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8日,这一天对于所有华西村民都是沉重的,那颗守护“天下第一村”50多年的星辰就此陨落,这位具有浓郁共产主义情怀的企业家,凭借半生非凡政绩完美谢幕。

他就是被誉为中国最有名“农民”的吴仁宝,由他亲手打造的“天下第一村”正是驰名海内外的江苏省江阴华西村

曾经的华西村甚至有着“讨饭村”的名号,全村家家穷得吃不饱肚子才是常态,就连身为村支书的吴仁宝都一度想要外出谋生。

从有名的贫困村蜕变为“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与吴仁宝到底经历过什么,让那段满是荆棘的岁月绽放出傲人的花朵?

与其说这是一段绝无仅有的“中国农村脱贫记”,不如说那是一位中国初代企业家紧扣时代命脉将自强、创新、改革、实事求是注入村民脊梁的传奇。

他平凡如尘埃,用毕生心血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共产党的干部就要让人民过好日子!”

1961年,华西村正式组建,33岁的吴仁宝被任命村支书全村下设10个生产队,总人口667人,可耕地841亩,12个小自然村落也都破破烂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看自己的村民纷纷跑到外乡讨生活,自己也因头顶“走资派”的帽子饱受摧残,所有的理想都难敌现实的残酷,就在他万分绝望中,妻子的一句话从此点亮的他的奋斗征程。

“你走了,亲人咋办?村里人都盼着跟你奔好日子呢!”

从那之后,吴仁宝下定决心改变华西村世代贫苦的面貌,历经严寒酷暑十载,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毅然将原来村中1300块高低不平的零星田块改造成400多块能排能灌的高产稳产大田。

就在改造完成当年,华西村就以亩产突破1吨的成绩提前8年完成了华西十五年规划,1976年,改革开放尚未开启之际,华西村达到亩产2704斤、工副业产值28万元、村集体积累60多万元的发展成果,曾经的“讨饭村”已然蜕变为幸福村、先进村。

在外界看来,当时的华西村堪称“农业学大寨”的全国典型,可极少有人注意到,吴仁宝带领华西村在高调“学大寨”的同时,他已经踏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探索之路,一件小事足以说明他的与众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还是在1969年,吴仁宝就曾抽调过20位村民偷偷创办小五金厂,一年下来,这个小厂的产值居然能与全村的农业总产值比肩,这也是他在创新发展路上的初步试探。

所以说,华西村在发展之初就保持着独树一帜的风格,厚积薄发之下,注定了华西村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

1978年,改革开放大幕正式拉开,吴仁宝已经具备了极为成熟的发展观,在他心中,改革是为了前进,想要前进就势必要进行改革。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都促使国人对于自身固有发展常识大破大立,旧的理念与制度被革除,新理念、新体制才得以迅速建立。

“发展路上,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人,只唯实,听中央的‘不走样’,听领导的‘不走神’,听老百姓的‘不走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吴仁宝当年建立的强大政治信念,此后的他,在引领华西村发展路上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敢为人先、敢于超越的创新勇气。

1979年,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华西村却采取了“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将华西村人多地少、工业发达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1985年,“苦战三年,实现三化三园亿元村”发展规划提出后,3年后华西村保质保量将其顺利兑现。

90年代,乡镇企业改制浪潮袭来,华西村搞起了“一村两制”,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发展新路子为“天下第一村”的彻底崛起埋下了重要伏笔。

1992年,邓公南巡讲话公布后,吴仁宝一度在凌晨2点召开村干部会议,断言“经济发展浪潮马上就要到来”,短短15天里,华西村筹资2400多万,购进近万吨钢坯和上千吨铝锭,再度抢到时代发展的首发车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9年,“中国农村第一股”华西村股票在深圳上市,这也意味着华西村的发展步伐正式迈上时代快车道,一座标准化、多元化、知识化的社会主义强大新农村以不卑不亢、高歌猛进的姿态震惊了中国,也震撼了世界。

2008年,就在全球金融危机肆虐之际,众多国际投行巨鳄纷纷陷入困境之下,不少中国企业也深陷泥潭无法自拔,偏偏偌大的华西产业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也就是在此时,世人才清楚地认识到,身为华西村领军人物的吴仁宝,始终保持着卓越的政治头脑与敏锐的前瞻性思维,“天下第一村”的崛起绝非上天眷顾,而是精诚所至。

一路带领村民全力奋发的吴仁宝,年过八旬依旧精力充沛,生活简朴的他,只要人在村里,每天都会现身礼堂接待游客及考察团,可在那慈祥的面容中,从未浮现出一丝自满与骄傲。

2013年逝世之际,全村5万村民纷纷自发前来吊唁,甚至还有外村村民、外地宾客,人们含泪与这位中国初代农民企业家做最后的道别,也必定会将这位时代发展先行者永远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