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长达6分钟的下半场补时!在斯内德88分钟把比分扳平后,我估计场上的墨西哥人和场外的观众都准备要加时赛了,但荷兰人后来居上的心理优势没有被时间中断,场外裁判举出6分钟的补时牌,荷兰人肯定要抓住这个时间宜将剩勇追穷寇,果然在4分钟后靠罗本的点球逆转了比分。本次世界杯的第二次执行的补水暂停规则(Cooling Break),巧妙地融入到比赛中,成为决定比赛走向的一个关键。

卢:是的,第一次执行这个补水暂停,是小组赛美国对葡萄牙的比赛,但没有对比赛的最后进程产生影响。先说说这个新规则的使用条件:如果场上温度超过32度,裁判可以根据场上情况分别在上下半场叫一次暂停让球员补水,以避免中暑、脱水和热射病。今天现场的气温高达38度,裁判两次暂停比赛,每次暂停都补了3分钟时间。下半场的多补的这3分钟,加上比赛正常的补时3分钟,这6分钟救了荷兰队。

龙:落后近45分钟后能扳平,胜者自然是士气大振,负者是功亏一篑扼腕叹息。如果比赛就此结束休息,双方球员将获得了一个心理缓冲期,加时赛又将是另外一种心理状态。这是足球比赛的常识。所以能趁热打铁是最妙不过的形势,而补水暂停给趁热打铁提供了基本的时间保证。

卢:坦率说,在这场比赛的前88分钟,荷兰人似乎在重复昨天巴西人的困境,被对手以快打慢。这是本届欧洲球队普遍遇到的一个情况:面对南美甚至中北美的球队,除了身高优势,欧洲球队处处都落下风,特别是比赛的节奏,以前说80年代的上海队是小、快、灵,这次看南美球队与高佬们的直接对话,都是小、快、灵打大、慢、笨。现代足球突出的是速度,美洲球员的快不仅仅是速度,更是配合快,战术意图执行快,技术动作做得快,有时候就快这么一拍,战机就出来了。

龙:欧洲球队对付这种天然比自己有优势的球队,看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高球和定位球。巴西打智利后防的低海拔靠角球,荷兰扳平比分也是靠角球。在这种扬长避短的制约与反制约较量中,看谁能笑到最后了。

卢:比赛前也有说这是两个532球队的较量,但实际比赛中,在我看来,阵型的选择其实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不管你3中卫怎么打,两边锋谁能制约谁,最后起作用的还是球星在最关键时刻能不能闪光。这也是我一直秉承的观点,足球比赛不是做纸面的算术题,不是沙盘推演,永远最关键的,是谁在闪光。个人的天赋才是这个游戏最大的魅力所在。

龙:荷兰队其实后防线的一堆人都是屌丝级,剩下的就是前面三个杀手。三个人的个人能力不用说,大场面见得多了。对这支年轻球队来说,这三名经验丰富的顶级球员的确大大提升了球队战斗力。何况范加尔自己都是世界杯新人。前三场是罗本-范佩西在交替闪光,斯内德和巅峰时期相比是逊色了,但最后那记抢点抽射,的确是见过大场面人物的手笔。罗本的点球更是没话说,这个时候战术等等理性的东西退到第二位了,他们那一刻凭着灵感想怎么打都可以。

卢:范加尔是主教练,主教练无法替球星们在场上点燃灵感,但他在做的事情别人也无法替代。比如说这次荷兰队带上库伊特和亨特拉尔这两个过气的高中锋。之前大家并不理解,这两人的确与荷兰队目前快速反击的打法不兼容,可上一场打智利,他把库伊特派上场,电视台的阵型介绍把库伊特放在前锋,可比赛中范加尔是在让他打左边卫。这种变化,以前见过中国队的黎兵从左后卫变成前锋。国际比赛极少见这种用人的方式,而库伊特这两场的表现可称不辱使命。

龙:库伊特在利物浦的时候就被戏称为防守型前锋,这次打后卫算是名正言顺了。(笑),这次用亨特拉尔替下范佩西,还是增加了禁区前的攻势,赛后亨特拉尔说是罗本把点球让给了他,坦率说荷兰人罚点球可不怎么样,罗本两年前欧冠决赛补时罚丢点球,最后拜仁在点球大战中不敌切尔西输掉冠军。亨特拉尔的心脏还是够强大,要知道上个赛季在德甲他6个点球罚丢了4个,以至于沙尔克04不得不换点球手。

卢:范加尔这次带来的23个人,至少有6个是万金油型的球员:库伊特、小布林德、因迪、德古兹曼、维纳尔杜姆以及队中年龄最小的孔戈洛。这些人都能身兼多职。这场比赛德容6分钟就因伤下场,小布林德从左中卫换到后腰,因迪接替小布林德,因迪自己也可以打后腰。至少从人员的准备上来说,范加尔是一个用心的教练,这些万金油型的球员可以最大程度上带来战术变化的可能。而这点目前是巴西队最缺少的。

龙:范加尔的临场换人也很是神奇:对智利的那场非逆转比赛,换上年轻的德佩和费尔后两人各进一球。这场换上亨特拉尔也能敲进点球。而另外三场都是逆转比赛。对西班牙大逆转,对澳大利亚1比2逆转成3比2,这场又是压哨逆转。荷兰人的神经的确比以前更粗壮了,不像以前那种文艺男青年的气质了。(笑)这种韧劲和范加尔的个人气质分不开,荷兰队贡献的经典逆转,也是本届世界杯值得点赞的一景。

作者:卢劲 龙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