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保生

作者简介:资深篮球专家、《北京晚报》资深记者。报道中国篮球已逾30年,曾任中国篮球新闻委员会委员,首位中国篮球新闻奖特殊贡献奖得主。立足京城,放眼天下,仗义执言,倔强敢为,篮球媒体人皆尊称其“孙大爷”,北京球员皆以能获孙保生点评为荣。

季后赛首轮看的是阵容配置,半决赛玩的是核心球员的临场发挥,而在总决赛的这两支顶级球队的比拼中,拼到最关键时刻,拼的是两队精神层面的境界。而在这个层面上,最能影响球队底蕴与气质的就是两军主帅。京辽巅峰对决最终谁能称霸,一个核心看点就是闵鹿蕾与郭士强的斗智斗勇。

尽管闵鹿蕾今年才52岁,我也一直称他为小闵,但他在CBA的帅位上算得上是老资格了,执教首钢已经16年出头,足以称得上是老帅了。郭士强今年刚40岁,执教CBA9年,可称为少帅。两人年龄整整差了一轮,阅历与性格也大不相同,排兵布阵之道更是大相径庭。对这两个人我算是相当熟悉的,尤其是前者。如今两人在总决赛对垒,我不妨从多年的观察来对比一下这两位主帅的风格之争。

小闵可以说是我看着成长起来的,在我的记忆中,他打球时我是第一个给他写的人物通讯,文章就刊登在《体育博览》杂志上。对他的家世背景我也特别了解,他哥哥、嫂子跟我也挺熟。说实话,日常生活中的小闵绝对是个正直的人,不张扬,工作勤奋、执着,自律甚严,待人坦诚,一句话,没邪的歪的。人是好人,但指挥比赛有时仍略显谨慎,过于保守是他的不足。

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媳妇只要熬成婆就好多了。当年,有巴特尔、焦健、张云松在时,他的日子挺好过的,但当这些队员陆续离开、球队进入重建阶段后,他的日子就难喽,多少个夜晚,他兢兢业业的场下备战却换不来场上像样的胜利!所幸的是,他平日的为人都被大家看在眼里,首钢领导层对他始终信任有加,这最终让他有机会迎来苦尽甘来的今天。随着马布里的加盟,北京队终于产生了化学反应。但这其中,绝对不能忽视小闵在幕后运筹帷幄之功。

小闵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正直,说白了,他不看人下菜碟,他只和道理站在一起,谁说的对就听谁的。这点说起来简单,但在如今教练处处强调自身权威性的今天,真能做到这点的教练恐怕真的屈指可数。平日工作中,小闵积极鼓励弟子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只要你说的对,小闵就会采纳。正是因为虚心纳谏,所以这几年下来,小闵与老马才越发相互倚重,相互支持,相互包容。就这样,小闵成就了老马,老马也成就了小闵。你可以说,没有老马的全力拼杀,就不可能有北京的三年两冠,但没有小闵的坦诚待人,马布里顶多也只是个超级外援而不可能成为城市英雄马政委。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正是小闵平日的坦诚待人、虚心纳谏才让马布里在北京过得如鱼得水。遍观CBA,像小闵与老马这样合二而一、默契无比的师徒关系,还真找不出第二家来。平素,北京队的排兵布阵,打什么战术,防守的策略和重点是什么,都是小闵和老马反复议定的。自己场下认真踏实做功课,再加之愿意倾听弟子们的心声。可以说,小闵的为人风格成就了他今日的功业。

但是,与此同时,人们对北京队的程式化排兵布阵也有一些质疑,特别是球队输球之后。虽然小闵指挥比赛时的确是以我为主,稳中求变,但往往这个“变”也在人们的预料之中,“稳”字仍排在他用兵的第一位。这个赛季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方硕季后赛的被雪藏。常规赛方硕几乎每场都有锻炼机会,出场时间还一度排在张庆鹏之前,上场后亮点颇多。但到了季后赛,小闵就不敢再让方硕上场了。另一个问题是,当国内球员在场上出错后,小闵常常跳着脚大声斥责,这也是教练最忌讳的。我理解小闵,他自己场下做足了功课,认为很多基本的错误不应该再犯,弟子们有时候不走心的确令人不满,但没必要在当众将自己的情绪暴露出来。兵者,诡道也。作为教练,你必须让对手猜不透你的心思。

应该承认,小闵这几年的进步是明显的、技战术安排也有明显提高,不少关键大战中的暂停、换人做的很及时。但他仍过于求稳,求稳的一个表现就是不相信年轻人,迷信老球员。所以,一旦老马都无法扭转战局时,小闵往往也就束手无策了。

我虽然指出了小闵用人略显保守的不足之处,但必须强调的是,在本次总决赛中,无论是小闵还是北京队的一干主力队员,在应变能力与大赛经验这块还是要强于辽宁队的。毕竟,北京此前已两次进总决赛并且两次捧杯,个中的经验不是辽宁所能比拟的。

相比我对小闵家世背景、为人处世的烂熟于心,我对郭士强的了解虽然没有这么透彻但也算是很熟了。郭士强虽然不是北京队的,但从他球员时代刚冒尖一直到现在,他的成长也一直都在我的视野中,球员时代他打球的聪明灵活、在男篮的兢兢业业自不消多言,我对他一直都很赞许,唯一一次就是2009年中国篮协任命他为中国男篮主教练。

作为中国篮球新闻委员会委员,我是当时少有的几个公开发声反对的人,很多人都说我公开反对篮协的决定会得罪人,但我觉得自己反对的理由没问题:2009年春的他还太年轻,执教时间未满3年,稚嫩的肩膀恐挑不起这副重担。我也认为郭士强是好苗子,但如果贸然就把中国男篮这么重的单子放在他肩上,我生怕会压垮他今后执教的自信心。我当时就说,如果再在辽宁队磨练几年,而后从中国男篮助教过渡到主帅,这才比较稳妥,也是对人才的负责任。结果不幸被我言中,中国男篮津门落败。但当此之际,我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处处强调这不是郭士强的错,而是贸然就把挑子扔给郭士强的那些人的错。在郭士强饱受诟病后,我却更加留意这个年轻人,想看看他到底是那种一压就垮的人还是一个百折不饶的可造之才。

不得不夸的是,津门落败后至今,郭士强各方面均有长足进步,谦虚好学的他如今在驾驭辽宁队时已能做到游刃有余、从容不迫。从某种意义上,他和小闵一样也都是勤奋刻苦、认真做功课的教练,但必须指出的是,在临场主动求变上,郭士强比小闵有魄力。此外,我注意到,比赛中很少看见他训斥队员。反倒是经常看到,他不时给队员竖起大拇指,有时鼓掌,有时大声提醒。正是因为这些年我一直在持续关注着郭士强的蜕变,所以我对今年辽宁的强势崛起一点也不感到惊讶,因为他已经完成了教练生涯的第一次蜕变,他该出成绩了,而且他手下的这批队员年龄构造科学,也该出成绩了。

有时候,能力到火候了,但机遇可遇不可求。新疆队四进总决赛都饮恨而归,就是因为他们差点机遇,或者说的更直白点,没有这个命。辽宁男篮常规赛双杀北京队,心理占优,尽管总决赛不同于常规赛。虽然辽宁队有几个队员没打过总决赛,但这不会影响他们的敢打敢拼。敢于身体对抗、拼抢积极、篮板占优,这三点将是辽宁队冲冠的有利因素。而辽宁队屡屡上演“末节惹不起”的超级逆袭的背后,正是郭士强给这支球队注入的一种超级自信的精神。

辽宁队最后一次夺冠是在1992年的全国男篮甲级联赛,距今已经过去23年了。在这23年间,辽宁的功勋主帅蒋兴权虽曾统领中国男篮跻身世锦赛八强,但却没有福气带领辽宁夺冠,辽宁也一度被人戏称为“千年老二”。如今,作为蒋指导的弟子,郭士强率领辽宁队正在追赶恩师当年的足迹,这已是他第二次率队杀进总决赛,这一次他有不错的机会为辽篮改写命运。

总之,北京队是赛前善于做功课、赛后及时作出调整的球队,他们半决赛前根据录像分析找到了针对性的办法,成功破坏了广东队拜纳姆与易建联的挡拆配合,这就如同掐住了广东队的命脉,故顺利挺进总决赛。而在总决赛开始前,北京队又一次封闭苦练三天,小闵认真研究了辽宁队的攻防打法,希望能从中找出制约辽宁挡拆的办法,尤其是哈德森和韩德君之间的挡拆。

对京辽两队总决赛前景,我有两种预测:第一,京四点五对辽五点五,京队客场1胜,主场1胜,辽队夺冠;第二种,京辽两队五五开,京队客场1胜,主场两胜,比赛进入第七战,谁发挥好谁夺冠。两队优劣均在明处,无秘密可藏,单场取胜全凭临场发挥,而系列赛走势就要看两位主帅谁更能沉着冷静、审时度势、以变应变了。

作者:孙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