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拜登政府宣布对价值180亿美元(约1302亿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新关税税率。包括电动汽车、锂电池、半导体、钢铝等产品,可以说精准打击中国新质生产力。

作为美国印太供应链小圈子成员的印度,高兴或不言而喻。美国推进友岸供应链的福利会落在印度?

不过,印度可能不能太过高兴,印度的问题在于基础设施太差,已经很大制约印度出口贸易。莫迪政府表示,印度与伊朗5月13日签署了一份为期10年的合同,开发和运营伊朗南部的恰巴哈尔港,增强与中东国家的战略关系。

这是印度首次获得海外港口的管理权。印度拟利用印度-伊朗联盟,建构经营阿富汗与中亚的贸易通道,并将其作为南北运输走廊的入口。

不过,印度还没高兴一天,据英国BBC在5月14日报道,就印度与伊朗签署合同数小时后就收到美国政府警告,考虑与伊朗进行商业交易的任何国家都可能受到美国制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usiness Standard)

5月14日,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帕特尔在被问及该协议时表示,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仍然有效,华盛顿将继续执行这些制裁。“考虑与伊朗进行商业交易的任何实体与个人,都需要意识到自己面临的潜在风险,以及潜在的制裁风险。”

美国政府警告,对莫迪政府来说是当头一棒,不过雄心已起的莫迪似乎不会为此退缩。

近日,莫迪接受美国杂志《新闻周刊》等媒体采访中,评论了印度与中国作为制造业中心的竞争。据报道,最近,苹果、波音、特斯拉等全球巨头一直在寻求在印度设厂或增加印度采购。

莫迪对此表示:“印度作为民主政体和全球经济增长引擎,对于那些寻求供应链多元化的国家来说是一个自然的选择。”

随着美国不断加压,各路制造业巨头时而显示出从中国“转链”的迹象,莫迪执政期间也不断强调“印度制造”,野心勃勃地试图取代中国,成为新一代的“世界工厂”。

印度真的能够成为“中国+1”吗?在美国不断对中国进行围追堵截的手机、汽车供应链上,印度能“截胡”成功吗?《掌链》为您分析。

一、苹果“去中国化”,印度捡到多少肥肉?

为了向中国施压,美国不断推进“友岸外包”,而印度,就是拜登政府进行技术制造供应链转移的主要承接地。

总部位于伦敦的英国法托姆咨询公司数据显示,印度对美国的电子产品出口从 2021年11月的2.51%上升至2023年11月的7.65%。在英国,这一比例从 4.79% 上升至 10%。

手机供应链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在智能手机制造领域,莫迪雄心勃勃,他的目标是通过吸引苹果、富士康和三星等公司进入印度来促进经济和创造就业机会。

英国《金融时报》去年12月报道,苹果公司告诉其零部件供应商,它将从印度工厂为其即将推出的 iPhone 16采购电池。自2016年苹果CEO库克拜访印度总理莫迪以来,苹果一直在考虑扩大在印度的业务。

在2016年的会晤中,库克和莫迪讨论了苹果在印度制造和零售的潜力。六年后,2023年,库克再次访问印度,并开设了两家苹果自营零售店。

随着苹果寻求将供应链从中国转链,印度可能成为大赢家。2023年1月份,印度商务部长表示苹果正在印度生产最新款iPhone 14,目标是产量占其iPhone生产总量的25% 。

苹果公司主要制造合作伙伴富士康负责大部分iPhone 的组装工作,富士康也在印度扩张。据CNBC去年3月报道,富士康在班加罗尔建设了一座价值7亿美元的iPhone零部件工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库克访问印度(图源:CNBC)

The Economic Times今年2月报道,苹果公司至少7%的iPhone是通过其合同制造商富士康科技集团和和硕公司在印度生产的。

来自英国的经济学家安德鲁·哈里斯在今年初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印度电子产品出口的增长“可能是富士康增加在印度投资的结果”。

印度在手机制造领域不断上升的市场份额提振了莫迪带领印度成为“中国+1”的信心,莫迪不断宣传,“印度制造”计划是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出口以及通过减少进口需求使经济更加自力更生的一种方式。

但印度真的能成为“中国+1”吗?

根据莫迪的目标,印度要争取到2029年占全球电子制造业的25%,但据印度媒体The Hindu今年2月报道,官方文件显示,尽管苹果、富士康最近都提高了产量,但印度的份额目前仅为4%。

苹果和其他公司的立法者和游说团体认为,印度的高关税阻碍了企业进驻印度,而越南、泰国和墨西哥等国通过降低零部件关税,在手机出口方面取得了领先地位。目前,印度仍对充电器、部分电路板和组装好的手机等零部件征收 20% 的税。

据印度媒体The Hindu今年2月报道,美国大使埃里克·加塞蒂表示,由于关税,外国投资没有以应有的速度流入印度,而是流向越南等国家。“如果你对投入征税……你就没有保护市场。印度在做的,就是限制市场。”

“关税正在成为一个障碍,”印度IT部长在演讲中表示。“我们需要改变关税政策以适应我们的新雄心。

二、美国打击中国电车后,印度汽车有戏么?

2023年6月,莫迪对白宫进行国事访问,在美国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莫迪表示:“当印度和美国在半导体和关键矿产领域合作时,有助于供应链更加多样化、有弹性和可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CNBC)

在访问完白宫后,莫迪还会见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并表示他正在推动特斯拉在印度进行重大投资。马斯克在与莫迪会面后也立即对媒体表示:“我们在尝试找出正确的时机,我对特斯拉将进入印度充满信心。”

在谈到电动汽车供应链时,莫迪强调了印度在该领域的发展潜力和政府的支持力度。他表示,印度将致力于打造一个强大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并吸引全球投资。

为了在全国大选之前吸引特斯拉等国际企业,莫迪政府于今年3 月份宣布了一项特殊的电动汽车政策,承诺如果汽车制造商在三年内投资至少5亿美元并在印度国内设立工厂,任何售价35,000美元起的进口电动汽车将在五年内享受15%的减税。

印度工业部长表示,在政府削减电动汽车进口关税后,特斯拉现在正在制定其对印度的投资计划。

目前,该政策似乎已经拥有两家全球接受者——英国的捷豹路虎和越南的Vinfast——据报道甚至可能促使福特回归。

据彭博社今年4月报道,越南汽车制造商 VinFast 最近在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电动汽车制造工厂破土动工。

今年2月,The Hindu Business Line报道,美国汽车巨头福特正在努力重返印度市场,重点是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据消息人士透露,该公司可能会使用其位于金奈的制造工厂来生产这些汽车。

两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称,印度塔塔汽车公司计划根据这项新的政策进口捷豹路虎(JLR)豪华电动汽车,还计划在南部泰米尔纳德邦投资1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工厂。据报道,塔塔汽车公司已经与汽车行业代表会面,开始敲定该政策的框架。

丰田汽车、大众、宝马、梅赛德斯、现代汽车、马鲁蒂铃木、Mahindra and Mahindra、越南Vinfast等参加了会议。特斯拉代表也在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Fortune India

据Business Standard今年4月份报道,莫迪的目标是,把电动汽车在印度的使用率提高到30%。

印度工业和内贸促进部部长拉杰什·库马尔·辛格今年4月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我们预计到 2030 年,四轮电动汽车的普及率将至少达到 10%。” “我的观点是,如果我们让这些制造工厂投入运行,再加上电池基础设施的建设,到 2030 年,这一比例应该会接近 15%,之后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然而,莫迪的野心遇上了很大的现实阻力。

印度的确是继美国和中国之后的第三大汽车市场,但其规模仅为中国的五分之一。对于电动汽车来说,这一差距进一步扩大——中国去年注册了 800 万辆电动乘用车,占全球市场的60%。与此同时,印度销量为90,000辆。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报道,全球公司的投资可能会刺激印度转向电动汽车,但电动汽车仅占印度去年乘用车销量的 2.3%。

迄今为止,印度的电动乘用车市场主要是由价格便宜得多的电动踏板车推动的。消费者不愿购买电动汽车,因为它们价格昂贵且充电基础设施有限。

三、莫迪长远布局:力推国家物流体系

长期以来,物流都是印度经济发展的“痛点”。由于印度的物流成本远高于其他发达经济体,莫迪于2022年9月17日启动了国家物流政策 (NLP),旨在通过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效率来加强印度的供应链。

莫迪在讲话中表示,国家物流政策的推出是印度履行发达国家“PLI”目标的重要一步,并指出,在已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的印度,情况正在迅速变化:

“今天的印度在提出任何政策之前都先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政策才能成功实施。国家物流政策并非凭空而来,背后有8年的努力。有政策变化、重大决策,如果我谈论我自己,这背后有我22年的治理经验”,莫迪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ribune India)

莫迪表示,“印度制造和印度自力更生的呼声随处可见。印度正在制定宏伟的出口目标,并且正在实现这些目标。印度正在崛起为制造业中心的观念正在世界人心中稳定下来。”

莫迪重申,萨加马拉、巴拉特马拉等计划加快了专用货运走廊的工作,以改善系统基础设施发展的物流连通性。莫迪指出,印度港口总运力显着增加,集装箱船平均周转时间从44小时下降到26小时。为促进出口,建设了40个航空货运站。30个机场已提供冷藏设施。该国即将建立 35 个多式联运枢纽。

莫迪补充说:“通过水路,我们可以进行生态友好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运输,因为我们也正在建设许多新的水路。”

莫迪强调,需要采用技术来加强物流部门,并表示政府已致力于通过 e-sanchit 实现无纸化进出口贸易流程、海关不公开评估、电子运单规定、FASTag 等举措,大大提高了物流行业的效率。他还强调了商品及服务税等统一税收制度对于解决物流业问题的重要性,还有正在制定政策促进无人机在物流领域的使用。

“只有在做了这么多之后,我们才制定了国家物流政策,”莫迪解释道。“从 13% 到 14% 的物流成本,我们都应该致力于尽快将其降至个位数。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我们要有全球竞争力,这就是一个必须的成果”,莫迪强调。

参考资料:
  • The Economic Times: India slowly taking export market share from China, study shows
  • CNBC: Why India is so important to Apple
  • The Hindu: India fears losing out to China in smartphone exports race
  • Bloomberg: India Lowers Import Tax on EVs to Lure Players Like Tesla
  • The Hindu Business Line:Tata explores Jaguar Land Rover EV imports, considers TN plant for JLR cars
  • Business Standard:Zero electricity bill, surplus power': PM Modi's goals for Viksit Bharat
  • www.narendramodi.in: PM launches National Logistics Policy

编辑: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