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院士都是理工大类的科研人员才有资格参选,社科院是不设院士的,资深教授就到顶了。文科教授能否获得院士称号呢?国内肯定不行,清华大学某教授,给了大家一个方法,可以获得院士荣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24日,根据欧洲科学院官网消息,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汪某正式当选为2024年欧洲科学院院士。一下子看呆住了很多人,文科教授还能增选院士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公开资料,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生命科学4个学部、23个学科领域的全球知名学者。

从这方面看,社会学科学者,确是有资格参选欧洲科学院院士的。这位清华中文与历史双聘教授,当选是没有问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汪某的著作看,他在社会学科领域确实有一点的造诣,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也有一定的深度,属于这方面的“优质人才”。

对于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很多人都爆料过其增选的真相。部分人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通过指定的服务机构,出一笔服务费,就可以增选成功;根据某高校博士“氘教授”的爆料,服务费在40-100万,还可以做到增选成功后再付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很多人对欧洲院士的含金量都是有怀疑的;说到文科院士,大家更是嗤之以鼻;有多少文科教授,有拿得出手的研究成果呢?

文科由于文化特性,是很难形成一个统一标准的;一篇文章,100人看了,可能有100个见解,无法形成统一的答案。在国内基本是圈子内的游戏,圈外都是起哄的多;所以社会科院就不设院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科学院就设立了社会学科院士,这就为国内“大咖”提供了增选院士的机会,一些人通过某些渠道,就可以增选为院士了。

这里有一个疑问,自然学科根在欧美,他们是行家,评选规则也很明确。从清华大学汪教授的领域看,他是历史与中文方面的大才,欧洲有多少这方面的“大家”呢?又是谁推荐汪某的呢?就是说评委在这方面的水平怎么样,确实不好说。所以有网友质疑,是花钱买来的。

欧洲外籍院士在国内是被承认的,也享受一定的人才待遇。由于国内没有文科院士,汪教授搞个院士回来,这不是为难相关单位吗?要给你提升人才待遇,往理工科那边靠吗?肯定有很多人不愿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末总结

我对清华大学汪教授不了解,不能随便评价。鉴于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服务费”传闻,国内对于外籍院士的人才认定,还是要谨慎一点,以防被人浑水摸鱼成功,带坏国内学术氛围。文科院士就更不能提倡了,一个没有标准的东西,确实不宜有院士的荣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