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环京赛第二赛段于下午17:06结束,在延庆县八达岭国际会展中心的颁奖典礼上,有一位大家最熟悉的陌生人,也许你不认识他的脸,但你一定熟悉他的声音,他就是来自英国的现场解说安东尼·麦克若森。

作为一名环法的解说员,他已经见证了太多自行车运动的历史性时刻,这是他第四次跟随国际自盟来北京现场解说环京。赛后,他也向记者表达了自己对今年环京赛以及中国自行车发展的看法。

第二赛段天公并不作美,车手们在毛毛细雨中出发,因天气原因,比赛终点临时改为最后一个三级爬坡点闫家坪山顶,比原先的赛程缩短了36.5公里。

当被问及今天的天气是否会影响车手的表现时,安东尼认为影响并不是太大,“今天是挺冷的,但是车手们都有很好的保暖防护,他们也尽可能的多穿衣服,我想他们应该都还好。”“他们一直在骑行,身体会产生很多热量,在很多的下坡里,气温会变得极低,他们要尽可能去克服气温带来的影响。这是他们训练的一部分。”

在说到这次比赛的热门车队时,安东尼认为很多参加环京赛事的车队非常具有竞争力,“像天空车队,今天他们真的很想赢得比赛,所以把自己的队员放在很强的位置。明天的山地爬坡赛段我们会看到更多令人兴奋的车队,我非常看好佳明夏普的丹·马丁,他在明天的比赛中非常有竞争力,很有可能赢下第三赛段的冠军。”

在四年解说环京赛的过程中,安东尼也见证了中国自行车运动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参与进来,中国车手的表现越来越突出,“今年参加环京赛的计成,在解说环法的第一天我就看到了他,可以说计成创造了中国自行车运动的历史,他是参加环法的第一人,整个赛程有二十一天,比赛也相当艰难,他不仅仅是参加进去,而且还完成了整个赛程,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我认为,下一步要有更多的中国车手参与到环法这样大的赛事中,这个想法的实现并不遥远,也许五年之后大家就能在更多的国际赛事中看到中国车手的身影。”

当然,中国自行车运动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很像之前的澳大利亚,想要发展的话,必须到欧洲去学习,去体验环法、环意、环西以及各大古典赛的经典赛段,只要能体会到其中的精髓,中国车手必然会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竞争力量。也许中国车手中就有环法冠军人选,但多久才能显现出来,我们还需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