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位在家长会上嚎啕大哭的爸爸,触痛了很多中年父母的神经。

起因很简单:
老师总是联系不上这位爸爸,家长群里消息不回,打电话电话不接……所以就在家长会上点名提醒了。
这位爸爸解释说打电话不是不接,是总开会没办法接,说着说着,一下子就崩溃了。
能让一个成年男人在公众场合嚎啕大哭,“家长会被点名”恐怕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这位爸爸的情绪失控,许多家长纷纷表示:特别理解
网上也有不少感同身受的声音:

以及,替老师打抱不平的:
还有不少理性思考的网友,认为这是大环境造成的困局,家长老师唯有互相体谅,抱团取暖:
微博上的网红班主任@我们1班王悦微 也转发评论了这条新闻:
总之,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被信息洪流裹挟的时代,手机上每一个弹出的通知,就像悬在头顶的剑,时刻提醒着——你要继续跑啊,别停。

◆ ◆ ◆ ◆ ◆

我是一个小学班主任,也是一个四岁孩子的母亲,看到这个爸爸的视频,感受只有五个字:心有戚戚焉。只想站在个人视角谈谈这种现象。
作为教师,其中一项工作就是给学生家长“布置工作”。
移动通信还不发达时,家校沟通比较困难,教师给家长布置最多的工作就是“签字”——只要家长签字了,仿佛就说明家长知晓了今晚的作业是什么,并且已经严格监督孩子完成了这些作业。
于是,第二天,老师首先检查的是家长签没签字,没签字的学生铁定就要罚站。因为,这是一项“你的家长没完成的作业”,以此来警告这些学生,不签字就要罚站。
家长与学校教育的绑定就由此开始了。
从这时候起,家长不能再像送托儿所那样,把孩子往学校一扔就啥也不管了。那个签在本子上的名字,就是你接收老师布置任务的信号。
后来,手机啊微信啊逐渐兴起,老师布置任务的途径就变成了在群里发消息。
如何检验家长是不是看见信息了呢?那就在基础信息之后加一句:“收到请回复。”
仿佛回复一个“收到”,就意味着真的收到了似的。因为在现实的群组中,“收到”只是为了给老师证明“我已经收到信息了”,而不是代表“我会按照要求照做”。

直到生活开始被无数个“收到”所打扰,我们都会在一些特定的环境,用一种特定的姿态,把班级群调整成“消息免打扰”模式。除非有人@,就不会再被一条条如机器人自动回复一般的“收到”所刷屏。
说实在的,如果这个群里的消息对我来说比较重要,我就必须要被这些消息“及时”打扰,以免错过关键消息。
可是,设置免打扰模式就意味着我不想看(或者我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这个群里的信息,但是我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退群。那么,这个群里的任何信息其实也都不再是关键信息了。
比如,每个家长微信里的班级群,就是这样的存在。

◆ ◆ ◆ ◆ ◆

刚当老师的时候,感觉一条信息发送出去就一呼百应,十分有成就感。
直到我渐渐发现,要求明天戴红领巾的信息发出,第一个回复“收到”的家长,他家孩子第二天一定没戴红领巾;提醒学生要写好作业的信息发出,前几个回复“收到”的家长,孩子第二天也不一定能够完成。
“收到”就像一个笑话,既打扰了别人,又惩罚了自己。更不用说,在那些浩如烟海的“收到”中,早就把群聊调成“免打扰”,根本没有回复,也不会照做的家长了。
后来,学校布置的许多工作就直接明确发送到家长群,并且要求收到回复。于是,我们转发之后还要把家长们回复的截图保存上交,作为这一项工作没有耽误的证据

后来,某钉开发了这个功能:班主任可以发通知,并且帮你统计谁看了信息,谁没看。于是,没看见信息的家长就会被再次自动提醒,直到看到了为止
我懂这个功能的开发者有多么清楚老师的工作内容——它帮助老师们省去了大量清点回复“收到”人数的时间,并且按住那些未回复信息家长的头,让他们必须看见
于是,家长们的怨言就来了,因为老师是全职老师,家长有几个是全职家长?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只是兼职的而已。
因为,他们在他们的社交圈和工作场中,也有与学校班级群一模一样的吸血鬼,名叫“收到请回复”
于是,家长们就会一天天濒临崩溃,淹死在源源不断的微信通知里。
就像当年被要求签字的家长们一样,他们一天到晚为家操持,工作辛苦,生活琐碎。当孩子举着本和笔要求签字的时候,他们还要在围裙上抹一抹手上洗菜的水。
只是回复“收到”二字,也难不倒成年人。输入框里键入“sd”两个首字母,就能在1秒之内让想要看到这俩字的人放心。
但是,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在别处。一边被老板@,限时要求上交报表,一边在焦头烂额之时接到老师电话,说孩子没带昨晚微信群里布置的征文。
于是,家长成为了被信息绑架的第一批“受害者”;看到信息不回复,回复信息不照做,就成了家长在老师面前、员工在老板面前、小辈在长辈面前的第一宗罪。

◆ ◆ ◆ ◆ ◆

这种双层夹心的苦,我也是做了家长才知道。
每天,我除了要认真看学校通知群里消息,不敢遗漏任何一条细节;接着捋清楚学校的哪些事情要布置到班级群,不能耽误了任何一项工作;最后还要查看幼儿园的家长群,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个关于孩子的信息。
于是,“XX学校通知群”、“XX班级通知群”、“XX园XX班家长群”成为了我置顶的三个群,因为只有平衡了这三重身份的分裂与重合,才会保证的我生活正常运转。

至此,我也彻底沦为被信息裹挟的一员,前脚刚刚删除或标记了已读,后脚在微信绿色的小图标上,又赫然出现了让人窒息的三个红点。
到底有多少有用的信息呢?我不敢妄下定论。

那些我想看的信息,被那些必须看的信息挤占,变成了没用的信息;那些必须看的信息,变成了我又怕又烦,但是又最重要的信息。
有人说,微信只是一个没有感情的通知机器,因为你用微信跟人谈感情,大概率会被淹得连个泡都没机会冒出来。
对家长更是如此——孩子抱怨你整天只知道抱着手机,却不愿意陪他们玩个简单的游戏,殊不知你正在苦苦研究老师群里发的信息是什么意思。而在老师眼里的你,却成了不陪孩子也不认真完成任务的不负责家长。

◆ ◆ ◆ ◆ ◆

其实,就像布置作业一样,语文老师觉得自己布置的不多,数学老师也觉得自己的作业量合理,恰巧英语老师也是这么想的。
可是,学生要在一个晚上完成语数英三科作业,写到半夜不能睡觉,就会抱怨作业太多,压力太大。
只可惜,老师们如果愿意,是可以商量彼此的作业量,适当减少学生当天的作业压力。但是,成年人身上的三种压力却无法绕路,只能挨个承受。

爆哭的那位家长哭的哪只是自己?相反,太多的人想哭,还得在完成工作任务后,在辅导完孩子作业后,在应付完老师的责备后,忽然才发现,自己早已经麻木到忘记了哭。

作者: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