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国大学生体验侗族稻作文化

“这就像我们做美国农庄里的生态大餐,稻田捕鱼真的很神奇。”参加中美大学生联合体验长征之旅的美国学生AVIEL BROWN高兴地说。

在黎平县八舟村,“有牛哥”杨正熙带着鱼篓、水桶来到了他的稻田里,为我们展示了稻田捕鱼的技艺。“有牛哥”光脚踏进稻田里,熟练地向几个他熟知的“鱼窝”中摸了几下,只听见哗哗的扑水声,就见他直起腰,双手举起了稻田中抓起来的鲤鱼。

“有牛哥”说:“这些都是去年春天放下的鱼苗,在稻田里生活了两年。这些鱼平常在田里吃水里的虫,稻花盛开的季节更是以稻花为食,鱼肉紧致肥美,同时也是稻田卫士,保护了庄稼。这些鱼到了10月会变得更加肥美,是侗家人制作腌鱼不可替代的原料。”

40多岁黎平侗族人“有牛哥”,农学院科班出身的他,在工作十余年后,返回农田,成为了一位保护当地原生稻种的农夫。在他家房前屋后的田地里,现在种植了40多个当地原生稻品种。

“有牛哥”联合当地八百多户农户,按照侗族最古老的“牛稻鱼鸭”稻作方式,对种子进行保育,种植有机紫米进行销售。据了解,现在“有牛哥”和他带领的农户,已经保护了周边区域内80多个原生稻品种。“有牛哥”要求,参与紫米种植的农户家一定要有耕牛,确保耕种方式的传统和对土壤的保育,久而久之被乡亲们称之为“有牛哥”。

本版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马丽娅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