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从毛头小工到钢筋工技术员、钢筋项目经理,公司副经理,从一名普通小工到省级劳动模范,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用青春和汗水,成功诠释了劳动最光荣,也展现了当代工人的时代风采。他就是甘肃万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经理常振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常振华,感受这位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现代鲁班”的工匠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热爱里赚钱,在赚钱里热爱,这句话放在常振华身上再合适不过。1999年,仅仅19岁的常振华因家境贫寒离开校园,初来乍到的他只想干好苦力活,有一份收入能养活自己。随着接触建筑的时间越来越长,他逐渐将其当作了人生目标,从没有接触过技术活的常振华白天在工地上干活,晚上就研究图纸,并自学各类专业技术的书,渐渐地,他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甘肃万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经理 常振华:打工开始,当然第一位就是挣钱,想着生活所迫挣钱,慢慢地感觉,生活中不掌握一门技术,这也对自己的生活起不到多大的的帮助,必须要掌握一门技术,下决心必须把这一门技术掌握好,要学习好。通过白天现场工地上实践,晚上看图纸、看书籍,图纸还不是一天尽管可以看的,偶尔看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钢筋水泥打了18年交道的常振华深知,钢筋工程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问题,同时关系到施工进度及安全问题,所以他努力用最好的技术保障建筑的质量和安全。多年来,他和伙伴们优质高效地完成了30多项建筑工程的钢筋作业,参建的工程从来没有出现过质量事故。在公司日志中,所有参与的项目均保持钢筋损耗量在1%以下的记录,其中不少工程还荣获白银建设工程最高荣誉奖项“铜城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甘肃万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经理 常振华:钢筋工程就是和人体组成部分骨架一样,钢筋也就是一个建筑上的骨架,这个东西就要严把质量关,质量安全这方面是尤为重要的,在质量的选择上必须选过关产品。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图纸相关的规范规定要严格施工,这是一点不能疏忽的,跟人体的骨架是一样的,这是非常重要的部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路走来,用他自己的话说,确实不容易,从“门外汉”到“领跑者”,他也曾经彷徨过、无奈过,流过汗水也洒过泪水,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用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努力编织着属于自己的梦。他先后荣获2016年 “甘肃省优秀农民工”,2017年推选为“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2018获白银市首届“铜城工匠”,连续多年被评为甘肃省万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先进工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甘肃万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经理 常振华:感触最深的就是,2007年,全省举行技能大赛,我作为钢筋工代表会宁县、白银市去参赛,在会宁县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在白银市代表会宁县参赛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在全省取得第十名。省市县取得成绩,那时候真的很激动,自己在这个行业当中在多少人当中,能取得这样的荣誉,非常激动。刚开始别人跟我说你得了一等奖第一名,有点不敢相信。因为现在这个行业比咱们厉害的人、技术强的人多得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熟悉常振华的人都知道,他有今天的成绩,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把工作当做爱好,一心扑在干事上”是领导和同事对他的一致评价。不仅自身如此,常振华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同事,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帮助年轻同事快速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甘肃万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朱建新:很多时候向他学习请教,他的专业技术能力比较强,在项目部工作有时候不会的时候就跟人家请教一下,为人也热情,问什么教什么,对我们年轻人帮助比较大,帮助比较多。工作的精力,还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很值得我们这些年轻人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坚守一个行业,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是他一直以来的追求。身份在变,但对工作的那份朴素而执着的热爱始终未变,传授技术,培育新人,传承匠心。无论是做一线工人,还是做管理者,常振华在日复一日的付出中,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甘肃万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经理 常振华:我非常荣幸被评为劳模的这几年,确确实实深感责任重大,不管干任何事情,首先就要认真负责,要自信,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作为劳模还要带动身边周围的这些同事,一起进步,要充分发挥劳模的作用,把劳模的精神传承下去,对企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社会的发展,也要传递正能量,尽自己最大的一份责任。借助企业这个平台,我发展也很好,起初从一个钢筋工技术员到现在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我想着尽自己最大的责任,带动帮助企业,在董事长总经理的带领下,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会宁融媒记者 梁晓燕 席韵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