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灵魂,是高校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通过系统、专业的教育,培养出具备高度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首都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与北京市政府共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多年办学中,该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首都经济发展,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18年,教育部会同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并全面实施。该计划旨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覆盖基础理科、文科和医科,培养未来的杰出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医学科学家,为构建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石。全国有77所高校288个基地获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数学、中国语言文化3个基地获批,是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获批拔尖基地的高校获批数量为全国省属大学并列第一、全国师范大学第三

历史学拔尖基地师资力量雄厚,不仅聘请了世界史、中国史、考古学的青年老师担任学业导师,还全职聘任了4位外教老师,这些教师为学子们带来了丰富的国际经验和多元的文化视角,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学术环境和全球化的教育资源。不仅丰富了基地的课程内容,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融入全球化的学术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人才培养上,历史学拔尖基地采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交叉融通机制,重点培养史学研究和外语能力。拔尖班同学从二年级开始,分流世界史、中国史、考古学三个专业方向,而且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托于学校的相关教学资源,采用一人一方案、量身打造最适合学生发展的二外学习方案。

众所周知,首都师范大学的数学学科很厉害,其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还是全国29家数学拔尖基地之一,依托于“数学”这一国家一流建设学科,以探索国际数学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且该校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了“英才计划”,拥有一支以院士领衔、国家杰青等为主的中青年骨感一流师资队伍,为学生学习奠定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打造了本硕博贯通的培养方案,低年级以基础课程为主,高年级以方向课程为核心,满足创新个性化需求,实施“一人一案”培养。并且,该校还深度融合书院制和实施小班化培养,以专业成绩作为筛选基础,在综合任课老师推荐,学生深造率位居全校前列,毕业生发展前景广阔。

至于首都师范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所属的文学院历史优势、师资雄厚,科研突出,学科优异。其所属的中国语言文学是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所属全部八个二级学科,在2019年还获批进入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学科实力强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基础上,该校中国语言文字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构建了全面的育人机制,因材施教的采用弹性学分制,学生可以修读历史、哲学、艺术、教育等学科专业学分,全程学术导师制,小班制教学、跨院系协同育人、国际化培养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该校还通过开展读书会、学术讲座、学术前沿课程、校际访学等多种方式开拓学术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拓宽视野的机会与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技能,为将来升学就业奠定基础。

可以说,在培养优秀人才这块,首都师范大学拥有一流的平台、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学资源,也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学习环境。选择这里,各位同学将有机会接受到最前沿的学术熏陶,与优秀的师生共同探讨学术问题,拓展你的知识视野和思维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