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拜登对总统之位的角逐在本质上是他们身后的共和党与民主党两大政治势力的博弈。尽管共和党与民主党是一种博弈关系,然而两党的本质利益是一致的。无论特朗普和拜登谁会成为下届美国总统,甚至可能是另外某个人成为美国总统,但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新当选的美国总统一定是以捍卫美国利益为己任的。所以要指望中美关系会因为美国国内的大选发生什么实质性的变化是不现实的。如果说特朗普所在的共和党反华,那么拜登所在的民主党恐怕也未必见得就会与我国友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看现在民主党天天声讨特朗普,但其实他们声讨的是特朗普在美国国内防疫工作上的不作为,他们可没声讨过特朗普甩锅给中国的行为。民主党声讨特朗普就是为了取代共和党成为执政党,至于是否改变美国目前的对外政策归根结底是由美国的国家利益所决定的,这不会因为谁成为美国总统就会有所改变。美国为什么要打压中国呢?这绝不是因为特朗普的个人原因,而是美国的国家利益所使然。事实上如今的中美关系早已不同于上个世纪的状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冷战时期美国为集中力量对付作为主要战略对手的苏联还愿意向我们释放一些“善意”。自从上个世纪末以来美国的对华政策已在不断调整,而这种调整的整体趋势是逐渐趋于强硬的。上世纪90年代中美关系从利益攸关方悄然演变成为竞争对象,进入新世纪后美国更是将中国视为自己的全球战略对手。作为世界霸主的美国最忌惮的就是别国对其霸权构成挑战:80年代美国同时打垮了在政治军事领域对其构成挑战的苏联和在经济领域对其构成挑战的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苏联军力虽强,但在经济领域乏善可陈;日本经济虽强,却没多少政治军事影响力。如今的中国俨然就是当年苏联和日本的合体版,那么美国面对这样一个新兴大国会是什么态度呢?所以美国打压中国是由其国家利益决定的,这不是换了谁当总统就能解决的问题。无论共和党执政或是民主党执政都不会使中美关系出现本质性的变化,但民主党在对华战略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手段上是存在区别的。如果说拜登当选美国总统会使中美关系出现变化就该反映在这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朗普在处理国际外交事务时展现的是商人的贪婪本性;相比之下作为典型的建制派政治精英的拜登可能会在场面上保持一定的”风度“。我们知道特朗普所谓的“美国优先”原则在国际上的形象是相当糟糕的。我们通常所说的中美贸易摩擦其实并非单纯只是中美之间的问题:事实上特朗普政府不只是在和我国在谈贸易关税,而是要求美国的主要贸易国都重新谈关税问题。钢铝关税问题引发了美国与加拿大、日本、土耳其及欧盟成员国等传统盟友的一系列纠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本次新冠疫情期间特朗普政府更是把“美国优先”原则表现得淋漓尽致:疫情期间隔美国岸观火的态度引起包括美国朋友的普遍不满,美国的全球盟友体系因此面临瓦解的风险。事实上目前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已出现了一些下降趋势:4月28日韩国拒绝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军费分担方案。同一天日本要求驻日美军向日方汇报信息,同时禁止驻日美军与日本人接触。两天后加拿大《国家邮报》要求美国就美国疫情传入加拿大一事进行道歉赔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拜登当选美国总统毫无疑问在本质上仍是要维护美国利益的,所以他依然会坚持美国优先的原则,但他不会公开喊“美国优先”的口号,在具体的操作手段上也为表现得更为圆滑。具体到对华战略而言:共和党一贯是比较强势的,而民主党则显得相对圆滑一些,但在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当年共和党的小布什一上台就迫不及待在亚太地区展示军事实力。民主党的奥巴马做得相对隐蔽一些:他没采取公开炫耀武力的方式,而是通过与澳大利亚、印度等亚太国家的关系推动“重返亚太”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拜登成为美国总统,那么他很可能会重拾当年奥巴马的对华策略:在公开层面可能会提出要维护中美友好关系,与此同时会着力与日、韩、澳、印等国构建一个亚太版的“北约”组织。民主党执政的美国可能不会像如今的特朗普政府一样公开和中国打贸易战,但可能会在意识形态上利用“民主和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总之拜登的对华战略在本质上不会和特朗普有什么区别,但拜登在具体和中国打交道时可能会使用更为圆滑隐蔽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