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铅笔不无聊,橡皮很有料

《文具盒里的时光漫游》是一本关于铅笔橡皮、回形针和便利贴的趣味史。

作者詹姆斯·沃德,算得上一个英国怪咖。他最喜欢的字眼是“无聊”。本人在伦敦一家零售公司做销售,或许因为工作太无聊的关系,他开了个人博客,给博客取了一个很任性的名字,叫“我就喜欢无聊”。不仅如此,他还创办了个年度大会,叫“无聊大会”,邀请各路如他一般的怪咖登台演讲,题目足够琐碎,但内容绝非胡扯。

铅笔、橡皮和笔记本在互联网时代何去何从?沃德的这本文具书就是个看似无聊实则有料的大题目。

我们可以从一支铅笔说起。1958年,美国经济学者伦纳德·里德写过一篇影响深远的小文章《我,铅笔》。这篇文章用铅笔的第一人称讲述了从俄勒冈州的雪松到锡兰的石墨,成百万人是如何参与到一支铅笔的制造过程中的。“我,铅笔,是种种奇迹的复杂的结合:树、锌、铜、石墨,等等等等。然而,在这些大自然所显现的种种奇迹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非凡的奇迹:人的种种创造精神的聚合——成百上千万微不足道的实际知识,自然地、自发地整合到一起。”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后来更借助里德的这篇铅笔口述史阐释自己的自由市场理论。

“谁会想要一支铅笔?”2007年乔布斯为兜售iPhone曾对铅笔表示了一脸不屑:“你带着它,放在什么地方,然后就丢了。才没有人想要一支铅笔,所以,我们不要用它。”

乔帮主真的错了。同一年的一项统计显示,在英国,顾客在宜家家居一共拿走了12317184支铅笔。

去年詹姆斯·沃德在英国传统的海伊文学节上聊铅笔,可算对乔布斯的反驳:“新科技对文具是威胁,但不是终结。苹果手机替代不了纸,至少因为你的手机电池还是会用光的。我上午11点到了海伊,手机已经只剩下62%的电量。纸不需要充电,能用一整天。当你过隧道的时候,手里的铅笔也不会没信号,连不上Wifi。”

想当年,人们在上衣口袋里别上一支英雄钢笔,曾是流行的饰物和身份标牌。如今,北京城最后一个修钢笔老人张广义的故事仍旧在微博、朋友圈内转来转去。不过年青一代对文具的迷恋,并非仅仅停留在怀旧的情感层面,或是追逐在《秘密花园》上涂涂色这样的一时风潮。

文具之趣,在于随心所欲的自我创造。当年马克·吐温用的皮面笔记本完全是私人订制自己设计;写《在路上》的杰克·凯鲁亚克,喜欢在笔记本上玩自己发明的文字游戏,大概类似现在的“冠军足球经理”。现在的文具控们,他们会背着背包在世界各地街头巷尾寻找一枚有趣的印章,或是给自己手绘一张旅游明信片,或是在Traveler's notebook上用手刻章、纸胶带、便利贴装点自己的旅行日记,寻找对生活的更实在也更个性化的表达。

从书写到旅行、从收藏到收纳,文具在现代生活中也不仅仅意味着点缀,它可以改变我们。

先用巴顿将军熬个鸡汤故事。巴顿进入西点军校的第一年,混得很糟糕,是个不折不扣的差等生,数学不及格,语法学得也不过关。从那年开始,他用了第一个笔记本,一个黑色的皮革笔记本,在笔记本上写励志格言,当然,偶尔也写写爱情诗。从此笔记本伴随其戎马一生。

日本电影《垫底辣妹》是另一个文具的鸡汤故事。一个在私立学校吊车尾的女孩,通过在类似新东方的补习班发奋学习考上了名牌大学,今年电影在国内上映时并未大热,不过却被文具控们所推崇。电影简直是日本文具总动员。从斑马的自动铅笔、樱花的暗记垫板、三菱的圆珠笔到国誉的空气弹力剪刀,是不是资深的文具控,就看你是不是一眼能认出来电影海报上差点被片名遮住的SEED粉色橡皮擦。

詹姆斯·沃德的口号是,文具不死。“圆珠笔的前途如何?几年之后,文具是否会消亡?似乎不可能。文具历史悠久,不会轻易消失。他只需重新调整,重新定义的用途。电脑上的文件,按个按钮便可不断复制分享,手写信件是独一无二的私人物品。即便只是在便利贴上写下一串电话号码,也是接触实物。实物很有意义。人们喜欢。”文具的意义或在于此。找支铅笔,在Moleskine笔记本或是黄色便利贴上随手写点什么吧,我们就有了一份独一无二的记录。

(原标题:铅笔不无聊,橡皮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