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400米自由泳,中国“太阳”孙杨获得了银牌,金牌被澳大利亚选手霍顿摘走,单是这些就足以让人窝火,偏偏这个霍顿赛后哪壶不开提哪壶,又拿孙杨“误服禁药”说事,用广大网友的话说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眼看着自家人受这么大委屈,单从网上的留言来看,不少人想马上飞到巴西,去跟霍顿理论理论甚至比划比划。只是在表面的喧嚣之后,孙杨到底有无值得检讨之处?

打开天窗说亮话,咱们就从孙杨的“误服禁药”说起吧。2014年,这一事件的官方解释是“孙杨因为心脏问题而服药”,这一理由被国内媒体迅速接受,却引起部分国外媒体的质疑,他们认为孙杨在那之前没有就心脏问题而进行备案。除了傲慢与偏见之外,这个分歧其实还如实反映了中外对运动本质、对作为主体的“运动员”认识方面的差异。在国内,大家习惯“集体至上,国家第一”,运动员“克服困难,做出牺牲”被认为是天经地义;但在国外,运动员个人的健康永远是被放在第一位的,“安全”甚至要超越当事运动员个人的意志——说通俗点,如果身体确实有问题,你想“拼命”,别人都不给你机会。也许有人说了,“孙杨可能就是不习惯对外公开这些信息”,问题是“游泳”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运动项目,孙杨要想在这里“玩”,还想“玩得好”,就得按照规则办事,“程序”有的时候比“真相”还重要。

孙杨有没有主动公开病史,还可以被说成“观念不同”,但随后中国反兴奋剂检测机构的遮遮掩掩,和看上去巧妙无比的时间节点安排,就真的是“败人品”“坏口碑”了。孙杨虽然如期通过选拔,获得了此次参加里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但却在一些人的心目中留下了“阴影”或者说“案底”。中国媒体习惯“接受”,国外媒体则喜欢“存疑”,孙杨事件前后的巧合太多,超出了某些西方人的想象和接受能力。咱们都知道这件事绝非孙杨个人所为,但国外的一些媒体和运动员,却把账全部算到了孙杨的头上。霍顿毫不掩饰地将“枪口”对准了孙杨,原因便在于此。

400米自由泳收获银牌之后,孙杨在与媒体见面时瞬间情绪失控,与一位记者相拥痛哭。从时间及逻辑上来看,孙杨这次落泪与霍顿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到底是为了什么?恐怕只能理解为“痛失”金牌,而不是摘银喜极而泣吧。前段时间,国内媒体都在忙着为奥运“降温”,但里约奥运真的开幕了,又全都一哄而上,盯着“金牌”发力;只能敲敲边鼓摇旗呐喊的媒体尚且如此,作为直接当事人的运动员,特别是孙杨这样的“重点夺金运动员”,背负的压力可想而知。但说到底,从事这项工作,接受这个挑战,是孙杨的选择,他应该能担得起这份责任才对。

客观地讲,孙杨出道,特别是成名以来,在“误服禁药”之外,折腾出来的事儿也不少,而且大都是负面的——拿了金牌这个“骄”,没拿金牌那个“娇”,孙杨岁数也不小了,这次不妨把里约当成机会,把霍顿看为“试金石”,从此真正成熟起来。

作者:李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