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正朗杰/体育画报记者、专栏作者、篮球评论员

总决赛甫一开打,就直接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不是说两队互有优势、互相掣肘、互不相让吗?不是说双方实力很接近,无论谁想要拿下一场比赛的胜利都会非常困难吗?看了比赛没看比赛的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这莫名其妙的第一场,怎么就打成了20分的分差?在一支常规赛场均能得到100分的球队中,究竟出现了怎样的问题,才能让他们在总决赛、首战、揣着主场优势这样不容有失的关口,得到赛季新低的75分?

看了比赛的朋友也许会说,从比赛进程上看,一个张松涛就击垮了整个新疆。当新疆开局以15-5打停北京之后,这个场均两分一个板的球员横空出世,和马布里大打“牛角战术”,挡拆顺下制造错位机会,砍瓜切菜般带领北京打出9-0,一举奠定整场比赛的基调。这有多么不可思议?抛开张松涛的个人能力不谈——实际也根本算不上顶尖内线,进攻能力也有待提升,5记失误即是明证——要知道总决赛开打之前,新疆的内线优势一直都是各家媒体大书特书的对象,“大唐+苏伟”的组合面对联盟中任何一支球队都丝毫不怵,何况是遇到一支内线硬伤、篮板数鲜有超过对手的球队。但在这一场比赛中,唐正东无论是面对莫里斯还是张松涛都显得办法不多,22分钟的上场时间只拿到6分;苏伟稍微好一点儿,不到20分钟上场时间为球队拿到9分,可惜早早陷入犯规麻烦。

一个张松涛就能打乱新疆队的整个部署,一个不怎么起眼的球员就能造成一场CBA总决赛一边倒的局面,一个第一节比赛中暂停后的布置(而且是出自临场指挥能力经常被“黑”的闵鹿蕾指导)愣是让崔万军一整场比赛都没调整过来……

这就是CBA的总决赛——Where amazing happens。

与其说张松涛打得好,不如说崔万军赛前完全没有对这一可能性进行针对性布置,前者几次轻松得分都得益于唐正东防挡拆后退防缓慢的特性。不过话说回来,谁会去可以针对张松涛呢?所有球队一打北京就会研究马布里和莫里斯,恨不得列出一张类似清单的东西来告诉球员:防马布里右手,别让他起步;防莫里斯中投,逼他运球;他俩一挡拆最好不要换人,做好协防……实际情况呢?马布里最后几分钟轻轻松松地场下观战,出场时间创下近几场球的新低;莫里斯“溜着弯儿”打球却也轻松拿下“20+10”;两个人合力拿下44分,还不到球队总得分的一半——以往北京要赢球,他俩的得分合起来起码也得占全队得分的60%。

执教能力一向被球迷看好的崔万军当然不是吃素的,不才也相信新疆绝对针对北京的这两杆洋枪做了周密的部署,但怎么就让马布里通过几个简单的挡拆后传球让张松涛成为奇兵了?无可否认的是,打球的还是那批球员,还是半决赛横扫晋级、面对媒体说“我们安排了大量的训练帮助自己保持状态,不会因为休息时间过长而有什么影响”的那批球员,新疆队的确是失常,崔万军的执教期内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蒋兴权时代的新疆打出这样的球肯定会被老帅一顿痛骂,球员们陷入普遍急躁、想赢怕输的死循环。但是,第一场球新疆的大比分失利,不才以为崔指导必须承担六成以上责任,算是为他自己欠缺总决赛临场经验埋了单。

总决赛的舞台上没有让球迷们看到总决赛级别的比赛,而且,这不是去年总决赛中的山东,新疆不需要交什么学费,一场罕见的败仗也许无法为整个系列赛的走势盖棺定论,但总是让人心生疑惑——毕竟这在球迷心目中早已是一轮旗鼓相当的对决,而他们哪见过自己欣赏的球队在总决赛里打出莫名其妙的表现?

CBA是这样,今天张松涛从石头里蹦出来,明天就可能是陈磊,没准儿后天常林的伤就好了,披挂上阵接管比赛。玩笑归玩笑,大伙儿总归是期望着真正的总决赛:哈德森少点浪投,少点失误后对队友的抱怨;西热力江接住能接住的传球,少点“强行出手”;唐正东腿脚勤快些,和队友之间多些呼应;至于杨敬敏……请其他新疆球员不要忘了他。

无论如何,总决赛不应该是这样,失常也好心态问题也罢,新疆需要迅速调整。而北京……为了不让马布里打完这赛季就垮掉,还是接着考验闵指导的临场应变能力吧。

网易体育独家专栏,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作者:田正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