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职联篮球俱乐部(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姚明近日登门拜访篮协的相关领导,明确表示中职联公司希望能获得CBA运营权。不过,就目前的迹象来看,明年CBA的商务运营权仍可能通过竞标的形式继续外包,并且竞标的竞争会极其惨烈。这也意味着,姚明中职联公司无法直接从篮协手中直接获得CBA运营权,他们也需要和其他公司一道参与竞标。

1、两虎相争,CBA商务运营权明年很可能继续外包

篮管中心此前提出,在成立CBA联赛公司前要委托第三方对CBA和NBL这两大联赛进行资产评估。但评估绝非朝夕即可完成,而评估也只不过是启动CBA联赛公司的一个先决条件。简而言之,CBA联赛公司想在2017年盈方掌控的CBA商务运营权到期时接管联赛并真正发挥作用,目前看来,这种可能性约等于零。

而另一方面,姚明领导的中职联篮球俱乐部(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则步步紧逼,希望能尽快“倒逼”篮管中心交出大权,但可惜聚义的是18家而不是20家球队,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中职联多处掣肘。所以,双方“打太极”的最可能结果就是明年CBA商务运营权继续竞标外包。而姚明的中职联公司也只能通过参与竞标的形式来和其他公司一道竞争,至于胜出的几率到底有几何则不得而知。此外,必须指出的是,盈方还握有优先续约权,即明年也存在盈方直接续约、无需公开竞标的可能性,当然,前提是盈方开出的价码足够优渥。

2、CBA商务运营权竞标必须警惕空壳公司

目前觊觎CBA商务运营权的潜在下家不在少数,但这其中的一些有皮包公司(空壳公司)之嫌。虽然距离重新招标尚有一年之久,但现在就可以想象的到,届时的天价报价会满天飞,毕竟明年的CBA将会是自由市场中唯一的一个顶级体育IP。但越是这样,CBA各方越应冷静,最不济,也该想想2001年的“羊城裸奔”和1997年的“CNBA欠薪案”借以自省。

2001年,羊城报业集团在竞争CBA商务运营权时为杀出重围,最终把报价抬高至3500万/年+10%的年度纯利润,但在2001-02赛季即将开赛前,他们发现自身招商能力不足、铁定会巨额亏损,于是匆匆单方面毁约,差点让CBA陷入“裸奔局面”(即联赛找不到冠名赞助商),这桩风波史称“羊城裸奔”。

类似遭遇的还有“CNBA联赛欠薪案”。1996年,来自香港的精英集团和国家体委合作,将乙级篮球联赛和从甲级联赛降级的甲B球队组建成一个CNBA联赛。精英集团承诺,除每年给国家体委上缴130万美金的运营租金外,还将出资为CNBA的八支球队每队雇佣一名外教和四名外援。精英集团虽然号称资本雄厚,但CNBA的第一个赛季就出现资金链断裂情况,不仅拖欠CNBA各队球员大量薪水,就连汇给国家体委的支票都是空头支票,最终精英集团匆匆撤资,CNBA也仅支撑一季就灰飞烟灭。

事实上,在体育发展历程中,类似的这种没钱还特别喜欢充大头的空壳公司满目皆是,造成的困局更是不在少数。而今,试图瞄准明年CBA商务运营权的公司中同样也有类似的空壳公司,虽然都号称有雄厚资本做后盾,但“羊城裸奔”和“CNBA欠薪案”殷鉴不远,CBA各方应该从长计议,切勿一切只向钱看齐,谋求可持续发展方是正途。

3、姚明的中职联公司尚未形成真正合力

姚明的中职联篮球俱乐部(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虽然有18家球队入股,还聘来了辽宁总经理严晓明出任董事长助理,但整体而言,基本还是姚明方面的独角戏。各家球队对中职联的信任程度到底有几何?关键时刻能不能真正和姚明站在一起誓死倒逼篮管中心和体育总局?浙江、山西两队不肯入股中职联难道真的只是因为他们的投资方属于国资委?

如果姚明的中职联想要倒逼成功,不仅需要各队真正戮力同心结成深层次的利益共同体,也不仅仅需要各方媒体继续塑造姚明的反体制斗士、体育改革先锋的媒体形象,还需要大量引入职业经理人,用真正的职业管理理念去尽快让中职联公司变成一个真正的体育管理公司。此外,中职篮在描绘蓝图时如果也能对球员利益的保护体系作出阐述(比如具体筹划球员工会事宜),那么必能增加倒逼成功的胜算。

但就目前来看,一些CBA球队只是希望通过中职联来施压,迫使篮协和盈方在切蛋糕时把给CBA各队的那份切得更大一些,仅此而已。一位球队投资人不无心虚地表示:“CBA最早是国家体委篮球处主办的,而NBA则从一开始就是一些美国商人协商举办的,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两个联赛的性质不同。CBA可以说是国有企业,退一万步也是国有资产领衔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想要让其变成NBA,需要给国有资产设计一个退出机制,但目前并没有执行性很强的类似方案,所以想要一步到位(直接让篮管中心出局)真的很难。”

4、球鞋赞助权明年能否顺利返还给球队和球星

前段时间推出的《CBA球队冠名乱象:队名21年变11次 为2千万丢金矿》一文在业内反响不错,也得到了姚明等人的积极讨论。姚明认为,CBA球队冠名乱象的根本原因是目前各队手中握有的招商权太少,其中只有球队冠名这项能够获得巨额收入。姚明的回应的确在现阶段合乎实情。

不过,参看NBA各队的盈利模式,CBA的球鞋赞助权和球衣赞助权在未来注定要切割,CBA版权同样也要拍出天价,这两块则将是CBA各队的巨大收入增长点。只是,届时获得CBA商务运营权的有关组织是否有魄力把球鞋赞助权返还给球员和球队呢?同样,1999年的“CBA反耐克运动”距今也不过才17年,事实上,那种“在台下狂喊革命万岁、上台后压迫百姓更甚”的情形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屡见不鲜。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篮产业说)

作者:中篮产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