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体育特约周爽10月13日评论:

俄罗斯站比赛可以用平淡无味来形容,梅赛德斯优势太大,从星期五练习赛到星期日正赛汉密尔顿始终牢牢占据榜首位置,车迷们唯一能指望的内战也因为罗斯伯格起跑时急于超车损坏了轮胎而提前结束。赛前倍耐力预计本站比赛将普遍采用两停策略,然而实际情况是一停就足够了,罗斯伯格甚至用一套中性胎跑了52圈,并且直到最后一圈也没看出轮胎性能下降的迹象。索契赛道的路面条件大大超出倍耐力的预期,软胎和超软胎组合应该是更合适的选择,一次进站让车队策略没有多少用武之地,这也是比赛不够精彩的重要原因。

这站比赛更多的话题在赛道之外,F1首次登陆俄罗斯已经很令人关注了,而乌克兰局势带来的政治压力更给这站比赛添加了额外的色彩。从几个月前开始一直有欧美政客呼吁取消F1俄罗斯站,还呼吁车队和车手抵制参赛,当然这没有对F1大老板伯尼产生什么影响,他关注的永远是赚钱,不是政治立场。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F1这项烧钱运动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欧洲传统赛道纷纷哭穷,往日不惜花钱充门面的亚洲各分站也开始审视承办F1的得失,所以伯尼急需挖掘新的财源。

大家都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很热衷体育运动,他把举办国际大赛视为提振俄罗斯大国形象的重要手段,索契冬奥会、F1俄罗斯站和2018年世界杯是三大王牌。俄罗斯为承办F1投入了很大的财力和人力,这条建造在索契冬奥会奥林匹克公园内的赛道造价超过2亿美元,而奥林匹克公园本身的造价不过是几千万美元。负责统筹F1赛事工作的是俄罗斯副总理科扎克,普京本人也亲自上阵穿着赛车服试驾赛车为俄罗斯站造势。在与FOM签订了七年赛事合同之后,普京要求俄罗斯的石油、电信、国防科技和资源寡头投资这个项目,中央和地方政府也提供了财政支持。这样的政治待遇和经济保证,是F1在其他欧洲赛场不可能享受到的,所以不难理解伯尼高调宣布“是俄罗斯人民请我们来这里的,举办F1俄罗斯站与政治无关”。

俄罗斯站比赛进行中转播镜头突然切换到到场外,因为普京亲临赛场了!他与伯尼热情握手,并肩坐在看台上欣赏呼啸而过的赛车,并且在赛后登上颁奖台为获胜车手颁发奖杯,甚至还来到车手休息室与罗斯伯格交谈。电视转播把这些画面传播到全世界,对普京和伯尼是双赢的结果:普京借助成功举办F1赛事蔑视了欧美的孤立和制裁,伯尼借助普京提升了F1的影响力和广告效益。

首届F1俄罗斯站非常成功,组织工作完美,门票销售火爆,比赛没有发生任何事故。不过仍有一些俄罗斯媒体对这站赛事的前景表示担忧,怀疑在第一年的热潮消退之后能否继续吸引足够的观众。索契是个远离俄罗斯中心区域的旅游城市,当地人口只有三十多万,虽然每年能吸引超过三百万游客,但远不能与拥有上千万人口的莫斯科相比。其实早在2002年莫斯科就申办过F1,当时赛道的选址非常有吸引力,就在莫斯科市区的纳加蒂诺半岛,紧邻风景优美的莫斯科河,距离克里姆林宫也只有7公里。与俄罗斯政府鼎力支持的索契赛道不同,莫斯科站只是个商业项目,组织者必须考虑收支平衡,所以在电视转播收益上不肯做出让步,最终导致计划流产——克里米亚独立、乌克兰内战和欧美制裁都不会让伯尼放弃俄罗斯站,但电视转播收入绝对可以。

不管怎么说,F1登陆俄罗斯这个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都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做为普通车迷我们希望能在今后的俄罗斯站欣赏到更加精彩的比赛,也希望承办F1分站能带动俄罗斯赛车运动的发展,期待看到继佩特罗夫之后有更多俄罗斯车手出现在F1赛场。

作者:周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