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8日,环视时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隋鑫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26日签署总统令,“给予包括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美国前防务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在内的70多名外国人俄罗斯国籍”。

该报道一出,立即引发了强烈的舆论关注。

爱德华·斯诺登是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尽管“斯诺登事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但它造成的影响至今仍在继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美国最大泄密者,斯诺登曾曝光美国政府以“情报收集”、“维护国家安全”、“打击恐怖主义”为由在全世界范围开展大规模网络攻击和监听活动的真相,直指美国政府给国际社会的网络安全带来强势威胁。

斯诺登也因此惹怒了美国政府,成为美国头号间谍通缉犯,开始了他的极限逃亡之路。

有媒体称斯诺登曾在中国香港短暂停留,后逃到俄罗斯寻求庇护,他的转移过程让人哭笑不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平民窟”的名人

2013年6月10日深夜,在香港避难的44岁斯里兰卡难民阿吉特受到了他的移民律师的传唤。

后者要他贴身保护一位“很有名”的美国男子,并在之后根据通知将其秘密转移。

阿吉特曾是斯里兰卡的一名军人,多年的军旅生涯锻炼了他的直觉和观察力。在香港九龙尖沙咀的“联合国公寓”外见到律师所说的这位“很有名”的美国男子的时候,阿吉特注意到他在夜色的遮掩中依旧难掩紧张的神色,判断他很可能是一个美国逃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吉特并不抵触给予他帮助。相反,后来成功完成转移任务、在香港香港坚尼地城接受《全国邮报》记者采访时,阿吉特说出了自己的内心想法:“我很高兴帮助他。这位名人也是一个难民,和我一样。”

阿吉特帮助的这位“名人”就是时年29岁的爱德华·斯诺登。他是在2013年5月20日搭乘飞机从美国夏威夷飞抵中国香港。

与他一同抵达的还有他的一个黑色行李箱、一个装着四台电脑的笔记本电脑包,里面装有美国政府的最高机密。

而他沦为难民,正是因为他泄露了这些机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开美国“棱镜计划”

斯诺登为何能够接触到美国的最高机密?这和他此前的工作有关。

事实上,在离开夏威夷之前,斯诺登虽属于外包公司的雇员,任职地却是在美国国家安全局,作为其内设机构的系统管理员,近距离接触到一些深层次的机密。

斯诺登有此“机遇”,和他的家庭背景有关,也与他出色的能力有关。

斯诺登的父母都是公职人员。父亲是美国海岸警备队的官员,母亲则是地方法院的办事员。受父母影响,也在良好的家庭经济的支持下,斯诺登早早就培养了计算机兴趣和技能,并梦想加入美国陆军,成为特种部队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诺登的参军梦曾在2004年得到了短暂实现。之所以说是“短暂”,是因为2004年,21岁的斯诺登虽然如愿通过考核,成了美国陆军的一名新兵,却很快在之后的新兵训练中负伤,因摔断了双腿不得不退役回家休养。

那时的斯诺登有些气馁,却因为仍对美国政府存有很大的滤镜,一直盼望着能够重新找到机会继续为其服务。

这种情况下,2016年他凭借出色的计算机技能,通过一个外包公司拿到了美国国家安全局内设机构系统管理员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者堪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秘密监视组织,斯诺登也是身入其中,才逐渐知道了美国的“棱镜”监控项目,自此对美国政府失望,并一直在找寻机会公开这一秘密,揭开美国政府丑恶的嘴脸。

美国“棱镜计划”其实是一项从小布什时期就开始的秘密监听计划,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是具体的执行机构,他们直接从美国的互联网公司中挖掘数据并且监听各国,肆无忌惮地监控每个人的隐私,其他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更是其重点监听的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诺登认为美国政府的这一行为摧毁了隐私自由,摧毁了互联网自由,也摧毁了世界各地民众的基本自由。

作为一个曾被动参与其中的人,他感到内心不安,希望能够作为互联网安全领域的“吹哨人”为自己“赎罪”,好重新找回内心的安宁。

斯诺登很清楚,美国政府决定不会容忍他这个“吹哨人”的存在。要知道,美国“棱镜计划”被公开之后,美国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不仅原先与美国敌对的国家会发起对其的大肆批评,就是西方阵营自身也会产生不小的裂痕,这将给自老布什起营造的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者地位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为清醒地知道了“泄密”的严重后果,斯诺登没有选择直接在美国公开这个秘密。

2013年5月20日他前往中国香港并聘请两位外籍律师,在其建议下拜访联合国下属办事处,申请了难民身份,正是为了之后的泄密做准备,也是为了尽最大可能地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避免被引渡回美国。

果然,2013年6月,斯诺登揭开美国政府最高机密之后,他立即被美国政府确定为“叛国者”,不仅被注销了美国护照,还成了美国头号通缉犯,迎来了美国政府的追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吉特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贴身保护斯诺登。斯诺登乔装打扮,经两位律师建议减少公开行动,藏身于香港拥挤、贫穷的边缘地带。

4个人同住在不到14平方米的房间里,取下常用手机的电池,只用一次性手机打电话并频繁更换SIM卡。在无法面对面相聚时,他们往往通过复杂的计算机加密程序进行交流。

在香港的日子里,斯诺登从不冒险出门。只有在夜色降临之后,在收留他的难民家庭的掩护之下,斯诺登偶尔才会因实际需要而外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逃至俄罗斯

躲在香港“贫民窟”里并非长久之计。斯诺登一直在找寻一个安全的栖身之地。

然而,当时还没有国家明确表示要为斯诺登提供庇护,斯诺登左思右想,继中国香港之后,决定将俄罗斯莫斯科确定为自己逃亡之路的第二站。

2013年6月23日上午10点55分左右,斯诺登经人帮助,避开美国特工的追踪,在任何人都没有察觉之前登上了俄航SU213航班,飞往了俄罗斯莫斯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斯诺登此行并不能保密太久。甚至在他还没有抵达莫斯科机场之前,包括美国在内,多个国家的媒体就已经掌握了他的行踪。

这也是斯诺登早有预料的。在律师的建议下,他不仅买了从中国香港到俄罗斯莫斯科的机票,还购买了一张从俄罗斯莫斯科飞往古巴哈瓦那的机票。

不少媒体猜测斯诺登这是玩了一招“金蝉脱壳”,他的最终目的地不是莫斯科而是距离古巴不远的委内瑞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斯诺登的美国护照早已被注销,其手上目前持有的只有一本旅行护照,是一个名叫“全球服务管理局”的非政府组织为其签发的。

理论上,凭借此护照,斯诺登可以前往他想去的任何国家,也因此这本护照在民间被称为“世界公民护照”。

但实际上,真正接受该护照的国家并不多,俄罗斯、古巴就不在其中。反而是毛里塔尼亚、坦桑尼亚、多哥和厄瓜多尔等6国明确接受该护照,委内瑞拉虽然没有在法律上承认它,但1995年及1996年该国海关都曾在该护照上盖章,这也意味着委内瑞拉“事实上”接受该护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多国媒体分析斯诺登的下一步动向时,斯诺登已经飞抵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过境区。

因为俄罗斯没有明确要为斯诺登提供庇护,后者也没有俄罗斯签证,所以他只能滞留在莫斯科机场,只是一直“神秘隐身”。

许多人都以为斯诺登会在几天后登上飞往古巴的飞机,但实际上,斯诺登并没有出现在当天的航班上。

他选择继续滞留莫斯科机场,一直到一个多月后,8月1日,他得到俄罗斯政府签发的一年居留许可,他才终于离开了莫斯科机场,进入俄罗斯境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斯诺登从香港离开之后,就已经将莫斯科确定为他的安身之地,从未想过离开。他耍了那么多的“花招”,不过是为了迷惑美国政府。

后来的事实也表明,斯诺登选择莫斯科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俄罗斯方面虽最早只愿意授予他一年的居留许可,但到期后,斯诺登又接连两次得到了3年的居留许可,一直到2022年9月,经俄罗斯总统普京签发,他获得了俄罗斯国籍,有了在莫斯科的永久居留权。

参考文献:

中国新闻网 2013年7月11日 斯诺登获“世界护照”媒体盘点5大逃亡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丰,赵华,刘洋,等. “斯诺登事件”研究综述及启示 [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24, (02): 40-50.

李明海,杨涵,李昊洋. 关于“斯诺登事件”对国际关系影响的思考 [J]. 中国信息安全, 2023, (06): 74-76.

隋鑫,柳玉鹏,袁自迩. 斯诺登入籍俄罗斯引多方关注[N]. 环球时报, 2022-09-28 (004). DOI:10.28378/n.cnki.nhqsb.2022.008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