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大早看到消息:北京时间昨天,当地时间前天,2024年5月1日,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在首都波哥大宣布,哥伦比亚2日起将与以色列断绝一切外交关系。
佩特罗1日在波哥大举行的一个集会上说,之所以要与以色列断交,是因为以色列领导人“搞种族灭绝”。他强调说:“我们不能回到种族灭绝、灭绝一整个民族的时代。”
自去年10月7日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哥伦比亚与以色列关系一直高度紧张。佩特罗多次抨击以色列,并号召其他拉美国家跟哥伦比亚一起对以色列进行谴责。去年10月底,佩特罗宣布召回哥驻以色列大使。
自从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已有玻利维亚、哥伦比亚、智利、洪都拉斯4个左翼掌权的拉美国家与以色列断交或召回驻以色列大使(玻利维亚、哥伦比亚是断交,智利、洪都拉斯是召回大使)。而与以色列建交的6个阿拉伯国家:埃及、约旦、阿联酋、巴林、苏丹、摩洛哥,无一与以色列断交或关系恶化,甚至约旦在上个月还主动帮助以色列拦截伊朗导弹。按理说,与拉美国家相比,阿拉伯国家应该对巴勒斯坦更有感情。但与以色列断交的全是拉美国家,而没有一个阿拉伯国家。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固然有意识形态与价值观方面的原因。因为拉美这些左翼掌权的国家,在意识形态上天然“反以亲巴”。自从格瓦拉等老一辈的拉美左翼革命家开始,就有解放被压迫民族的“世界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所以,他们与以色列断交或关系降级,体现了这些国家在外交上有着深深的意识形态烙印、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拉美国家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并无直接利害关系,而阿拉伯国家则深处冲突的漩涡中。拉美国家与以色列远在天边,而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却近在咫尺。那些左翼掌权的拉美国家,可以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站着说话不腰疼”,对他们自己的国家利益几乎没有丝毫损害。而与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国家,一旦与以色列断交,重新走向敌对,就要承受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双重沉重代价,这是这些阿拉伯国家承受不起的代价。毕竟,道义的大旗和民族感情终究抵不过真金白银,更抵不过自己老百姓的身家性命。冷暖自知,他们不会放弃多年来与以色列建立的来之不易的和平。
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其实是很务实甚至很现实的。随着老一辈阿拉伯领导人逝去,随着阿拉伯世界内部务实力量的增长,新一代阿拉伯领导人身上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这些新一代阿拉伯领导人的对外政策更加务实。这些阿拉伯国家新一代领导人本身就对巴以冲突这种历史感过于沉重的陈旧议题兴趣索然。于是,他们不愿意为了阿拉伯民族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语境下的“政治正确”,不愿意为了“巴勒斯坦兄弟”,把自己绑在反以战车上。他们也不可能被一个持久存在的、根源性的、长期解决不了的巴勒斯坦问题所拖累而拒绝与以色列交往合作,从而捆住自己发展的手脚。所以,从1978年到2020年,埃及、约旦、阿联酋、巴林、苏丹、摩洛哥等阿拉伯六国先后选择与以色列实现和解并建交。即使尚未与以色列建交的沙特、卡塔尔、阿曼等国,在私底下也与以色列有很多密切合作。
昨天还看到另外一则消息: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和沙特即将达成一项“历史性”协议,该协议将为沙特提供安全保障,并为沙特和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开辟可能的途径,但前提是以色列政府结束在加沙地带的战争。4月29日,正在沙特阿拉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会议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几乎同时表示,美国与沙特“非常非常接近完成”有关以色列与沙特关系正常化的协议。
其实早在去年9月,沙特与以色列几乎就马上要达成两国建交的协议了,谈判已经接近尾声了,马上就要谈拢了。但哈马斯10月7日偷袭以色列的“阿克萨洪水”行动横插一杠,破坏了沙以建交的进程。虽然过去几个月巴以冲突这个仗一直没停过,但其实,美国和沙特在过去几个月中一直就达成沙以之间的关系正常化协议密切合作。虽然实现和解有前提条件,但沙特与以色列建交是大势所趋。以色列最终必将实现与所有正常的阿拉伯国家的和解与关系正常化。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