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果果刚上小学二年级,前几天她的数学作业中有这样一道应用题:

3米花布的价钱与4米白布的价钱相等。红云的妈妈买了3米花布和2米白布,共付了423角,两种布的单价各是多少角?

当晚家长群里就出现了各种议论的声音:

“这道题目,大家怎么给孩子讲的,我花了一个小时讲给孩子听,她都没理解?”

“如果用除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孩子们还没有学过除法啊?”

“题目还涉及到小数点了!”

刚开始还是讨论题目本身,后来干脆升级到:

数学每天作业量异常巨大,应用题相当于六年级水平,不知道其他学校是怎么样的?”

“其它班乘法还没学习呢,也没作业,就我们班的作业特多,其它班才学100以内的加减法。”

“我家孩子乘法口诀背得不熟练,还想等周末休息的时候背诵多练习练习,谁知道周末作业更多。”

“小孩的压力实在太大了,这学期都开始有点厌学了,我家孩子一直都是适龄教育。有些复杂的题目现在跟小孩讲几个小时未必懂,大一点就好了。”

“虽然题目难度大了一些,提前接触到总比一点没接触到的孩子强点,要不然还要去外面上学X思。”

看着家长群里面的讨论,我发现女儿班级里面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家长:

积极支持型:这部分家长支持超前教育,能够较好的配合老师,即使学校功课抓得不够紧,他们大多在外面报了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班,孩子的成绩在班里排名比较靠前。

无所谓型:这部分家长觉得超前教育也没什么不好,能吸收多少是多少,即使不会也没有关系,对于孩子没有特别高的要求。

坚决反对型:这部分家长亲子关系相对比较紧张。学校功课难度比较大,部分辅导功课的重任就压到了家长身上,家长又没有比较好的教育方法,势必在辅导过程中会出现凶孩子的情况,进而升级到迁怒于老师

我很难界定自己属于哪个类型——

孩子成绩稍微领先的时候,我属于积极支持型;

当我使出吃奶的力气讲一道题目,她理解不了的时候,我又站到了老师的对立面……

不过,当了一年的小学生家长,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家长与老师配合的越好,孩子的表现会越出色

果果一年级之前,在家里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图书涉猎范围很广,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数学、英语,拼音也接受了奶奶一年的培训,应对幼升小的过渡期应该足矣。

然而整整一年,我们过得并不轻松。由于没有上过各种幼小衔接班,我们被现实狠狠的教训了一顿,尤其还有一个特别严苛的数学老师

第一次数学口算大赛,果果得了69分,我没有问她在班级里面排名的情况,只是问了她自己觉得考得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

但她会主动和我说,大概在全班倒数,班级第一名的同学也考了全年级第一名141分。

口算大赛无非是速度的较量,果果写字比较慢,又比较认真,考到这样的分数,其实并不意外。

怕她难过,我说,没关系的,速度慢,我们以后多加练习就行了。但她居然主动说:

“妈妈,我们班XXX这次考第一名是在外面报了那个什么思的辅导班,你要不要也给我报一个?那样明年的比赛我也能考出好成绩了。”

那一刻,我意识到果果已经不是幼儿园小朋友了,她开始对自己有定位,想要寻找自己的位置了。

曾几何时,我还嘲笑过身边那些打了鸡血的父母,还形象地比喻过教育是一场长跑,没有人问孩子们愿不愿意参赛,不管他们是兔子、乌龟还是蜗牛。

兔子同学仗着自己腿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全上阵拉着它往前跑;乌龟同学忍不住了,被爸妈拖上高铁以子弹头的速度向前冲,心里还暗暗嘲笑兔子同学“腿长了不起啊”,这时往窗外一看,蜗牛同学吸附在火箭上飞向太空。

我自以为是的跟着孩子自己的节奏走,未必是她想要的。

教育是一场长跑,起跑线都不一样,但是发现自己落后还假装不焦虑、无所谓,那就是自欺欺人。

我也没追求自己的孩子一定要领先,既然是竞争,就一定有人落后。但我不希望小学的教育就让孩子找不到学习的动力,找不到自信。

尤其最让我担心的是,孩子在三年级之前还没有任何优势学科,会影响她的自我认可,会让她看不到优秀的可能。所以,我必须帮她,让她体验努力之后的领先。

我们的数学老师教学水平很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思路清晰,尤其擅长开拓学生思维。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好事,只是怎么才能让果果适应老师的节奏,爱上这样一位老师呢?

我采取了以下行动,这些做法只供借鉴:

  • 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寻求帮助和建议

某一次数学模拟考试之后,我就跟数学老师交流了一下果果的情况,也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焦虑之情。
“孩子的做题速度慢怎么办?”
“计算会出现粗心的错误该如何纠正?”
“个别题目的理解为什么总是不到位有偏差呢?”
数学老师从教30多年,对我这种类型的家长已经见怪不怪,我的问题应该很多家长都遇到过。
沟通之后,我才具体了解了果果在数学课上的表现,上课听讲认真,注意力集中,能积极回答问题,还经常上讲台分享做题方法。
数学老师建议,虽然她暂时跟班级最顶尖的同学有差距,他们大多数已经在外面接受过培训机构的培训,只要她保持现在的状态,一点一滴的积累,追上其他同学只是时间问题
没有人会比老师更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这一次交流之后彻底的让我放松下来,思考我该如何更好的帮助她。
  • 学会示弱,成为孩子学习的同伴

孩子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样的困难,遇到困难时该怎么办?
每次遇到这个问题,我都会想到去年暑假德育培训时学校一位大咖讲她如何教育儿子的案例,其中一句话印象深刻,
“我们有义务让自己的孩子不落后。”
让孩子不落后的过程中,家长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我更愿意把自己当作孩子学习的同伴。
果果数学口算速度慢,我们会进行计时比赛,有时我会故意放慢速度,装作思考问题,看着她胜利之后洋洋得意的样子,我知道我又“输”了。
慢慢地,孩子不但做题速度加快了,连正确率我都比不上她。
各种数学应用题,我都会陪她实地考察,动手实验操作。生活中所有物品都是我们的学习道具,我们一起去超市田野调查商品价格学习元角分,在空中索道上观察缆车颜色判断排列规律,用通电断电、开关电源实验测算灯亮与不亮的情况……
经过一年多的陪伴,我已经慢慢从孩子学习的“参与者”变成了一个“旁观者”,她数学学习兴趣高涨,成绩自然也稳步提升。
孩子的求学道路刚刚开始,后面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每个父母都是在边学习边摸索中前进。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在如今的教育体系中建立自己的家庭教育观。
对于孩子,他们的一生会遇到很多良师益友,都在帮助他们成长。而作为妈妈,如果可以,我更想成为那个黑暗中为她指引方向的点灯者,让她有直面困难的勇气,迎接挑战。

作者:Ci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