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地址】

过去的几天整个足球世界沉浸在阴谋论中。苏亚雷斯返回到乌拉圭某空军基地,总统宣布对其禁赛是足球的耻辱。主教练塔瓦雷斯说,自己辞去所有FIFA职务,因为他也不知道这些职务究竟是在做什么,而且,“说英语的都在攻击苏亚雷斯”。苏本人则发了一个声明,表示比赛时自己没有咬人,只是“失去了重心”.....不管是那种语言,失去重心其实也包含着主动和被动,比如范佩西那个Fly me to the moon的进球,“失去重心”是多么的漂亮。最糟糕的是,被咬的一方基耶利尼也让整个事件更加复杂,他的原意是FIFA的处罚过于严厉,但却被支持苏亚雷斯的人解读为大牙没有错。

感谢上帝,这一切终于随着J·罗德里格斯打入两粒进球,哥伦比亚2比0淘汰乌拉圭而终结了。

整个世界杯可以进入到更足球的时间。

这是哥伦比亚第一次进入8强,但在球迷的心目中,他们理所当然值得这个席位。回到1990年乃至那前几年,巴尔德拉马优雅地控球让其获得了全世界肯定。意大利世界杯西德小组赛唯一没有取胜的场次,就是金毛狮王最后时刻看似漫不经心、实则一箭穿心的传球,F`林孔高速插上,为哥伦比亚扳平。1988年的南美足球先生巴尔德拉马总是懒散地将护腿板插在腿袜里,袜子只拉起一半(在有些场次里,甚至连护腿板也没有--BTW,就像现在有任何一位球员的大数据分析,当时仅有内行人的肉眼鉴定一样,那时的足球也的确很随意)。

谈起过去的哥伦比亚,人们更多的是提到他们非同寻常的个人天赋--比如巴尔德拉马的控球,F·林孔的速度,阿斯普里拉的大开大合,但作为一支整体球队,他们有点逊--当年埃斯科巴惨剧可能是哥伦比亚足球阴霾的集中爆发。以他们的实力,其实早就不该和“第一次突破八分之一决赛”这样的标签为伍的。朋友,现在都已经2014年了。

无法用语言来形容J·罗德里格斯的进球。他连续4场世界杯都有进球,其中对乌拉圭的第一球堪称经典。《泰晤士报》描述现场观众的反应:“当这粒进球在球场大屏幕上回放时,全场球迷都惊呆了……”是的,其实进球的价值要和比赛本身的价值、乃至之前一刻的比分相对应。FIFA评选之前的进球时,将卡希尔的进球评在范佩西那个头球之前,引起争议。对于J·罗德里格斯的进球,几乎众口一词:无论是技术动作还是对比赛的贡献,都可以打满分。

甚至连研究J·罗德里格斯的名字发音也成为了热潮。詹姆斯·罗德里格斯的父母均为007影迷,因此给他起了这个名字。但在西班牙语世界中,这一名字的发音其实是哈梅斯而不是詹姆斯,这得到了其本人和哥伦比亚众记者的认定。因此,正在看球的“小皇帝”詹姆斯在网络上宣称哥伦比亚10号有个很牛的名字,被人调侃为“碰瓷”失败。

全方位的转播和电脑分析技术,让哥伦比亚队的全面逐渐体现。20-30年前,他们在踢一种“古典”足球---我很期待有人用目前的软件来分析那支哥伦比亚,可惜的是,由于分析首先有赖于分角度、广范围的视频,所以这几乎是不太可能的。本届,八分之一的第一个比赛日,哥伦比亚和智利体现的技战术水准,都超过斯科拉里的巴西。

然而足球从来也不是绝对的科学,所以当势头正梦的哥伦比亚四分之一决赛迎来看似跌跌撞撞的东道主时,走向其实和八分之一决赛一分钱关系都没有。

我们期待两者的对决。黄,或更深的黄。

作者:吴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