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之内两次谈判,让姚明有些伤筋动骨,在成立中职联之初,他绝没有想到,陷入如此困局,连最基本的谈判基础都已经土崩瓦解。

姚明不愿意承认这是18家俱乐部的一次起义。同样,他也不认同这次“起义”已经宣告失败。姚明依然希望通过平等对话,推进CBA的改革。就像他在NBA经历了一次次的伤病,又一次次站起来,最后成为那个受球迷尊重的名人堂成员。

摆在姚明面前的难题与之前宫鲁鸣与篮协的纠纷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一个是行政方面的命令,一个则是希望劳有所得,如何冲破这样的壁垒,没有壮士断腕的气魄,这两件事情都很难更进一步。

CBA已经走过了21个年头,所谓的职业化也开始显现出诸多弊病。自由球员和体制球员的矛盾,俱乐部与篮协之间的矛盾,看似火热的CBA联赛到目前为止,只有极少数俱乐部实现了盈利,绝大多数球队每赛季都将有几千万的缺口。18家俱乐部为何揭竿而起?就是因为自己的利益无法保障,当底层利益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他们一定会想尽办法进行抗争。

姚明和所有CBA俱乐部一样,并不想斗得鱼死网破,只是想拿回本应该属于他们的权益。就像辽宁俱乐部原总经理严晓明说的那样,CBA的盈利大部分都被中介公司赚走了,篮协和俱乐部都不是赢家。

中职联还未成立时就表达一个观点,一定会与篮协进行合作,并非想另立门户。但篮协的态度是只能“奉旨”办事,“管办分离”的决策和执行,只能等着体育总局的批复。即便是如何管办分离,篮协也是拿着几年前李元伟制定的《北极星计划》照葫芦画瓢报了上去,但那个计划出自几年前,是否适合目前联赛的发展,没有人愿意去调研。

这是CBA历史上的第三次大变革,也有人质疑中职联公司是否有足够的运营能力,这也的确是摆在中职联面前的一大问题。但沟通是基础,无论是面对中职联还是媒体,中国篮协最缺乏的就是沟通!

作者:新京报 田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