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7月的一天,一直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申请到前线作战的,八路军炮兵学校校长郭化若,终于得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批准,来到了华东前线。

右二 郭化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右二 郭化若

在他来之前,毛主席专门指示在山东的陈毅司令员说,郭化若同志先到山东工作,具体职务请他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强调说,郭化若长期在军委机关工作,军事理论和谋划高人一筹,但需要在一线接受实战锤炼。

陈毅早在红军时期就认识郭化若,知道他曾经是他那一届黄埔军校同学考试入学的第一名,是毛主席的高级军事参谋,甚至毛主席都夸他说:“他的军事水平不亚于我。”

陈毅对郭化若的到来非常兴奋,经过综合考虑,决定将他任命为鲁南军区司令员。

实际上,任命这个职务,陈毅心中还是有一点忐忑的。因为,他毕竟是毛主席身边的高参,还当过作战局长。不知道这个职务,郭化若能不能看得上。

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于是,他便派人找郭化若谈话,问这个岗位他是否愿意。可没想到,郭化若听后直接拒绝了,他说当鲁南军区副司令员吧,这个岗位更合适他。

来人不敢再谈了,以为郭化若这样拒绝,肯定是嫌职务低了。于是,赶紧回来向陈毅来报告。陈毅原先预想的就是这个情况。可是,现在山东空缺的岗位就是这个,不可能为了他,把别的位置上的人给撤了。

陈毅便决定,自己找郭化若谈一谈。可是,郭化若的意见还是非常坚定,说自己适合当副司令员。而这一次,他也讲了理由。他对陈毅说,鲁南军区是整个山东的前沿,地理位置特别重要,战略地位更显突出。

郭化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化若

自己刚刚过来,对这里的情况还不熟悉,尤其是对部队的特点包括敌情掌握还不够。所以,他觉得自己还是担任副司令员比较合适,司令员和政委还是由以前在这里干过的同志担任比较合适。

可是,他越是这样解释,陈毅心里就越认为他看不上这个职位,便笑着说,这个职务也是暂时的,等将来有合适的岗位了,再调整一下,希望他能够服从组织的安排。

郭化若认死理儿,无论陈毅怎样说,还是坚持自己当副司令合适。这一下,可把陈毅给惹急了,他大声地质问郭化若:不干司令当副司令,发泄情绪吗,我都说了,你先将就一下,不行吗。

陈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毅

郭化若这才看出来,陈毅把自己的礼让给理解偏了,他急忙对陈毅说:老总,天地良心,这是我发自内心的啊。

他怕陈毅还不理解,又对陈毅讲,他从延安过来,目的是锻炼,把他放在重要岗位上,他非常感激。但刚才讲过了,如果自己不熟悉情况,冒然直接到主要指挥员的岗位,那是要误事的。打起仗来,如果伤亡太重,那就是对官兵不负责啊。

郭化若说着说着,急得眼泪快流出来了。陈毅这才理解了郭化若的苦心,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诚挚地道了歉并对他的这种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最后,郭化若被任命为了鲁南军区副司令员。

郭化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化若

实际上,郭化若像类似的事情还是有不少的。比如,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他本来是在拟定的上将名单里的。因为,他在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担任了9兵团的政委,抗美援朝时是8兵团的政委,从这个资历来看,他是完全有资格评为上将的。

但是,授衔的方案报到党中央和毛主席那里后,他们感觉上将的层级人数多了。因此,要求要压缩上将的名单。当时,很多老同志讲大局,有格局,都是带头降衔,这里面就有郭化若。

他专门打电话给评衔工作的负责人,强调说自己评中将最合适。第一,自己现在的职务是南京军区副司令员,这个职务按照规定就应该是中将衔。第二,自己在革命战争年代,一直在军委工作,在一线锻炼的不多。相比于那些战功赫赫的同志,自己在前线冲杀的那点功劳实在不值一提,因此,他强烈建议自己授中将军衔。

郭化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化若

为此,他还专门写信给了解自己的老首长,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表示评个中将已经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的。最后,在郭化若的强烈坚持下,他被授予了中将军衔,也与上将失之臂,但他的这种谦虚和顾全大局的精神,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