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微博上有一个刷屏的故事,痛快又心酸。

一个叫苏敏的女人,在婚姻里挨了30多年,等到56岁的年纪,再也忍不下去,抛开所有,一个人开车独自上路,开始一场漫长的自驾游,连春节都不打算回去了。
她认为自己已经履行完了社会意义上的所有母职,该为自己活一次了。
苏敏像每一位平凡普通的母亲,每天洗洗涮涮、忙忙碌碌,丢了拖把又拿起扫帚,养完了女儿再养外孙,大半生都活在“为丈夫、为生计,为孩子,为孩子的孩子”的连环套里,除了压力,感受不到半点快乐。
促使她下定决心逃离的,是苛责挑剔、不愿为她花一分钱、从女儿初三时就开始分房睡的丈夫。
女儿小时,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她忍着没离婚;
孩子大后,因为女儿要结婚找对象,生怕男方嫌弃女儿父母离异,还忍着没离婚;
女儿有了孩子,忙着带双胞胎外孙,继续忍着没离婚。
结婚生子的30多年里,苏敏应该不止一次想过逃离眼下的生活,但她没有一次付诸行动。年过半百,开始觉醒,发现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叛逆着要做自己。
出发后,她开了自己的视频号,分享逃离和旅行的意义。很多人开始关注她,从她身上看到自己。也有很多人开始帮助她,像是在帮助自己。
人终其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找到自我。可惜大部分人,尤其是做了父母的人,会活得越来越没有自我。
一切为了孩子,直到高考结束,才如获刑满释放的自由,是苏敏那一代父母的真实写照。
我们这一代父母有过之而无不及,倾家荡产、抽筋剥皮几乎是当下中国式育儿的代名词。
童书妈妈三川玲写她的一位前同事,在儿子上高中那天非常高兴,不是因为儿子考上了好高中,而是因为儿子住校了。
她是这样说的:
“晚上我可以看书、可以约朋友吃饭,可以看剧,可以泡澡,可以干一切我想干的事情了!”
“从孩子六岁到十五岁,我坐了整整九年牢,今天我终于刑满释放了!”
这些话一出口,办公室不少中年女同事眼圈一起红了。
我们何尝不是出逃前的苏敏,一边用鸡汤灌醉自己,埋头为孩子辛苦付出,一边又极力想要挣脱沉重的镣铐,拥抱真实而非完美的自我。
我们这一代父母,怕是最有牺牲精神、最卑微的一代父母。什么最好的都要给孩子,从好吃的好喝的,到好学校好学区房,再到好的陪伴好的表率,样样都要高质量。
毕竟有句老话仿若真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但这“不能苦不能穷”的背后,牺牲的全是自我。
中国父母的卑微,梁实秋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说过:
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因为我亲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最好的东西如果不献呈给孩子,做父母的便心里起了惶恐,像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
早年间这么做的父母还能理直气壮抱着等孩子出息了给自己养老的执念,这一届家长只敢默默表态:不不不,养老我们自己来。甚至还要更卑微:孩子只要快乐就行,爸妈养你一辈子也可以。
我们内心要练就得多么强大,才会没有牺牲感?
以前我也是个要把最好的都留给孩子的妈妈,为了孩子可以放弃自己的爱好专长,甚至因为孩子成绩差,换了一份不加班不出差,有大把时间陪孩子写作业上兴趣班,但收入和发展空间都大打折扣的工作。
遗憾的是,我的付出和牺牲,并没有换来热气腾腾的好日子,反而带来更大的亲子关系困局——
放下自我后,我并不能够很好的爱孩子,反而容易因为孩子的一点点差错情绪崩溃,他的成绩稍一滑落,就觉得他对不起我,对不起我那份丢掉的好工作。
《奇葩说》辩手黄执中讲过一个故事:有位妈妈为了把鱼肉让给孩子,总说自己喜欢吃鱼头。妈妈吃了一辈子鱼头,临终前却对孩子说:我其实并不喜欢吃。
以前,我们听到这个故事只会觉得妈妈伟大。但黄执中却提醒我们:如果你是那个孩子会怎么想呢?应该会非常愧疚吧?
牺牲感是亲密关系中最危险的事,亲子间更是如此。
父母为孩子付出太多,难免会有牺牲感,一旦有了牺牲感,就会忍不住地想要回报,而这个回报通常会在孩子的内疚中引发一场狂风暴雨。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所给与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我从不怀疑父母有能力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可是伴随过度付出的是不容忽视的负作用:
孩子稍有不遂你意,带来的焦虑和失望就会被无限放大,那颗好不容易调整了很久的平常心就会再次被打碎,你和孩子的关系,就要跟着自己的心理建设重新启动一次。
为人父母,需要奉献,但不是牺牲;需要付出,但不必是全部,给孩子有节制的爱是保护自己,更是成全孩子。

至于“再穷不能穷教育”,具体到每个家庭,具体到每一个精力和财力都有限的父母,首先要明确一个能够达到的教育目标

因为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所谓的全民精英教育,就是个最大的消费陷阱。

孩子把兴趣产业化,再把产业平台化,是一个漫长的人生周期。如果孩子有目标有意识,这个过程可能只有二十年,如果孩子没有目标意识,这个进程可能一辈子也完不成。
今天,你还可以佛系地看待在孩子身上的投资,二十年、三十年以后呢?
如果他这辈子都不能成名成功,甚至都不能达到你预想的成就,你今天就已经萌动的出走的心,加上几十年的积怨,将来可能会上演一场比苏敏更彻底的出逃。

有了客观明晰的教育目标,我们才能集中有限的资源到最核心的事务上,而不会整天陷入猴子掰玉米的选择焦虑中,最后哪个也没捞着。

美国心理专家苏兹·卢拉曾说:为人母者一定要学会一件事,那就是自我关怀。
只有一只鸡腿,妈妈很想吃,那就把它吃掉;如果看着孩子吃比自己吃还要开心,那就留给孩子吃。唯独不要强忍着不吃鸡腿,然后觉得自己真伟大,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
在买包和给孩子报班之间犹豫,如果觉得买包会比较开心,那就买包。如果觉得看到孩子用功上进比较开心,那就去报班,但是不要报了班以后跟孩子说:你必须好好读,妈妈为你放弃了心爱的包包。
每个孩子都希望父母快乐,最不想要的是被绑架。不要自欺欺人地觉得孩子好就什么都好,我们远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伟大。多关注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幸福,你才是你自己的全部。
你让自己开心了,那份溢出的幸福和快乐自然会感染到孩子。良好的情绪和亲密关系才是给孩子最好的高配。
我们与任何人、任何事的关系,本质上都是和自己的关系。我们的自我在哪里,人生价值在哪里,活着的生趣在哪里,孩子就会往哪里寻找他自己的自我。
所以每当迷失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想要让孩子重复什么样的人生?你不愿意让孩子过的生活,为什么要逼着自己先去走一遭?
孩子的未来,终究还是要他们自己去创造,就如同他们平凡的、努力的、想要过好自己这一生的父母。

作者:杨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