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饭还要多。”

“那是你口味重。”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要多。”

“那是我懒的动。”

……

如果上面是一对母子的日常对话,这个家庭八成正在遭遇“火星撞地球”——亲子关系中绕不过去的阶段:青春期的孩子VS更年期的老妈

可能全世界的母子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最近重温电影《伯德小姐》,让我再次陷入思考:我们该如何与孩子相处,才能让彼此都平稳渡过人生中最抓狂的时期?

青春期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叛逆的高中女生克里斯汀,染着一头粉色的短发、说着出格的话,做着“无法无天”的事。
迷茫无措前一秒还和妈妈因听着悲伤的故事而流泪,后一秒就大吵起来愤怒到跳车;


特立独行给自己起了一个“Lady Bird”的新名字,还要求老师和同学们也这样叫她;


虚荣无知不惜用谎言去结交富家女,破坏了和好朋友的友谊;
大胆前卫高中没毕业就交男朋友并初尝了禁果……
“LadyBird”直译过来就是“鸟小姐”,很显然,这是她的性格特征,像鸟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飞翔。


但是我们的“Lady Bird”,只是一名家境普通的高中女生,她急于摆脱自己平凡的家庭和不入流的出生地,她渴望到大城市去求学,向往着外面的世界……
我不由得感叹,这个女孩子的幻想、虚荣、焦虑、失望、渴求,不正是每个人在青春年少时都会遇到的么?
难怪有很多朋友都说在这部影片中“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有一场戏特别令人触动,为了参加毕业舞会,女儿挑选了一条颜色艳丽的长裙,而母亲则觉得不太适合。
女儿:“我只是希望你能喜欢我。”
妈妈:“我当然很爱你呀。”
女儿:“但是你喜欢我吗?”
妈妈:“我希望你能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女儿:“如果现在这样就是最好的呢?”
妈妈一时哑口无言。


这段对话,将女孩子青春期渴望独立,又期待能得到家人肯定的矛盾情绪全部展现出来了。
卢梭曾经将青春期比喻为人的“第二次诞生”。青春期,一个多么美好的词语,它代表着积极阳光、健康向上,处在这个时期的孩子活力四射、意气风发。
但美好的背后就是残酷的现实,青春期也同样代表着冲动迷茫、朦胧羞涩……
所以这也有了当伯德小姐被喜欢的男生欺骗了以后,尽管和妈妈日常冲突不断,但她还是等到妈妈开车来接她,并哭倒在妈妈的怀中。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搞清楚自己是谁,具有强大的自我意识;

他们经历着巨大的生理、心理和情感的变化;

他们与同龄人的关系要优于家庭关系;

他们自认为无所不能;

他们极度需要自由空间和个人隐私……
青春期的亲子关系,就像是电影中女儿和妈妈的互动一样,时而亲密、时而争吵、苦乐相加。



更年期
“我爱你,你感觉不到吗?”

用“喋喋不休”、“看谁都不顺眼”、“一天到晚总是在找茬儿挑刺”来形容更年期的母亲,简直再形象不过了,“油腻”二字放在女性身上,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在《伯德小姐》中,除了女儿的各种作,我们也能看到来自于母亲的“叛逆”——
儿子在店里做收银员,但是她认为儿子虽然聪明,却连一份工作都找不到,还告诫女儿收银员不是一份正经的职业;


当她得知女儿向往纽约大城市,不想待在家乡,她表示,“你怎么这么势利,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
还继续挖苦,“你连州立学校都配不上,就去个城市大学好了。这样等你迷途知返了,才会知道没有人愿意为你作牛作马……”
这样的咄咄逼人,导致女儿直接跳车逃走。

咱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人在你耳边整天唠叨,你是不是烦死了,分分钟想把耳朵堵上?
电影中的情节固然极端,但我相信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这样的剑拔弩张绝对不在少数。
因为家庭生活的负担,老公失业,自己在精神病院打两份工,这些都压的影片中这位母亲喘不过来气,在又一次地争吵中,她问女儿,“你有想过我们把你养大花了多少钱吗?”


女儿也很生气,直接拿出纸笔,要妈妈给她一个具体数字,表示长大以后会挣很多钱,把欠的钱全还给她。
而此时妈妈的反馈无疑又给孩子重重一击,她很严肃地说,“我觉得你很有可能,找不到能挣那么多钱的工作。”


其实孩子真的那么无知吗?他们太清楚父母对自己的好,养育恩情根本还不起,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字。
只是我们常常居高临下地看待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上演各种冲动的戏码——
偷偷翻看孩子的手机、日记;

考试成绩差了就劈头盖脸一通数落;

想要知道孩子交了什么朋友,要了解他们的一切行踪;

日常的穿戴也要指手画脚……


如果这个妈妈正处于更年期,可能更更无情的事情都做的出来,再加之本身的多疑、焦虑,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只能让亲子关系雪上加霜。
妈妈们也很委屈,

“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我容易么?”
“都是为了你好,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呀!”
“你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对得起谁?”
不仅是在更年期的父母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在做父母的任何阶段,我们都会有这种“受害者心理”,并且下意识认为:我是对的。说这些是为你好

为了证明自己的对,不惜贬低孩子的审美、判断、相貌和择友能力……这样的沟通,只能是不欢而散。


电影中反复出现母女间的争吵,一直提醒着我们,她们虽然深爱着彼此,但却不了解各自的需求——
孩子需要母亲的认同,母亲需要孩子的顺从。



◆ ◆ ◆ ◆ ◆

当青春期遇上更年期,已经不仅仅是两个生理阶段的碰撞,而是两代人亲子关系相处方式的磨合。

青春期的孩子最怕成为别人的复制品,最愿证明自己的独一无二。

他们努力让自己看上去与父母不同。

而一些父母却过于执着地向孩子证明自己是对的,以及怎么对了,哪里对了,以及为什么对了。

回头想想,你所做的这一切,无非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强大和孩子的弱小,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孩子的从属,掩饰自己的恐惧和孩子的成长

电影中正处在这一特殊时期的母女和这个家庭,其实是世界上千千万万对母女和家庭的缩写。


有时父母子女之间就是这样,彼此牵挂着、惦念着,却又相互伤害着、倔强着,影片中有一处细节使我潸然泪下:
女儿最终还是离开家去纽约上大学,机场送别时,好胜的母亲不想当面告别,也没有对女儿说什么,独自开车走了,但后来还是返回机场,而此时女儿已经不在,留给观众的只有爸爸的一句“她会回来的”


所以,当更年期的家长不可避免地遭遇青春期的孩子,“破冰”的终极之道无非是爱与成长
父母们不能为自己貌似务实,实则短浅的格局固步自封,更不能为自己看似丰富,实则狭隘的阅历沾沾自喜。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尊重和隐私、需要引导和鼓励,也更需要来自于父母确信无疑的爱与支持。
电影里有两个角色值得品味,一个是爸爸,另一个就是学校的校长。
爸爸成为了母女二人之间的“和事佬”,他会在女儿对妈妈的爱产生怀疑时告诉她,妈妈很爱你,她只是不知道如何帮助你;他会将妈妈的信偷偷装进女儿的行李箱。


如果没有爸爸,这对母女或许会一直冷战下去,也就不会有当女儿读到信时,突然就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也就不会有片尾那些催人泪下的留言——
“爸爸妈妈,是我,克里斯汀,这名字是你们给起的,是个好名字……妈妈,我想告诉你,我爱你,谢谢你……”
在纽约的经历,使女儿终于理解了爸爸妈妈的爱,她接受了自己原本的名字,她真的长大了。

而校长的做法也有借鉴之处,她不嘲笑女孩儿的梦想,而是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告诉她需要怎么做。在校长的循循善诱和启发中,伯德小姐也更加能够正视自己内心的渴望。
作为父母,有时候我们缺少的恰恰是这样的认可与包容。


要知道,孩子表面上的屈服退让,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爱,因为担心失去,因为他们异常渴望来自身边最亲近的父母,给予的肯定与接纳。
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一样;而当你的自尊真正为亲情妥协的时候,会发现亲情无论是母女在一起逛街的温馨,还是偶尔苦涩的冲突,其实都是爱
所以,请时刻欣赏自己的孩子,并鼓励他们追寻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见过大海的深遂、天空的湛蓝之后,孩子才更能体会到大地的温暖与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