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衡量尺度,对于山和人来说,完全不同。

史载,东晋初期(353年)佛教传入五台山。一千多年来,佛不变,山川亦未改变。

2015年,大五朝台之旅·第零界来到五台山。五年来,大五朝台之旅却变化许多。

但变化中也有不变。

奔跑朝圣的虔诚不曾改变,轻装快速穿越的宗旨不曾改变。

2019年,大五朝台之旅·第肆界。五年,一个里程碑。这五年,每一界都是一次越野跑与佛教文化的交融,每一界都是一个记忆深刻的烙印。

2015年,7月25日,大五朝台之旅·第零界举办。在赛后的推送里,我们写了一个非常骄傲的标题:「这个时刻将被载入中国越野跑史册!」

不管那一年的大五朝台之旅有没有载入中国越野跑史册,但却是载入了每个参与者的心中。

从那时起,大五台红日填满眼睛的壮美晨曦,不再只属于朝圣者、户外驴友,也属于越野跑者。

「大五朝台之旅·第零界」是测试赛,作为一次尝试。

这场比赛,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五台山变化莫测的小气候,增加了赛事的风险系数,也使得所有赛程必须在白天完成;视野开阔的高山草甸地貌,几乎无法悬挂常规意义上的路标......

所以,就设计了队赛的形式,旨在提高应对极端天气中选手的安全性,这与户外运动倡导结伴的精神相一致。

那一年,共有24队48名选手参赛,每一位几乎都是那时跑圈响当当的人物。那一天,五台山气候比较稳定,没有完全展现出其狰狞的一面,要是测试赛都下冰雹下大雪,也不知道之后这几界还会不会存在。

即使天气良好,最终也仅有14队28名选手完赛。

2016大五朝台之旅·第壹界,延续测试赛“团队赛”的形式,参赛规模翻倍。

五台山的小气候依然没有展现出它狰狞的样子,选手们在五台山上一路疾驰,丁志坚、毕端阳组成的优极UG之肉丁瘦端战队创造了赛会的最好成绩。

摄影师数量也翻倍了,镜头定格了大五台的朝阳和晚霞,永远地映着选手们奔跑的身影。

这一年大五台引爆了越野跑圈,五台山的佛教文化、赛事所传递的快速穿越理念让跑友们从全新的角度理解越野跑。

2017大五朝台之旅·第贰界新增了大五朝台组(70km)个人赛,这个组别也被选手们成为「大师赛」,让已经结伴成功完赛过的选手可以独自一人去挑战这条经典路线上已知最快的自己!

应对五台山的极端天气,能力一定是大于勇气的。完成比赛的选手,当得上越野跑大师的称谓。

四台逆穿组(40km)个人赛是除了大五朝台组(70km)个人赛以外,另一个新增的组别。

这个组别让那些具备快速穿越能力的户外老炮们,也可以用越野跑的姿态,完成对这条景点徒步路线的穿越。中国越野跑脱胎于徒步,在五台山上「快速穿越」,是极具仪式感的。

2018大五朝台之旅·第叁界,五台山终于展现出它狰狞的样子。那足以吞没一切的风、雨、雪、雾,令所有参与者无法忘怀。

每一名选手,每一名组织者,都需要有魄力,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继续并完成一场比赛。

我们敬佩选手们的勇气,却也感受到自身的渺小。我们也开始思考,在面对五台山极端天气时,如何才能确保选手们的安全?

经历去年一日四季的极端天气,让我们确信一件事:那些极具竞技精神的越野跑选手,更能在这条千年朝圣路上安全地奔跑。

2019大五朝台之旅·第肆界因此发生了一些变化。说是变化,也是回归,回到了越野跑的起源——「轻装快速穿越」,一日朝台,快穿四季。

我们希望这是一场真正能跑起来的赛事,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越野跑」赛。

赛项上只保留大五朝台组的个人赛和团队赛,报名中首次引入了ITRA运动员表现积分,并依此增加精英选手概念、分配参赛名额,这正是为了选出尽可能快的选手来参赛。

而事实上,高海拔的原始经典路线、一日四季的小气候、无法悬挂常规路标的高山草甸地貌、缩短至14小时的关门时间.......每一项都对选手的户外能力和速度有着较高的要求,真正地回归自然、经历自然。

这也让大五朝台之旅成为如华山论剑那样的一场高手对决,一场高水准、高规格的精英赛事,一场真正越野跑者的竞技。

所以,今年的冠军之争将变得尤为激烈和扑朔迷离,我们也将在报名结束后择日公布选手名单。

究竟谁将在一众高水中脱颖而出?又能否刷新在这条赛道上的最快成绩?一切犹如被五台山上的浓雾重重笼罩。

2019大五朝台之旅·第肆界,期待与你一同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