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往事》是网易CBA一档篮坛历史回顾专栏,由中国资深篮球记者孙保生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倾心撰写。孙保生,资深篮球专家、《北京晚报》资深记者。报道中国篮球已逾30年,曾任中国篮球新闻委员会委员,首位中国篮球新闻奖特殊贡献奖得主。以下为该专栏的第十二期:

像现在许多喜欢篮球的青少年一样 ,我年轻时也非常崇拜球星。不过,那时不叫球星 ,叫名运动员或优秀运动员。我最早认识的国手是在1966年夏,当时恰逢史无前例的“文革”开始了,学校被迫停课了,中学生和大学生们一起走向社会,搞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大串联。我在串联中主要是到各地打球,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张卫平、黄频捷等一批日后成为国手的篮球高手。

那年我已经在一所中专技校学习了一年,学的专业是古木建筑,这个专业不错,学成后从事古典建筑修缮工作,但我的心思不在那儿,一心想的是打篮球,憧憬的是将来能当一名篮球运动员,尽管那时我的身高仅1.74米,身板也很瘦 ,但自以为弹跳和速度不差 ,有点儿不自量力。上哪儿打球?除了学校就是东单体育场。那是我家住崇文区(现已合并为东城区),学生月票两块钱,每天做3路或8路公共汽车去东单打球。怎么发现东单体育场的?1965年暑期,北京市业余体校篮球赛在东单体育场进行的,那时我是崇文体校的,就是在这一年的比赛上,代表东城体校的张卫平后来入选了北京青年队。

东单体育场有6块篮球场地,星期天对外开放,凭学生证或工作证就可以免费使用。从那时起,我就成了东单体育场的常客。在这儿打球的什么人都有,学生、工人、干部、教师等等,很快我结识不少业余高手,其中以中学生居多,因为我们年龄相近,有共同语言。“文革”开始后,工厂也乱了,不少工人中的篮球高手也来这儿打球,他们当中打得最好的是北钢的马宝玉,是个左撇子,因为长得黑,人称“黑马”。几个志同道合的小哥们就琢磨着组织个队,于是我和技校同学邓晓仲、北京钢校的纪金龙三人就成了核心,根据自愿和挑选的原则,12名队员产生了。其中有工人3名,当中就有“黑马,”其余全是学生。12人中高大队员居多,1.90米左右占一半,三个小个子有我、邓晓仲和北京钢校的徐月根,各个位置齐全。我们给球队起名为东单联队,因为我们球打得熟练,讲究配合,有很多人叫我们“东单痞子队”,身板壮如牛的邓晓仲挺着胸脯说:“痞子怎么啦?痞子运动好得很!”大伙儿哈哈大笑。

有队就得有队服,哥儿几个自掏布票和钱,到利生体育用品商店买了白玫瑰牌的天蓝色、玫瑰红色两套背心,号码自己制作,这个任务交给我来完成,因为我有画画基础。我先在报纸上写号,然后用白布剪贴,最后送到街道服务站请大妈们用缝纫机给砸上,一件5分钱。当我们穿着整齐鲜亮的队服来到东单体育场时,把所有打球的人都给震住了,我们好不得意。

在东单打球就是打接拨儿的,5个球一拨儿,赢的就成了擂主,输的下去。这其实就是我国最早的半场三对三街球,或称“斗牛”,论时间不见得比美国晚。渐渐的,我们不满足在东单打球了,我便每天在学校传达室打电话约球,约的球赛以工厂队居多,一能喝到冰汽水(盐汽水),二能洗个澡。我们或骑车或坐公共汽车在北京四城征战,西至门头沟,东至通州,南至南苑,北至昌平,几乎打遍了京城,胜多负少。我们的心气儿越来越高了,已经不满足打业余队了,想跟专业队过招了。这时大串联已接近尾声,哥儿几个也想去外地看看,便设法弄到了火车票,动身去串联的全是学生。为了打球方便,又不显眼,我把篮球放了汽装在大手提包里。第一站我们在武汉下了车,直奔武汉体院,恰巧武汉部队队在这儿集训,我便壮着胆跟人家约球,没想到人家一听是北京来的学生竟然就答应了。

这是我们第一次跟专业队过招,虽然我们使尽了全身解数,但还是输了。输归输,但我们感到很过瘾,也看到了自身不足,身体素质差的太多。离开武汉我们奔了广州,我们也到大街上转了转,看了看所谓的革命大好形势,但心里想的还是要到广州打球。我们转到了越秀公园里的越秀体育场,跟一个叫刘志的说明来意,刘志知道我们是从北京来的红卫兵,立即答应给安排一场,问我们队名是什么,我说“北京共产主义建设学校”。回到住地,队里一个叫谭阳的说:“我在街上碰见黄频捷、张卫平和张保平了,他们也来广州串联了,何不叫他们和我们一起打这场球?”我们相互一对眼神儿,说:“行!你去跟他们说”。谭阳跟张卫平原来都是东城体校的,关系不错,他办这事儿一准儿行。晚上谭阳说:“张卫平和张保平打,黄频捷不打。”

次日晚,我们凑齐了红色背心来到越秀公园体育场。好家伙,观众还真多,得有个四千人。对手的名字我记不得了,打得挺快挺灵,但身高不如我们,毕竟我们是临时凑的队,张卫平和张保平没跟我们一起打过,配合不默契,结果以几分惜败。那时张卫平进北京青年队时间不长,但他打球强悍,我当时就笃定他将来肯定能成为一名国手。离开广州我们又去了广西桂林,在桂林我们没打球。去漓江等景区转了转。那时我很喜欢电影《刘三姐.》,喜欢黄婉秋的演唱,影片中的很多歌我都能唱,站在漓江边,眼前仿佛出现刘三姐跟莫财主他们对歌的情景。在桂林我们弄到回北京的火车票,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到这麽远的地方,故很多事记忆犹新。

回到北京后便与张卫平有了联系,联系人还是谭阳。有时我们去先农坛体育场玩,张卫平在篮球馆门口等我们,那时我们极少有机会能在体育馆里打球,踩在地板上觉得弹跳长了,跑得快了。运球也觉得特遛。当年我有几个绰号:猴排骨、孙猴子、孙大圣,我当然爱听孙大圣了。后来因为老在东单打球,我的传球方式和空中动作多,有人给我起了绰号:“东单艺人。”

我们也曾和张卫平等几个北京青年队的打过球,跟专业队的人打球虽然受欺负,但长进快。记得在1967年我们曾经骑着自行车去红山口跟八一青年队比赛过,赛后一个叫汪武华的跟我们说,他很快就复员了,去电子管厂。之后,汪武华成了北京工人男篮的主力中锋。我们还骑车去过八大处,在北京军区体育馆跟山西军区队比赛,上半场我们赢了几分球,下半场北京军区的陈纪生和另外一个队员上场帮山西军区队打,才反败为胜。

那时全国体育界也展开了大串联,有一天我叫上邓晓仲、纪金龙说:“咱们也到北京体育馆看看去。”到了北京体育馆一看,里里外外全是大字报、大横幅,进了老训练馆,只见里面全是席地而卧的来串联的各地运动员,但中间的一块篮球场地空着,我们就玩了起来,玩着玩着,来了几个运动员,我一看:“那不是国家队员马家驿、姜忠俭、郄国光吗?”他们上来跟我们玩起了三对三,这都是当年我崇拜的运动员呀,能跟他们一起打球别提心里多高兴啦!

从这天开始,我们隔三差五就到北京体育馆玩,见过陈银宝、赖敬忠、何仁义等国家男篮队员和国家女篮的胡士琳,胡士琳在当时就是男子化动作,我很佩服。有一次见天色已晚,怕家里人惦记,我们就打算回家了,但球是我带来的,就说:“你们打吧,球先放在你们那儿,明天我们再来。”马家驿边打边告诉了他的宿舍楼层和号码。次日,我们又去了北京体育馆,先去运动员宿舍马家驿那儿拿球。打完球,我们来到场外的球场边歇着,姜忠俭还跟我们说起了体育战线的所谓派别斗争,言谈话语中透漏着正直,尽管对很多事我们当时不懂也不明白。我心里想,这些国手原来是这么平易近人!自此,我们算是认识了。

后来,有一次我们跟菜市口中学队约了一场球,快开球时马家驿骑着一辆永久13型黑色锰钢车来了,他笑着说:“我以为是跟谁比赛呢,他们说对手很厉害,原来是你们呀!我原来就是菜市口中学的。”这一来,我们跟马家驿的距离更近了一步。到80年代我改行当了体育记者去先农坛采访时,马家驿已经是北京男篮的主教练了,他立刻认出了我,握着我的手说:“好,你干这行儿好,你懂球呀!有什么事尽管说,甭客气,常来!”(未完待续……)

作者:孙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