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作为欧盟老大,北约十分重要国家,按理说应该会在美国的影响下敌视中国,然而自新世纪以来,德国几任领导人在任期间频繁来中国,几乎成为德国总理的惯例。

比如德国总理施罗德7年任期内,6次造访中国。

施罗德的继任者默克尔,16年内12次访华。

近二十多年来,几乎平均一年多访华一次。

如此高的访问频率,让很多人不解。

那么,德国人究竟为何这么喜欢来中国访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总理的频繁造访

1999年5月7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遇轰炸。

在中国人民群情激愤、中西方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身为德国总理的施罗德,却在百忙之中来到中国,对华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工作访问。

5月12日这天,施罗德造访中国政府,就导弹袭击向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表示了由衷的遗憾,并向死难者家属和中国人民无条件地道歉。

此次施罗德访华时间虽短,但却发生在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的背景下,这让此次此次访问具有了特别的含义。

同时,也为两国领导人建立了政治信任,为施罗德后续的接连造访,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11月,施罗德又一次来到中国。

与上一次匆匆而行不同的是,此次施罗德来华可谓是诚意满满。

其一是建议中国加入G8集团,这是一个典型的西方发达工业国联盟,被看做是欧美世界内部的联盟。

因此,这一举动引起当时国际舆论的强烈关注。

这与目前很多欧洲国家,明确拒绝中国等新兴国家加入 G8 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二,施罗德还与中国政府商定开展中德法制对话,鼓励已经在中德相关机构间开展的人权对话。

这表达了德国愿意同中国,在更高的战略层次展开密切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罗德

时间来到2001年10月,施罗德又一次造访中国。

这次,他推动中德签订多达31项经贸合作协议,涉及总金额高达81亿美元,德国也就此成为欧洲在华第一投资大国。

次年12月29日,施罗德第四次来到北京,核心目的是推动两国在科技方面的工作。

2003年12月,施罗德率领一支庞大的经贸代表团再度来华,在德国掀起一股中德经贸往来的热潮。

2004年12月6日,施罗德应中国政府邀请,最后一次来到中国。

这一次,施罗德访华代表团空前强大,足有180多人,包括西门子、德意志银行等全球知名的企业代表。

第六次访华,为施罗德的对华政策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随着2005年卸任总理之位,施罗德政府与中国的交往也就此告一段落,但这并不代表中德两国联系的中断。

新上任的默克尔,同样对访华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6年5月,默克尔上任的第二年,对中国进行了首次访问,由此开启了中德交往的外交新局面。

在执政的16年时间里,默克尔平均一年多就要来华一次。

中德两国的关系,也因此迅速火热。

默克尔本人,更是成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被很多人亲切的称作“默克尔大妈”。

再到现如今的德国总理朔尔茨,同样是最常造访中国的西方国家领导人之一。

早在朔尔茨上台之前,他就两度光临上海。

接替默克尔成为总理后,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他又多次来华,足迹遍布北京、上海、重庆各大城市。

从施罗德到朔尔茨,德国总理频频来访中国,似乎成了惯例。

那么,德国总理为何这么喜欢到中国访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罗德的“中国观”

正所谓“无利不起早”,这句话放在政客们身上同样受用。

德国政府接二连三来华的原因很简单,那一定是背后有利可图。

国家利益,永远是决定外交政策取向的第一要素,德国对华友好态度也不例外。

施罗德曾在接受《时代》周报访问时,就曾清晰的总结和表达了他在执政时期的“中国观”,而这也是施罗德政府屡屡访问中国的最大原因。

20世纪末、21世纪初,施罗德在对世界格局的判断上,认为当今世界正在寻求一种新秩序,未来世界政坛将是多极格局。

而统一后的欧洲,是否有能力发展成为世界政治中举足轻重的力量,这件事充满悬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罗德认为:“全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多极力量的崛起,对我们是很大的挑战。”

至于能否在这场多极化剧变中占得先机,保证德国乃至欧洲的领先地位,施罗德没有信心。

因此,同中国保持合作伙伴关系,借助中国的力量增强欧洲国际地位,从而解决环境、能源及恐怖主义等全球问题,成了德国人的现实选择。

至于中国实力的增长,未来是否会对他国,尤其是欧洲构成威胁,施罗德予以了乐观考量。

从过往的经历看,在与中国有关的所有冲突中,无论克什米尔、台湾还是朝鲜,中国领导人都致力于和平解决和谈判,试图通过加强经济和公民社会的联系,来推行对日本、台湾的缓和政策。

施罗德判断,中国是一股和平的力量,是可以信赖、合作的伙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于此,德国开始逐渐向中国靠拢,试图从各方面与华建立良好生态关系。

此外,施罗德还认为,两国经贸交流会是双边关系的支柱,这种经济交流不仅给德国经济和劳动者带来巨大利益,对中国社会也是如此。

因为经济现代化也伴随着社会的开放,以商业带动开放的方针,非常符合中德双方的利益。

至于在双方十分敏感的人权和民主问题上,施罗德则表示:“即使是德国也是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寻找后,才最终走上民主道路,并且这条道路上也充满了挫折和流血。”

在试图将西方的民主推行到其他地区时,必须尊重其历史、地缘政治及文化的特殊性。

施罗德的态度,成功扫清了中德往来最大的绊脚石,极大推动了双方的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施罗德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其对华政策的两个最主要的关键词就是“以商促变”和“经济主导”。

也正是在这种务实的对华政策基调上,中德关系的发展在施罗德政府时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除了双边经济关系之外,两国政府间政治互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2001 到 2004 年间,双方仅部长级以上官员的互访每年各自就达 30 多人次,规模和数量都大大超过上一届的科尔政府时期。

施罗德本人,也被中国政府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在中国人的政治传统中,这是给予一名外国友人最大的荣誉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默克尔主动靠近中国

到了默克尔时期,中德两国曾短暂出现过一段关系冰冻期。

不过在现实利益面前,默克尔很快调整对华政策,再度开启与华亲密交流。

默克尔政府对施罗德“以商促变”的思想表示怀疑,但她任职期间,并未改变中德关系几十年来发展形成的历史性结构特征,尤其是双方的经贸交流。

只是相较于施罗德,默克尔的执政理念更加现实化、利益化。

2006年首次访问中国时,默克尔政府与华交流的主要议题就是经济问题,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演讲中,她甚至直言不讳地批评了中国汽车业,对德国汽车业的抄袭和模仿,因为这损害了德国车企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大国地位的不断凸显,默克尔激进的利益外交,显然已经不利于中德之间的友好往来,更不利于德国长远利益的获取。

于是从2008年开始,默克尔政府开始积极谋求中德关系改善。

在面向国际舞台的新闻发布会上,默克尔宣称:“中德两国在国际协作上是相互倚重的关系,我认为两国应该继续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保持良好和深入的关系,德国将为此倾注全力。”

期间,默克尔还提到了北京奥运会,主动向中国释放友好信号。

四川汶川地震之后,德国为改善中德关系,也做出了实质性努力。

德国政府为中国政府的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欧洲国家中第一大援助国。

2008年9月,德国总统克勒出席了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标志着中德关系迎来新的高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是在2008年,因为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愈发让德国意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经济议题一直是默克尔政府对华政策的中心。

在2009年的柏林电影节60周年纪念会上,默克尔高度评价了中国。

她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及去年以来采取的刺激内需政策,对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

并表示德国新一届政府,将一如既往把对华关系放在优先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较上台初期,默克尔处理对华关系的态度明显柔软了许多。

这种柔软的背后,隐藏着德国现实的利益诉求。

正如德国工商会所言:“中国是我们为数不多可以依仗的商业伙伴,而且是一个能够持续增长的出口市场,中国将给我们的出口带去有力支撑”。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济因素在默克尔对华外交政策中的决定性作用愈发凸现,而这也直接促成了她后续的一系列访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德国总理频频造访中国,这种现象看起来十分反常。

可立足中国崛起现状和现实利益需求来看,德国政府的做法就显得十分明智。

在美国致力于全球霸权、自身实力又日落西山的国际大背景下,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是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占据先机、维护自身利益的绝佳选择。

因此,德国元首的访华绝不是个例。

未来,势必会有越来越多西方世界政府看清现实,从而主动放下身段,向中国伸出友谊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