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往事》是网易CBA一档篮坛历史回顾专栏,由中国资深篮球记者孙保生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倾心撰写。孙保生,资深篮球专家、《北京晚报》资深记者。报道中国篮球已逾30年,曾任中国篮球新闻委员会委员,首位中国篮球新闻奖特殊贡献奖得主。以下为该专栏的第二十七期,主要描述八一男篮从1969年解散,到八十年代中期第二次鼎盛的过程。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革”开始,全国从学校到社会陷入混乱,部队体工队也无一幸免,在“斗、批、散”造反声浪中,八一男篮于1969年解散。这场浩劫使得“文革”前进入八一队的陈宝珊、孙景贤等优秀球员,损失了宝贵的青春年华。

1967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兴起,喜爱篮球运动的解放军各部队在征兵时开始招收中学生篮球爱好者,团级部队以上几乎都成立了半专业队。那时很多学生从内心是不愿意上山下乡的,但却不敢明说,到广阔天地练就一颗红心是革命行动,否则就是不革命的表现。在这种形势下,有文体特长的学生谁不愿意到解放军这个大熔炉中去呢?!“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身穿军装光荣入伍在那个年月是非常让人羡慕的事情。从另一个角度看,解放军在当时是保护了一大批文体人才。如果没有此举,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解放军篮球队在甲级联赛中占踞半壁江山,更不会有所谓的八一现象。

我那时也特别想到部队去打球,但因父亲的一点历史问题而未能圆梦。不过,我带的东单联队有三个人去了部队队,这三个人是张志翱、樊巍、付建华,还有一个蒋思远去了北京青年队,蒋思远的爷爷是原纺织工业部部长蒋光乃。记得好像是1974年夏天,当时我在房山县琉璃河水泥厂职工子弟中学当体育教师,驻扎在南尚乐的二炮下属的一个团队集训,准备参加师里的比赛,他们找到学校请我去当教练,马上就要放暑假了,学校就同意了,他们开着军吉普把我拉到了南尚乐。那时可没什么补助一说 ,尽义务。每天的伙食标注是3角9分,尽管伙食不丰盛,但可以吃饱,新磨出来的棒子面窝头,黄灿灿的可香了,我一顿得吃三个。这个团队队员大部分来自山东,有一定基础,稍加训练就有了模样。虽然只有半个多月,但我每天坚持让他们练三项内容:基本功,尤其是行进间传接球;防守反击,练二三 人的快攻;阵地战以突分和策应为主。半个多月很快过去了,在团长的率领下球队到平谷县师部比赛,居然连战连胜夺得冠军。比赛结束当晚,师部邀我加入联队,跟二炮青年队打了场表演赛。赛后,师部有人问我愿不愿意留下来?我说入伍可以。这人说入伍有困难,可以在师部当职工。我说当职工就算了,因为不久我就要调回市里照顾年迈的父母,在平谷跟在房山有什么区别呢!

我讲这一段经历的目的是,上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解放军的篮球运动迎来了第二次大普及、大提高的高潮。回到市里后,我们北京工人队经常跟部队球队比赛,且是胜多负少,因为范政涛先生训练的全场紧逼防守和区域夹击,经常逼的对手失误频出。我仔细回想查阅,从1972年全国五项球类比赛至1994年CBA创办之前,解放军球队十次夺得全国联赛冠军,其中有三次包揽了前三名,1973年重建后的八一队夺冠七次。前面提到的樊巍,后来从38军辗转到了武汉部队队,在主教练连陈宝珊的指挥下,由樊巍、郭永林、匡鲁彬、吴中南和秦文水组成的主力阵容,蝉联1977年、1978年全国甲级联赛冠军。之后,郭永林、匡鲁彬调入八一队。

上世纪70年中后期至80年代中期,八一队创造了队史上的第二次鼎盛,在主教练马清盛麾下,汇集了全军精英,其中包括吴忻水、马连保、郭永林、匡鲁彬、王宗健、钱利民、马占福、邢伟宁、李玉林、穆铁柱及新锐黄云龙等。说到这里,我认为必须重点讲讲穆铁柱。穆铁柱出生在山东菏泽东明,他的家乡在当时就属于贫困之地,铁柱的家境就更甭提了。为了生存,铁柱曾随家人很小就四处流浪,从菏泽到山西,又从山西到新疆,颠沛流离的铁柱当过马车夫。后来铁柱回到了家乡,身高力大的他被行家视为打篮球的好材料。济南部队队发现了他,但当地体委不放。好说歹说,给了当地体委20个篮球,才把铁柱接到了济南。刚到部队时,铁柱一顿早餐就要吃掉16根油条,一盆豆浆。别看铁柱吃得多,练得也最苦。从来也没过篮球的他,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到球场。每次训练下来,他的球鞋都湿透了,每走一步球鞋都会在地板上留下汗渍。到了八一队后,马清盛等教练手把手地教,严格而耐心。身高2.28米。体重160公斤,铁柱的移动自然不那么灵活。但是,铁柱手大,一手捏住球可以来回飞舞,做假动作得心应手。铁柱篮板球意识极强,拿下篮板就转身看前场,大手一轮,一传快攻就齐活了。阵地战铁柱往篮下一站,无人能挤得动,给同伴做完掩护后提上要球,球在手里一抓,策应与强攻伺机而动,外线上能突分的有吴忻水或马连保,能中远投的有郭永林、匡鲁彬,能在篮下与铁柱构成内传内配合的有邢伟宁或李玉林,这真是一个高快结合的阵容。与铁柱多年同住一个宿舍的李玉林说:“别看铁柱刚来时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但他来到部队后非常珍惜这个机遇,各方面都很虚心好学,不光练得苦,而且悟性好,一天到晚说的全是怎样打好球。八一队跳球时有个配合,而这个配合就是铁住在宿舍休息时和我商量的。我原地干拔跳得高,所以一般开场跳球都由我跳,跳之前我和铁柱对个眼儿,他就明白了。我跳球时一回拨,铁柱接球时郭永林已做好快下的准备,铁柱连看都不用看,大手把球往前一抡,郭永林接球后就是一个快攻上篮,令对手防不胜防。就这个配合我们有百分百的成功率。”

70年代老球迷们记忆犹新的不是八一队如何称霸国内篮坛,而是两胜来访的美国大学生队。那是在1979年的4月,八一队在首都体育馆迎战来访的美国大学生队,当时我们只知道世界篮坛是三强争雄,美国、苏联、南斯拉夫,还听说美国有个NBA联赛,但都没见识过,知道美国大学生队来访,而且是跟八一队比赛,自然是一票难求。那时没有公开售票,都是按工会组织系统售票,由上至下一层层内部售票,当时我是公司工会的文体干部,找几张票还不太费事。票分甲、乙、丙三类,票价分别为3角、2角、1角,今天听着真便宜,但那时我的月薪是40元。记得这支美国大学生队被称为美国国家队,全体队员来自10所大学,平均年龄21岁,平均身高2.01米,其中9名队员身高在2米以上,而八一队的平均身高是1.96米。但是,美国队身材最高的是2.10米,而八一队的穆铁柱是2.28米,马占福是2.20米。美国队年轻气盛,身体素质好,个人技术精,从教练到队员都显得很傲气,没把八一队放在眼里。但是,他们也有不利因素,一是毕竟他们是临时组队,没有形成合力;二是他们不适应八一队的联防联守,擅长的是人盯人。虽然是彼强我弱,但这是场遭遇战,若八一队准备充分能扬长避短的话,有可能出奇制胜。

果然,八一队在比赛中坚持以我为主,高快结合,内外结合,联防联守质量非常高,竟然以104比96获胜。身高只有1.78米,但速度快、突破能力出众的吴忻水,把节奏把握的相当出色,还贡献了25分。铁柱在队友的配合下,不仅很好的控制了后场篮板球,也砍下25分之多。这个比赛结果是美国队没有想到的,也是不想看到的,他们很不服气,要求隔天再加赛一场。

答不答应再加赛一场?再打一场八一队还真没把握赢球,不再打一场显得我们怕了,中国人的颜面何在?各方面的压力一起袭来,多数人显得信心不足,老教练“智多星”张子沛却力排众议,他慢条斯理的分析道:“兵法讲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通过首场较量,我们可以说做到了知己知彼,而美国队却不知己,也不知彼。他们个人能力是强,但短时间难以形成一只有力的拳头,他们恰恰又不了解我们。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要求加赛,说明他们没有重视我们,现在又急于赢球,必然会犯错误,而我们已经赢了一场,心理上应该有优势,只要我们做好各方面的应对,仍然有机可乘!”教练马清盛认为沛公的分析丝丝入扣,不仅增强了再战的信心,而且认为要敢于发挥铁柱身高的优势,根据场上形势,适时加强内外结合,要敢于插到篮下,打近身仗拼刺刀,但前提是外线要扯开,给篮下强攻创造机会。吴忻水是美国队外线防守的重点,但是,吴忻水在首战中崴伤了左脚踝,他还能带伤出战吗?马清盛坚定地告诉吴忻水,不仅要带伤出战,而且在赛前往伤地打麻药,做准备活动时要故意快速冲刺,迷惑美国队!

4月15日晚,接受了挑战的八一队在首体与美国队进行了第二场较量,应该说美国队的表现确实强于首战,打的快速、灵活、果断,上半场双方战成37平。下半场争夺依然激烈,比分交替上升,八一队打得沉着有序,郭永林、匡鲁彬、邢伟宁加强了大范围移动,从而为铁柱制造出很多强攻时机,铁柱得球后也不急于投篮,而是利用假动作给队友创造了空切战机。美国队见状急躁了,个人强攻多了,但成功率并不高,特别是破联防的办法实在是不多,最终,八一队以72比69再胜美国队。沛公在总结这一时期的八一队打法时,精辟的概括为:“一点死,两点活,三点以上变化无穷。”

这一时期钱澄海统领的中国男篮中,八一队的队员基本上占据了半数,在1975年至1983年的8年间,重返亚洲篮坛的中国男篮实现了五连冠。吴忻水、徐政文、王德礼、穆铁柱、匡鲁彬、郭永林、邢伟宁、李玉林、张斌、马跃南、马连保、黄云龙等来自军旅的优秀球员,以自己的忘我奉献为八一军旗红添了彩,为祖国争了光!

作者:孙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