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进校园,篮球又何尝不需要呢?因为校园体育本身就有贴近青少年的天然优势与丰富资源。从初高中联赛到大学的CUBA、大超联赛,再到职业联赛,这或许可以成为校园篮球的培养模式。相比于业余体校到专业队相对独立的培养链条,这条体教结合的道路正逐渐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青睐。但必须明确的是,和校园足球的发展初衷一样,校园篮球也不是为国家队服务,也不是专门为职业体育服务,校园篮球不直接培养运动员,主要任务是夯实金字塔塔基。CBA总决赛是中国篮球金字塔的顶端,但我们更应该把目光投向塔基,总决赛又能吸引多少孩子爱上篮球呢?篮球人口越多,产生优秀运动员的可能性就越大。

前不久,姚明表达了自己对于校园篮球的期望:“作为中国篮球人,首先我非常希望校园篮球在不久的将来也有这么一份计划,可以走进校园。 ”姚明的话没错,在教育部明确提出通过完善四级联赛全面普及校园足球的大背景下,“校园足球”成为了近来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相比之下,场地便利、基础更好、参与人数众多、更容易在校园内开展的“校园篮球”如何搞好,也是“振兴三大球”中的关键。

其实,篮球并非没有走入校园,也不是没有联赛,但是社会关注度太低,而且比赛也没有形成规模。早在2013年10月份,教育部下属的全国大学生体协和中学生体协共同启动了大超联赛、CU-BA联赛、高中联赛和初中联赛组成的“校园篮球”四级联赛。不过与目前已经超过5000所学校参与的 “校园足球”相比,全国只有1000多所学校开展“校园篮球”活动,很多爱好篮球的学生不是通过学校组织,而是自发地参与到篮球运动中。

辽宁青年男篮俱乐部前总经理、篮球名宿刘远静就说:“国家振兴三大球,特别是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足球和篮球,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从最近10年的发展来看,中学和大学,打篮球的孩子已经超过踢足球的孩子。这里面有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篮球场地占地面积小。所以说,在校园中普及篮球,比推广校园足球要容易。既然国家提出振兴三大球,我觉得关注度同样很高的校园篮球不应该被校园足球落下,校园篮球和校园足球同时开展并不冲突,也不矛盾。 ”

这话没错,说来说去,一个项目的水平高低,与普及程度和青训水平密切相关。足球已经开始亡羊补牢,篮球呢,最近几年在青训上没多大变化,还是以专业队、俱乐部梯队为主。刘远静说:“不是说专业队培养不了篮球人才,但从小就基本脱离学校,为了打球而打球,孩子最后变成了‘篮球机器’。打好篮球不光需要出色的身体和技术,也需要灵活的头脑,专业队培养出来的球员,往往最欠缺的就是知识性,这也限制了他们的篮球智商。现在篮协也在开展大学生篮球联赛,但参赛球员大部分是专业队培养的。说白了,篮协的初衷是希望学校为专业队培养人才,但现在反过来了,是专业队为学校篮球队培养队员。这种培养机制的颠倒,恰恰让校园篮球的功能打了折扣。 ”

凡是能进入体校、被专业队看上的球员,很多是所谓的“小时了了”,也就是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在身高或体型方面有优势,所以才被选中,但是也有很多球员被埋葬在这种狭隘的选材标准里。

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园篮球”四级联赛建设计划中,小学篮球联赛并不在其中。很多人认为,由于身体条件受限,小学生不利于进行篮球运动。对此,刘远静认为,这里面有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那么多体育项目,哪个不是从娃娃抓起?要想打好基础,哪个不是从小学开始学习?很多人认为,篮球架那么高,篮球那么大,小学生没那么大力气把皮球投进。那我们为什么不大力推广‘小篮球’,给学校安装矮一些的篮球架,让小学生玩小号篮球?像现在广泛开展的校园足球,也没见过小学生踢国际标准的足球场啊。‘小足球’能开展那么好,‘小篮球’为什么不行? ”

刘远静说:“打‘小篮球’,对孩子们打好篮球基础帮助很大。有些国家,孩子是从小学开始学篮球,我们却是在初中,即便孩子的先天条件再好,他们成年后的水平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20年前,我还是辽宁青年男篮俱乐部总经理的时候,就组织过向沈阳市20多所小学赠送小篮球架、小号篮球的活动,希望能够普及‘小篮球’,但收效甚微,主要还是学校不太重视。现在孩子的先天条件比我们小时候强多了,个子高、身体壮,一旦校园篮球给他们打好基础,那么中国篮球的崛起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

“中国篮球要有质变,关键还要看校园篮球发展得如何。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但却是中国篮球必须要走的路。”采访的最后,刘远静给中国篮球提出了忠告。

□本报记者/黄 岩

作者: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