好顾虑的?尤纳斯不在,输了情有可原,赢了就是赚了,这种心态上的微妙变化让他敢于放手一搏。放下心理包袱的不止是教练,陈江华和朱芳雨的优异表现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积极性——要知道,对手北京正是以冲击力见长,快40岁的马布里老当益壮冲在前头,如果连与其相媲美的积极性都不复存在,广东何谈取胜?

在尤纳斯指挥的三场球中,不是说广东球员不想有这个积极性,而是力不从心。人人都说广东外援有两个问题——这有问题,那也有问题——但实际上是外援自身技术条件的不足。尤纳斯将易建联的活动范围扩大之后,必须有能突破的后卫压缩对方的防守空间,只可惜艾维本身不具备这样的技术特点,他要是有马布里一半的突破杀伤能力,广东会赢的非常轻松。当刘晓宇、王仕鹏突不进去的时候,当易建联开始背身单打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广东已经缴枪的信号。

广东要赢,杀伤北京内线是重中之重。艾维不行,鲍威尔也只属于职业态度端正、脏活累活一肩挑的外援,在尤纳斯的体系下能对北京内线防守造成压力的球员太少了。这是顽疾,想想两年前游离在三分线外的辛格尔顿和身形瘦弱的布鲁克斯,你就知道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北京就依然是广东最头疼的问题。

好了,关键的来了:以广东目前的阵容配置,他们似乎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除非他们有个杰特。

表面上看,目前系列赛的比分是2-2,实际上,广东赢的两场球都没什么说服力。最后一场在广东主场,尤纳斯面对也许是最后一次临场调整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尤纳斯并没有错,他开发出广东这套阵容的最大功能,却栽在对轮换阵容的不信任之上。还会有外线火热的手感帮助广东在第四节稳住阵脚吗?北京的国内球员还会像第四场那样不给力吗?

而到这个关口,我仍然更加看好北京。原因很简单:拥有马布里和莫里斯的北京,他们只需要国内球员稍微给那么一点儿力,稍微控制一下篮板球,稍微有那么一点变化(三四号位不要老是一挡拆就往外走),在硬仗中实际上就完全不怵广东;而广东,他们面临着阵容的天然缺陷,而这一缺陷在北京面前会被不断放大。打到这一步,杜峰只是小打小闹,解决问题还是得看尤纳斯。

网易体育独家专栏,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作者:田正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