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时年43岁的高洪波通过公开竞聘,成为中国国家队第25任主教练,这也是自中国足球重返国际舞台后,即“改革开放”30年以来最年轻的国家队主帅,人称“少帅”。7年过去了,2016年2月高洪波重执国足教鞭,没人再把已到知天命年岁的他叫做“少帅”。事实上,变化的何止是称谓。

首先,高洪波不再拒绝老将。仅从火速征召老将杜威归队来看,高洪波“二进宫”后的执教理念发生了变化——在必须全取6分的红线面前,“从长远考虑”(高洪波首次执教国家队时的口头语)变为现实主义。高洪波首次执教时发掘培养了当时二十出来岁的邓卓翔、荣昊,包括当时的张琳芃,坚持不用郑智、孙继海等老队员,再仔细分析现在参加世预赛的名单,队员哪个都是年纪一把了,显然已经不具备太多的提升空间了。用老队员打这两场至关重要的比赛比较保险,至少不会被诟病为“拿世预赛练兵”,高洪波“为了6分而折腰”。

其次,严防媒体看到负面东西。高洪波上一次下课,很大程度上是缘于部分媒体持续不断、铺天盖地的批评,对中国足协构成巨大压力,又恰好有万达集团介入中国足球这个了茬口儿,中国足协顺水推舟让其交出帅印。重新回来后,高洪波对国家队的训练采取了封闭的做法,只给媒体开放前15分钟的热身活动,如果没记错的话,以前高洪波只在2011年亚洲杯时如此做过。高洪波对此的解释是:“训练会叫停,纠正队员的错误,有媒体在场队员会感到压力。”队员有没有压力不好说,但是,高洪波这次确确实实感到了舌头根子的威力,包括与队员之间的交流沟通,都有可能被舆论放大,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在位于塔子湖的武汉市足协训练场,国足甚至要求训练场围栏上必须挂着幕布,以阻挡外界目光,不让外界看到关于国足的哪怕是细小的负面的东西。

再有,在国家队内部氛围上,以高洪波为首的教练组采取了“亲民”的做法。在年后这两期集训中,高洪波以及教练组其他教练分别找队员面对面沟通,就国家队现阶段最适种哪战术打法广泛征求了队员的意见,最终选择了他和国脚们都比较习惯的4-2-3-1阵型。按理说,主教练对球队采取哪种阵型打法有绝对的话语权,但高洪波仍然“礼贤下士”,在他算准了国足必打这个战术之外,拉近与队员之间的感情,一声令下,三军用命,也是高洪波要考量的事情。

作者: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