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场半决赛,主题是同一个:妥协。
58岁的巴西老伯Clovis Fernandes成了这两天全世界最有名的球迷,他在看台上抱着大力神杯模型的悲伤表情,通过社交网络传遍了世界,感染了无数人——尤其是当人们不断从前几届世界杯的影像中发现同一个身影的时候。
在一场被外界普遍认为可能将引发巴西社会动荡的惨败之后,这位老伯成了完美的保护伤口的“创可贴”,他用悲伤净化了普遍的愤怒,他在赛后把奖杯交给一位德国女球迷,让她把奖杯带到决赛,这也大大缓冲了两国球迷之间的关系。昨天阿根廷晋级决赛,则让巴西人与德国人彻底化敌为友,在一场偶然性极强的屠戮和数十年的世仇之间,虽然看似忍辱负重,巴西人并不难作出选择。
在马拉卡纳看阿根廷捧杯,不如看德国人夺冠,巴西人作出了妥协。但他们对于斯科拉里却仍然不依不饶,要求这位曾经的功勋主帅对惨败给出解释,结果引来大菲尔大光其火。
如果说斯科拉里在半决赛中做错了什么,也许就是拒绝妥协。如果选择再熟稔不过的切尔西式防守反击,巴西至少不会被打爆,但斯科拉里却仍然罔顾前场进攻球员疲弱的客观条件,坚持开场强攻,如果能够先闪击成功,为防反争取到更好的条件,后面的剧情,也许完全是两种面目。某种程度而言,斯科拉里只是赌输了而已。
斯科拉里的教训,范加尔和萨贝拉都看在眼里。结果,拥有开场迄今豪门球队中最优秀、发挥最稳定的两位攻击手梅西和罗本的阿根廷与荷兰,没有如预期的那样打出梅花间竹的对攻战,相反却陷入彼此限制的泥潭,打出一场令人昏昏欲睡的大闷战。
虽然荷兰在此前的比赛中进球居前列,但范加尔却一反过去高调的风格。荷兰的人才断档也许没有巴西那么触目惊心,但他们的阵容同样早已今非昔比,首发中只有罗本、范佩西和德容三个效力于五大联赛的球员——其对手阿根廷则多达9人。他们在前两场淘汰赛步履维艰,并连续两场以零进球拖入点球大战,实非偶然。德容带伤上阵,范佩西和因迪身体小恙不下火线,最终早早耗尽三个换人名额,让克鲁尔在场边报国无门,也显示出这支荷兰的板凳深度,比外界想像的要薄弱得多。
荷兰错过了第四次世界杯决赛的机会,但他们应该可以释然。以荷兰目前的人员配置、阵容厚度和状态,面对攻击点极多、能在无锋控制球和传统4231两套成熟打法之间无缝切换的德国,橙色军团为1974年复仇的胜算不会太高,相反还可能旧仇之上添新恨。
妥协没能让范加尔更进一步,却让萨贝拉获益匪浅。他在本届世界杯上的历史,主要内容就是不停地妥协:进攻不行?那就好好打造防守,阿根廷在小组赛门户大开之后,在淘汰赛中迅速转型为铜墙铁壁,德米凯利斯和马斯切拉诺完全进入了角色。拉维齐朝我甩水?他是瞧我热,给我消消暑。梅西拿不到球?那就回撤一点,再回撤一点?“我只是提个建议,不一定对”。
萨贝拉的长相,酷似老年版的伊涅斯塔,也许这会让梅西对他心生亲切,从而更容易接受他的意见。更何况,梅西本身也有着强烈地向自己一度疏离的阿根廷人证明自己的意愿,这使他愿意作出妥协,在防守端作出更多贡献。从场面上看,这样的牺牲也许并不值得,但它能帮助梅西更好地与团队融合,潜移默化地增加他的号召力,加时赛上他取代萨贝拉进行战术布置,这是所有阿根廷人,包括萨贝拉自己所乐意看到的。
同样是在进攻中患上巨星依赖症,阿根廷耐受性比荷兰更强。毕竟无论是克鲁伊夫时代,还是巴斯滕时代,荷兰人在场上向来是一群实力相当的球星的有机组合与交相辉映,相比之下,阿根廷从比拉尔多率队的马拉多纳时代开始,就已经更多地习惯于一个巨星包打天下,由其他人负责干杂活的模式。待到迪马利亚决赛复出,阿根廷完全可能重拾这种套路。
唯一不需要妥协的,也许只有德国队。可观的阵容厚度,控制与冲击力兼备的战术能力,主力阵容多达数十场的世界杯参赛经验,还有以拜仁为主干的阵容的超高磨合度。更何况,这次他们的天敌意大利和西班牙也早已打道回府。阿根廷没有后者的中场控制,但连续三场淘汰赛零封对手的后防同样可以保证消耗力,而意大利在德国人面前那种无中生有的进球,则需要梅西和迪马利亚去创造。
如果德国队最终加冕,他们的强势足以令人惊叹,但如果阿根廷能够夺冠,他们的胜利也不会因为萨贝拉和梅西的妥协而失色分毫。为了实现目标而作出的妥协,同样是为最大化自身的能力作出的努力,本身何尝不是一种坚持?足球场上的胜利,不会因为妥协而贬值。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作者:麦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