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晚,筹备多时的2015姚基金慈善篮球赛在东方体育中心成功举办。尽管天公并不作美,但是充满爱心的人士们还是顶着一周最后一个下班高峰,从四面八方冒雨赶来,足见退役已有四年之久的姚明,号召力仍然巨大。

然而相比活动表面的光鲜,一些背后的故事也许更耐人寻味。

不知道到场的几千名观众有没有留意到,这一场美国耐克明星队对抗中国男篮的表演赛,在第一节比赛的前半段里,除了比赛本身球场外的声音是完全空白的——没有比赛的解说,甚至,也没有音乐的烘托,两名播报员同时落座于记录台一侧,气氛颇为尴尬。虽然官方的解释是开场前现场播报员吼了一嗓子、把音响设备给吼罢工了,然而这并不能掩饰执行方在赛事组织中的多处混乱不堪。

在一场以慈善为名义的义赛中,如何节间办赛肯定得首当其冲,然而作为本次比赛的执行公司,来自北京的关键之道居然先后联系了八位主持人!这其中,有来自上海本地的,有从北京邀请而来,还有来自台湾的亚洲第一金牌主持谢明宏老师。

作为姚基金慈善赛从无到有、一路走来茁壮成长的见证人,无论是从功底还是经验来说,央视名嘴于嘉无疑都是主持开场的不二人选。而随后进入到正赛环节,现场播报和音控,由当年CBA联赛的DJ第一人谢明宏老师再搭档一位有一定赛事经验的主持人即可。即便不从节省人力成本的角度来考虑,三人已然足矣应对,然而在短短三天的活动里,关键之道公司竟然先后使用了五名主持人!!!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作为一家在北京的公司,对上海缺乏足够了解的关键之道并没有听从“地主”上海男篮俱乐部的建议,他们放弃了一名拥有丰富联赛和国家队赛事现场解说经验、同时愿意义务担当的主持人,转而启用了一名外籍主持人,并且还要为此支付一笔不菲的劳务费。

这位老兄上赛季是上海队主场的MC,搞笑功力和活跃赛场气氛相当有一套,然而他毕竟从未接受过正规培训,对国家男篮队员的熟知度又令人极度遗憾,场上纰漏一个接着一个,甚至连姚明都忍不住接连两次提醒他不要再将“邹雨宸”的名字念错。在作为比赛暖场的慈善三分王大赛上,这位英国人就已经因为自己的疏忽记错了比分(我只能吐槽,体育老师真的是教不好数学的),导致最终的胜负结果完全颠倒,赛前更是自HIGH到音响设备出现故障,令整场比赛球馆一侧的音响都时有时无,如果不是谢明宏如救火一般地救场解说了来自希望小学孩子们的第三节比赛,最终残局该如何收拾恐难预料。

不得不联想到,去年也是同一家执行公司,在东莞具体负责运作了第四届姚基金慈善赛,作为那届赛事的最大噱头,姚明昔日在火箭队的队友兼好兄弟巴蒂尔的退役仪式,最终却沦落为一场彻头彻尾的运动品牌宣传秀,没有泪水,没有感动,只剩下恶心的商业元素。赛事需要企业的支持不假,可是执行公司这样的运作,无疑会将姚明推到风口浪尖。

在做慈善这件事情上,姚明不仅走在了国内的最前沿,同时,他也始终保持着谨慎与透明,姚基金的账目都可以通过相关渠道得到监督,有次有位朋友转发了一条避免将支教变为消费贫穷借口的帖子,姚明还专门在其朋友圈下留言表示:“好好学习,收藏了,多谢!”可见其慈善之举的单纯。

为了希望小学篮球季,姚明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已经远远超乎外界的想象,然而对于姚明和人手有限的姚基金来说,想要完全亲力亲为来独立操办这样一场慈善赛显然并不现实,寻找执行公司是他们现阶段的必然选择。遗憾的是,那些抢先恐后的执行公司一个个并非真正心存善念,每多增添一项开销名头,对于执行公司来说都是一个提升预算、增加盈利的大好良机,于是,为何一场只有短短两三天的慈善活动,竟然要邀请如此众多的主持人,也就变得不难想象了。可即便不去计较究竟用了多少人、花了多少钱,最终效果是不是能够令方方面面感到满意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做慈善是好事儿,是天大的好事儿,尤其是在这个人情越来越冷漠的时代。可是,如何把好事儿办好,千万别把好事儿办成了坏事儿,这其中的关键,关键之道,你真的明白么?

作者: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