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体育9月25日报道:

在今晚比赛进行过程中,我的朋友给我发来微信说,中国队这阵容变化也太频繁了,怎么跟练兵似的。我想了一下回复她道,这不就是练兵么,教练也好,球员也好,都在为了最后的决战不断调试。

昨天下午,在接受乐视体育采访时,我说我最担心的不是男篮的技战术问题,因为我知道他们的训练水平比我们想象的要好,我最担心的是这支以90后球员为主的年轻的国家队在心态上出问题,此前,他们几乎没在大赛上打赢过逆风球,经验、稳定性、抗压性都不如十年前那支由80后球员所主导的中国男篮。

昨晚比赛的开局让我赛前的担忧变成了现实,当中国男篮被对手拉开20分的巨大分差时,在家看电视直播的我老爸表示他都想换台了,看了那么多年中国男篮的比赛,习惯了我们领先人家好几十分,两年前输给台北,如今又被韩国人欺负,这样的落差,作为几十年的铁杆球迷他难以接受。可在现场报道比赛的我没有换台这个选项,我能做的就只有去选择相信,相信这些小伙子能够迈过这道坎儿。

下半场,中国队的换人更加频繁,上半场不太灵光的一大带四小被换成了双后卫,郭艾伦在突破上的特长得以发挥,而在对方渐渐适应了这套阵容开始见招拆招时,中国队又一次变换了阵容组合。易建联和周琦在内线,一人吸引包夹制造犯规,一人进攻,中国队打开了局面,才有了填平大坑并最终反超的机会。40分钟的比赛,除了赵泰隆和李慕豪,其余10人都参与了轮转。

赛后,大部分人都在感叹球员们的韧性,赞许某个球员的发挥,但是,在我的朋友圈里,我看到了更多的是很多同行甚至普通球迷对主教练宫鲁鸣的敬佩。

敢于用年轻人,就如20年前他在奥运会的比赛上大胆重用王治郅一样,这届亚锦赛上宫鲁鸣就是年轻后卫赵继伟的伯乐,而在落后追分时,他仍然放了赵继伟、周琦这些第一次参加成人洲际锦标赛的队员在场上。

敢于在压力巨大的比赛中不断调换阵容直到最佳,要知道,绝不是每个教练都有这样的魄力敢在这种压力巨大的比赛中处于落后时而不把主力先发如数派上场的,因为一旦非主力阵容输掉比赛,舆论一定会苛责教练的用人,而这些,宫鲁鸣根本不在乎。

赢了球,宫指导只说,还是这帮年轻人的拼劲儿决定了胜负。他对他们表现出的活力和斗志大加赞叹,对媒体和球迷的支持表示感谢,但对自己的功劳却只字不提。

今晚和约旦队的比赛,因为事先对对手情报的收集有限,只能在比赛中不断调整演练,虽然上半场的比分显得有些胶着,但是我相信宫指导,也相信他带领的这帮年轻人。“虎父无犬子”,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三战全胜,拿下小组第一,希望中国队在后面的比赛中越战越勇,希望我们这些热爱中国篮球的人继续幸福下去。

作者:龙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