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的消息,5月6日,俄罗斯向英国发出“最后通牒”:

“一旦乌克兰使用英国武器袭击俄罗斯领土,俄罗斯将展开报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如此直言不讳,真是少见,但这波,英国不冤。

原来,英国外交大臣卡梅伦在刚刚访问基辅期间,向《路透社》透露:乌克兰有权使用英国提供的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这取决于基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相当于英国亲自把板砖递到了乌克兰手中,顺带说了一句:“大胆去吧!”摆明了承认英国参与了俄乌冲突的一方。

英国没想到,这次出手,竟然踢到了铁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为何要剑指俄罗斯?而俄罗斯又该如何“报复”呢?

无休止博弈的历史渊源

要论西方国家中,谁是“反俄先锋”?非英国莫属!

毕竟美俄曾有过蜜月期,而英俄之间,只有延续了一百年的世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世纪,被称“大不列颠王国”的英国,在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的土壤上迅速崛起,并趟出了一条“殖民扩张”的道路,致力于从海上征服周遭各国,号称“日不落帝国”。

与此同时,沙俄也靠着东征西掠的手段,成了亚欧板块上的霸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海洋霸主、一个陆地霸主,本来利益不牵扯,谈不上一见面就拔刀,但是,英国不会允许任何一个制衡自己的威胁存在。

其实,美英属于同一个路子,都是高喊“霸权主义”的口号,只可惜,如今的英国被美国压了数年后早已没有了日不落帝国的威风,否则,绝对能一直与美国对抗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言归正传,当时,英国想率先征服法兰西。

当时法国皇帝拿破仑,喊出“欧洲大陆统一战线”的口号,利用一系列军事与外交手段,将包括沙俄在内的欧洲国家们,整合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们不打算与英国正面开战,而是采取经济制裁,试图耗死英国

英国直接来了个反间计,以“海洋权益”诱惑沙俄,让其撕掉了与法国的合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在的,沙俄也是个实心眼,用脚趾头都能想清楚英国只想“一家独大”,怎会允许有人与自己分羹呢!

终于,沙俄与法兰西内讧,拿破仑远征莫斯科,最终,法兰西崩盘。而英国直接翻脸不认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方相碰,战争在所难免。

1853年至1856年的短短三年时间,英国与沙俄之间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战役,史称“克里米亚战争”,堪比一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沙俄溃败,惨遭英国蚕食。而仇恨的种子也在俄罗斯族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一战爆发后,英国与沙俄被归为协约国阵营,奈何之前元气大伤,而当时的沙皇优柔寡断,陆续在战场上伤亡了数百万人,连续溃败也致使无法负担起高昂的军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沙俄爆发革命,列宁登上历史舞台,决定退出一战,而英法当然不会同意,最后只好在与德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协议后,才保住了喘息的最后机会。

二战时期,前苏联又与英美同盟,战争胜利,但丘吉尔的“铁幕宣言”,也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番五次地上当受骗,搁谁能过得去!

所以,二战以来,尽管俄罗斯与英国在文化交流方面不断加强,但始终没有迈入更深层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俄乌冲突,无疑是两国之间矛盾的又一个爆发点。

各有各的考量

都知道,决定俄乌冲突结局的,并非俄乌两国,而是美国。

一方面是为了与俄罗斯博弈;另一方面是大赚一笔战争财。所以说,俄乌冲突实际上是美国人的“代理人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英国,自二战后,紧密追随美国。两国之间没有真心诚意,全是计谋算盘。

其实,一战结束后,美国就为英国量身打造了一个“灭国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的崛起,同样也是通过殖民统治,剥夺印第安人的土地与财产,所以非常清楚英国之所以亡而不死,是因为有广大的殖民土地进行回血。

所以,只要摧毁英国的殖民体系,颠覆日不落帝国的权力,就指日可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契机就是德国

一战后的德国,遭受英法两国压榨,一穷二白,愤怒值也达到了巅峰,而美国称其对其进行“道威斯计划”,就是战后援助计划,类似于如今向处在俄乌战场上的乌克兰的军援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希特勒这个极端宗教主义者,出乎了美国的意料,不过,倒是加快了德国对英国开战的速度,也算歪打正着。

二战中,美国通过向英国卖武器的手段,逐渐掌握了英国在美洲的军事基地,而且,美国对日本售卖石油、钢铁、橡胶,帮助其提高军事实力,扩大战争规模,将战火烧到了英国控制的东南亚地区和澳大利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句话,二战表面上,日德是战争发起国,实际上在背后提供武器和资源的美国,才是操纵全局的黑手。

所以,美国才会对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愤怒不已,不惜搬出了核弹,予以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战后,美支持印度独立,英国最后一块殖民地荡然无存。

等英国反应过来,早已经成了美国这盘称霸世界的棋盘中一枚被吞噬的棋子,人穷志短,恐难以重回巅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之后,英国基本上跟着美国行事,一同对中、俄两国实施制裁。但要说英国现在没贼胆,可信,但没贼心,恐怕连老美也不认同。

曾经自己是欧洲的王,如今屈居人下、摇尾乞食,天差地别的境遇,怎么会安于现状呢!但英国也清楚,正面打是不行的,只能迂回,那就是自己不当欧洲的王,谁也别想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俄乌冲突中,英国无论是出于本意,还是不得不听命于美国的命令,从始至终都坚定着对俄罗斯的敌意。

据悉,俄乌冲突的两年时间里,英国前首相约翰逊不仅是首次访问乌克兰的外国领导人,还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连续三次造访乌克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约翰逊后的英国首相继任者特拉斯在上任四十多天的时间里计划访问乌克兰,还可惜“没有成行”;

苏纳克上任英国首相后,迅速访问乌克兰,还邀请乌总统泽连斯基出访英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苏纳克打破了英国多年来,首先只在唐宁街门口迎接外国领导人的传统,竟然直接跑到机场,亲自接机泽连斯基。

三任首相,四次访问,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将对方国家奉为“座上宾”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止国家领导人,英国的其他高级政客,也在多个公共场合中站队乌克兰。

在备受关注的军援乌克兰方面,英国也是打了头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乌冲突至今,美国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610亿美元,而英国不多,只有6亿美元,但在欧洲、北约中起到了除美国主谋者外的同盟国中的带头作用。

2024年初,英国宣布今年要向乌克兰提供超过25亿英镑(约32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资金,英国在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方面,也是豪气。

2023年1月,14辆“挑战者2”型主战坦克,从英国出发,运往乌克兰战争,开创了西方国家绝口不提“援助现役主战坦克”的开端,是第一批援助到乌克兰的西式坦克,之后美国、德国陆续加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程导弹、无人机等空中装备,也陆续从英国出发,前往乌军基地,连泽连斯基心心念念的战斗机,苏纳克也安慰道“在办了”。

在贸易和人道主义领域上,英国也尽所能地做到了最好,甚至接受了乌克兰近10万的难民,连美国都没有它积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乌克兰不倒下、欧洲各国在自己的带动下继续扰乱俄乌局势,那么欧洲这片大陆永远不会在一片祥和中猛然崛起一个发展强国。

这就是英国的真正所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英国不该将这个计划建立在俄罗斯的利益上。

这次,俄罗斯势必要将新仇旧怨一起算了!

关键时刻必须强硬

2022年下半年,俄罗斯就“塞瓦斯托波尔的空袭事件”,宣布对英国的海外领地进行反击行动。虽没有军事介入,但光经济与政治上的限制,也够英国喝一壶了。

这次,俄罗斯不仅对英国发出了口头威胁,还宣布开展“非战略核武器军援”,并且已经进入了测试战术核武器的战备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说往日里,素有“战斗民族”之称俄罗斯人不怕英国人,那这个关键时候,俄罗斯更不会退缩。

因为在俄乌冲突之前,俄罗斯被乌克兰“以多欺少”,一直处于艰难对抗的时期,而经过2023年一整年的外交手段,与中国、朝鲜达成了能源与军事上的合作,重整旗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不久,俄罗斯完成了对乌军能源、运输等基础设施的恐袭行动,而美西方承诺的军援,实际到达战场也需要时间,正是俄军在战场上乘胜追击的好时机,绝不会在口头上和架势上落了威风。

如今,俄罗斯与英国之间已经形成对峙局面,至于如何发展,要看双方及第三方的下一步表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希望不要燃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