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季前赛还没开打就惹来骂声一片。

今年的季前赛,在篮协的官网上分三个赛区,宏远、新世纪、四川和山东参与的这个赛区叫“珠海赛区”。结果赛程一出来,4支球队被安排在中山小榄体育馆和珠海市体育中心体育馆2个球馆,每晚同时进行比赛。而球队被安排下榻的酒店,离前者109公里,离后者66公里,算起来,要去球馆,路上的车程最多要一个半小时,这种安排让很多来采访的记者觉得可笑,也让参赛球队感到头疼。按照往年的经验,如果安排在一个球馆,每晚两场比赛,便于球迷观赛,也便于记者采访。

去年的CBA季前赛也让人觉得可笑。接待的南昌方面因为经费不足,给球员提供的自助餐里连肉都看不到,球员只有自己打车去几公里之外的商业中心买洋快餐。

其实,早年的CBA季前赛并不那么可笑。最开始的时候,在赛季开始前,各支球队为了演练阵容,就互相约定在某个城市,一起打几场比赛,卖卖票,分分钱,同时也把兵练了,大家各得其所。

后来,篮协和中篮公司把季前赛“正规化”,先请有意向主办的主办地交一笔钱,要求各支球队必须参加。可此前各支球队能赚到钱,现在不说票房,连出场费都没有一分钱,一些球队就开始抵制季前赛,甚至派青年队来打季前赛——但这抵不过“政策攻势”,现在季前赛各队都派一线队来参加。

有球队向记者诉苦,季前赛不仅没有出场费、接待酒店不能选,而且只给若干个房间,超出随队人员都要俱乐部自掏腰包,吃和出行都要球队负担费用;而现在的情况是,“承包”了季前赛的主办方已交了一笔钱给“上面”,还把赛事又“二次承包”给了第二个赛场,如果要盈利,肯定要再节省开支。最后,参加比赛的球队觉得受了委屈,“承包”的主办方觉得没赚到钱,可笑的结果简直是必然的。

说是可笑,但想起来又觉可悲。如果只收钱,不把服务工作、赛事规划做好,要监管部门何用?还不如把商业权益下放,让几支球队自己约起来打打热闹——而球队自己能赚到钱,打起来也更有劲,不是吗?

■广州日报 黄维

(注:本文转载于《广州日报》,网易CBA转载本文仅出于传播目的,本文所持观点不代表网易CBA立场)

作者:黄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