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家长群里似乎刮起了一股学习心理学的热潮。打开朋友圈一刷,经常看见这样的推文和讲座信息:

“转发0元学习,10个沟通技巧赢得孩子心”

“专家教你做智慧家长,给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

心理学博士教你如何获取孩子的注意力”

时代在进步,人们对于自身的心理状态也愈发关注。以前信息落后时,即使想要了解也无从找寻,书店里关于心理学的书少之又少,大多是晦涩难懂的专业理论。

网络媒体的轰炸式宣传也着实有效,如今的父母确实越来越关心孩子的心理状态,一发现他们有些许异常行为,就希望能从心理学角度寻找原因。

为了能确认问题并解决问题,部分家长报名参加了心理咨询师班,期待了解专业知识,自己当大夫,于是对照着一条条诊断标准:

咦,“多动症”、“抑郁症”的孩子似乎越来越多。

也有不少人蹭起了网课,转发朋友圈就能0元学,或者付1元团购……期待从专家的讲解中既能提升自己,也能拯救孩子。

不只父母这样,青少年对待心理疾病的态度也发生了重大转变。最近流行的“网抑云阴乐”梗就是如此。

音乐能唤醒人的情绪,在评论区,总能看到形形色色的网友阐述人生,分享曾经的美好。

许多低龄用户为了博取眼球,凸显自己文艺气息,将抑郁症作为渲染悲伤的要素加入其中,所以也诞生了诸如:

我今年12岁,重度抑郁症20年了。

妈妈在我出生前就走了,现实里没有一个人理我。

今天看了看30楼好像也不高,人间不值得。

……

等等“网抑云”用户经典名言。

渐渐地“网抑云”变成了贬义词,大家开始对那些假装抑郁的“文青”冷嘲热讽。“人均抑郁症”、“12点了该抑郁了”等梗层出不穷。

部分APP上,还提供“网抑云”风格的文案

殊不知,这一现象其实是对真正抑郁症患者的曲解与不尊重

不管是一开始的“浪漫化”还是现在的“污名化”,都体现了青少年对心理学的崇拜情结,觉得又高大上,还可以体现自己的文艺,但又不愿花费功夫认真了解,只能以自己一知半解的理解去编造幻想。

出现上述心理学“热”的一大原因,无非是大众迷恋精神分析理论

在大众看来,梦的解析、性压抑、力比多等词汇更具有心理学色彩;书店中心理学书架上的畅销书超过一半是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书,剩下的大部分被弗洛伊德曾经最亲密的学生(后来分道扬镳)荣格所占据。

这也是为什么童年阴影原生家庭等词汇得到广泛传播。

事实上,精神分析理论一直被诟病不够科学。毕竟,科学最重要的一点是具有可证伪性。

亚里士多德、牛顿、爱因斯坦都提出自己的理论,但又都被后人证明不够完善,科学就是在一步步累积的过程中逐渐完善、接近真理的。

而弗洛伊德的学说却是完全自洽,不管怎么说都可以自圆其说,这在普通大众看来或许是值得信赖的证明,在专业人士看来则是不够科学、添加想象之后的产物。

其实心理学是理科,主要通过科学实验法研究人类的各种行为。像电影里经常出现的心理咨询只占学科的很少一部分。而心理学实验的确能揭示许多有意思的现象,给我们教育孩子带来一点启示。

但是,如果父母带着错误的认知,认为看看心理学畅销书就能掌握教育艺术的话,或许是南辕北辙。

这里不建议大家毫无章法只凭兴趣地看心理学书,因为自行研究,可能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1、越看越焦虑

钻研心理学书籍不仅没有降低焦虑感,反而容易看着书中内容对号入座,越看越觉得自己孩子有病——

上课不举手觉得可能是回避型人格障碍;

外出不愿意叫人觉得孩子孤僻、社交恐惧;

多关注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又有反社会人格的嫌疑

要知道,心理疾病普遍都有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如果只是偶发的、有原因的、具有情景性的个别偏差行为,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举个例子,每个人都会一段失落的时候,然而正常人都会自我调节,很快走出来。如果仅仅因为他最近很丧就判定“抑郁了”显然不合适;因为孩子怯生就往人格里套就更是无稽之谈。

2、心理咨询技术是反人性的

我们日常交流的谈话确实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容易造成冲突。比如喜欢唠叨、爱指责孩子、诉诸行动却不说出口、希望孩子能够理解自己的苦衷。

为什么这种沟通方式有这么多缺陷,我们却还是喜欢用它?

因为这些我们常用的沟通模式,是符合人性的。它们直接了当地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许做什么,做到了简单、高效。

人类的幼儿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个体。其他动物出生两、三个月即可跟随父母狩猎,掌握最基本的生存技能。而幼儿的成熟期却极其漫长,甚至连独立行走都要等到1岁以后。可以说整个人类都是早产儿。

面对最脆弱的个体和自然界极高的风险,父母自然用最简单高效的方式去告诫孩子应该做什么,才能显著提高生存概率。

而咨询技术却都是要求你做一些反人性的事情,或许你可以忍受一时这样做,但是时间一长总会原形毕露。

与其让孩子觉得你性情反复,经常带着面具和他说话,不如采取一贯的方式对待,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

另外,即使是心理咨询师也不见得能处理好自己的家庭关系。因为心理咨询是有时限、有边界的一种职业关系,所以才能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对于一直陪伴在身边的家人反而很难时时刻刻注意自己言行,都运用反人性的说话方法。这也是一般心理咨询师不接熟人咨询,面对熟人都选择转手介绍的原因。

如果家长们实在想要学习,我个人建议可以关注三点:

>>>关注自己,了解自己

作为家长,你最大的希望是什么?

我相信,总得来说,一定是期望孩子“好”。但究竟什么是为了他好?家长口中的为了孩子好,对孩子来说就一定是好的嘛?

我认识一位六岁女孩的妈妈,在聊天的时候,妈妈总是反复说自己的女儿胆小、内向,从不主动。一个小小的孩子,就因此被妈妈定下了标签,在以后的生活中,妈妈视野越来越狭窄,眼睛总能发现孩子内向的指标。

实际上,孩子并没有内向至此,但不断鼓励孩子“别怕,勇敢点……”在一次次的鼓励中,孩子的标签再次被强化,或许真的就成了那个胆小、没勇气的人。而在妈妈一次次地强化中,孩子自己也相信了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或许并不是孩子本身内向、焦虑,或者脾气暴躁,很多是源于家长自身的焦虑

家长焦虑孩子会成为内向的人,于是将这种情绪传染给了孩子,导致孩子出现行为上的不适,进而责怪孩子,将孩子的撒谎、攻击等行为全部看成是道德品行上的问题。

因此,家长必须先认识自己的期待,觉察自己的行为,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人,然后再理解孩子的感受和期待,才有可能开始改变孩子的行为

>>>“发展心理学”了解一下

有不少家长觉得自己看了不少心理学的书籍,也照着部分方法做了,但还是没有什么效果,因此万分困惑。

有的家长看似知道了不少方法,然而所了解的仅仅是方法的堆砌,至于说为何要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从何而来却并不知晓。

这时,你不妨放下手中的部分“畅销书”、“鸡汤文”,告别“原生家庭”、“潜意识”等概念的压迫,找一本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书籍,来感受一下。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着重于揭示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并探讨个体心理从一个年龄阶段发展到另一个年龄阶段的规律。

而在了解不同年龄发展阶段的特点和真相之后,我们或许也能放下心中部分的焦虑,放弃那些拔苗助长的念头,根据孩子的能力水平,因材施教。

>>>懂点儿“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主张以客观的方法研究人类的行为。现在教育学中常用的强化、消退等方法均是出自行为主义研究。

如果家长们能学好行为主义心理学,对于孩子的行为塑造会有很大的帮助。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曾经就大放厥词:“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 甚至乞丐或强盗。”

华生的话虽有夸张,但掌握行为主义方法确实可以帮助我们省去很多麻烦。李玫瑾教授的演讲中就多次举过如何运用行为主义教育孩子的案例。

比如孩子以哭闹来提出不合理要求时,李玫瑾教授就建议采用看着他哭,等孩子哭停后在讲道理的方式,这是一个典型的行为主义教育方法。

如果孩子一哭,父母就妥协满足他的一切要求,那么就会强化他哭的行为,孩子会习得性的认为只要我哭闹,父母就会做出妥协。

而在旁边一直看着孩子哭则是运用了消退的方法,告诉他:你这招(哭闹)是没用的,想要满足需求就必须建立在合理沟通的基础之上。

世界上或许不存在完美的教养,但我相信只有从“心”出发,才能以心换心,开启一段走“心”的旅程;只有用新的理念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用智慧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才能开始积极的改变。

作者简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硕士,资深心理教育工作从业者。

作者:木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