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沙盘里的大疗法

指导专家

杜立,副主任医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沙盘游戏分析师,国家健康管理师 精神科医生资质;1997年毕业于遵义医学院临床医学系,1999-2000年于上海复旦大学神经内科进修一年,2005年获贵阳医学院神经内科硕士学位,2012年北京天坛医院全国心理学研修班学习,2015年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进修精神科、2015年参加东方心理研究院沙盘游戏培训班,2016年于美国圣塔芭芭拉太平洋学院、洛杉矶荣格学院及旧金山荣格学院进修学习心理学。

擅长处理:神经内科常见病及并发的心理障碍如脑血管疾病伴抑郁、帕金森伴抑郁,难治性癫痫伴抑郁、更年期综合征、睡眠障碍、躯体化障碍等;

学术任职:贵州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贵州省康复医学会行为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贵州省康复医学会临床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文/本报记者王迪 图/受访者提供

3个月前的某一天,在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金阳医院)12楼身心病区的一间10平米的房间内,靠墙摆着三竖排木架。在这5层木架子上,摆满了上千个不同造型的房子、人偶、花草、动物及汽车、道路、木块、骷髅等物品的迷你模型,来自市区某小学的11岁男孩小军(化名)正在当中随心选择各种各样的模型,并将它们摆放在身后一个如桌子一般高的沙盘里,这也是他的第一沙治疗。20分钟后,沙盘呈现出了这样一幅景象:很多小士兵对称性地被排列,他们各自筑起了长长的防御性栅栏,中间的区域也横七竖八躺放了很多“人”。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小军接连来了12次,每一次呈现出的沙盘都呈现出防御、创伤、报复及内在的不安性。随着一次次沙盘游戏治疗的进展,小军开始更明确地表达创伤,这也让为他进行治疗的治疗师杜立看到了更多可以挖掘的治疗点。

那么,沙盘究竟是何物?有何作用?对于没有接触过心理学的人来说,沙盘治疗一直是一个谜,那么,它又是如何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进行治疗?如何通过“摆件”来读懂患者的内心,从而找回健康如初的自我……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了金阳医院身心病区找到专职沙盘治疗师杜立,请她为大家揭开关于沙盘治疗的面纱。

6次沙盘治疗 11岁男孩摆脱“惯偷”习惯

在杜立医生的印象中,小军是一个让人格外心疼的孩子。在他才9个多月大的时候,还尚在哺乳期的母亲因为工作关系,不得不离开了小军。这个成长中与母亲关系的突然断离,也让杜立医生找到了长成少年的小军为何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却频频有偷窃习惯的原因。

据她介绍,在小军第6次接受完治疗时,他在沙盘中创造了另外一幅完全跟以往两次不同的沙画——一个游乐场里放在一头正在表演的母熊,而一个小男孩正对手中的弹弓射向母熊的方向,可在沙盘的另外一边,一片茂密的森林里又出现了不少成群结队的其他动物,眼前的这个盘,让一直在给小军进行沙盘治疗的该科心理沙盘治疗师杜立唏嘘不已,在她眼中自然还有一番另外的更深的象征意义。她明白了眼前这个家境还不错的孩子为何要频频有偷窃行为的原因,也明白了十多年前与母亲的分离对小军造成的伤害。

“小军一共来做了12次沙盘,期间他的变化还是相当明显,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偷窃行动基本上已经消失,通过沙盘治疗,让小军的人格结构获得了重新的建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军还是个9个多月大的宝宝时,尚未完全形成 永久性客体 的人格,而母亲的突然离开也让他产生了联结中断,以至于事后多年他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偷窃行为也是他总是渴望能与外界客体产生连接,这也是为什么在初始沙盘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防御及对人的失望情绪。在沙盘上,这一点表现得很明显。”杜立医生对记者说道。

的确,这个11岁的小男孩,他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内心世界的沉重与悲哀,但是通过与沙子的链接,他却将无形转化为有形,凝聚成具体可见的东西,情绪得到了宣泄。在后来与小军父母的回访中,他的妈妈告诉杜医生,孩子已经没有了偷窃习惯,她也通过这次沙盘治疗,将重新再一次好好弥补在孩子成长们缺失的那一份关爱。

这盘沙子缘何如此神奇

“当一个人内心的困苦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时候,沙子可以帮他开口说话。”为了让我一开始对沙盘有一个较为直观的了解,杜立医生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

沙盘,是杜立在心理工作中较为常用的测试与治疗工具。自从2015年她所服务的金阳医院身心内科建立了沙盘游戏治疗室后,她就开始与“沙”结缘,一边学习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机会用这一盘温柔的沙粒去治愈越来越多的身心病人。

“沙盘游戏治疗是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由朵拉·卡尔夫发展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其中包括学习梦的分析,意象对话、原型与象征、神话故事、甚至易经等。对于沙盘游戏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沙具的数目的繁多,而是在游戏过程中,患者通过提供的沙具,将沙与物结合后所带来的象征价值及想表达思想情感,所以就沙具而言,除了应该准备一些阳光,正性的,也要准备一些看起来丑陋、阴暗、邪恶和可怕的东西。治疗对象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法,用这些模型在沙盘上搭建任意图形,可以反映潜在的内心世界。”杜立说,通过反复沟通交流,发现问题症结,从而逐步引导。

她印象最深的,是1年多前,同样是一位10岁左右的小女孩,在其也要意外死亡后的两个月内,出现了睡眠不安、易醒、饮食差、整天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担心会出问题的父母将她带到了杜立医生的沙盘治疗室。

“小姑娘基本上没有什么话,在这个过程中,她不停用手指穿过沙,将沙缓缓地堆高,形成一个小沙丘,接着放了一个小人造型在沙盘里,用手掌心将其从土丘的顶部慢慢地往下压,直至人完全被淹没。”杜立回忆说道。但是在杜立看来,此时此刻,看似漫不经心的一个动作却是小小的女孩正在经历的一场“埋葬”。

“分离的过程是一种有意识进行的工作,是完全被理解的,而这些曾无意识认同的意象被转化成此时的情景,是主观认同被客观关系所取代的一种表现。”接下来,小女孩用双手在沙盘中打开一大块蓝色的领域,用手指捏住一些细沙,在拇指与食指间研磨,沙子从指尖缓缓地滑下,不一会儿一个小人物出现在蓝色的区域,完成沙画后,她凝视良久,深深地叹口气。

杜立告诉记者,虽然整个治疗才50多分钟,但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小女孩却在她的灵魂层面默默地完成了对爷爷的悼念,对她而言,这已经是一个疗愈性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不需要语言、不需要铺陈、不需要诠释,更不需要语言的互动。

“这就是沙盘中的意向作用和妙不可言,作为治疗师,我的任务除了去感知这些力量,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像守护一件珍品般去保护它,还要去捕捉患者潜意识的信息。对患者来说,治疗师代表着守护者、代表着空间、自由和界限。”杜立医生说道。

治愈别人也温暖自己

对杜立来说,虽然每一次在给患者治疗时都给她带来心灵上的惊奇和提升,但同样也伴随着疑惑。为了寻根求源、答疑解惑,2016年7月,杜立跟随东方心理学院研究生班学员,前往美国洛杉矶荣格学院及在全美最著名的圣塔芭芭拉太平洋心理学院专门学习沙盘治疗。

“在美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国际上赫赫有名的沙盘治疗大师Harriet Fried-man家里所开展的一次团体督导课,一群国际沙盘分析师围坐在别致、温馨的小屋里,听这位年近90岁的荣格分析师上课,去感受沙盘世界中展现出的一幅幅心灵地图:移情发生、退行呈现、创伤呈现及修复、依恋关系的建立、自性化的转化等这一切虽是无声的,却足以展现出沙盘游戏治疗的生动性,它将无形的心理事实以某种适当的象征性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获得创造与发展以及自性化的体验,此行对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杜立说道。

采访中她告诉记者,在开展沙盘治疗的这两年来,她遇到过夜不能寐一度怀疑自己抑郁成疾的新妈妈,也有有严重社交恐惧症害怕和人接触的女白领,甚至还有分不清自己到底爱慕男性还是女性的双性恋患者……一个特殊的沙盘,帮助了不少患者完成了心灵的抒发,也帮他们“说”出的了心中的困苦。面对这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她一方面感到动容和感动,另一方面也和她们一样,在治疗的这个过程中能切身处地感到忧伤和震撼,同时也深感心理工作者的责任重大。

“真诚和理解是人与人交往最好的桥梁,接纳我们生命中的点点滴滴,敬畏生命,尊敬心灵,这也是接触沙盘治疗后给我的最大感触。”说此番话的同时,杜立医生的眼睛也不经意间有些湿润。

她告诉记者,人的精神世界是看不见的,这使得仅靠语言文字的沟通会存在误解,所以不单是儿童需要游戏我们才使用沙盘来教育,每个人其实都需要用一种对自己心灵世界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来发现自己。

对话 人的本能与沙更接近

记者:为什么我们更容易在沙盘中展现内心?

治疗师杜立:人的本能是与沙亲近的,沙与水类似,而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说,人来自于海洋,那里更多的是沙和水,这也算是一种心理上的退行吧。当去掉世俗的面具,我们的内心能够更自由的表达,并得到愈疗。

记者:沙盘游戏中,医生是如何治疗的?治疗师杜立: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沙盘的主题以及某些相似情景的重现以及强度、比例的变化,可以预测或者了解目前孩子的状态变化。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潜意识之中的。在沙盘治疗中,治疗师几乎不给来访者进行直接的解释,某种程度上减少了言语交流的理解偏差,治疗师所做的是默默地陪伴,对来访者整个创造沙盘世界中全身心的投入能创造出安全、共情、容纳的氛围和空间给来访者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记者:沙盘治疗只适合青少年吗?

治疗师杜立:沙盘治疗可以用于各个年龄段,不论老幼,儿童效果尤为显著,比如情绪失控型儿童,社交困难型儿童,躯体化症状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