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三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官网公布。本次规划研究范围为三亚市域。规划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远期目标年为203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新范围

综合更新范围。对使用功能等明显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片区实施综合更新。对于综合更新片区,按照先易后难、近远结合的方式分期分步有序实施。

微更新范围。对街巷肌理较好、能体现三亚传统生活形态风貌或建成年代较新的区域实施微更新。对于微更新片区,确定实施主体后,根据业主需求制定相应的微更新实施方案并开展实施。

更新方向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实施导向,按照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结构差异化明确更新方向,以中央商务区和抱坡片区为带动,打造面向三亚经济圈的区域综合服务中心;

三亚河、临春河周边的两河四岸片区减量发展并提升滨水区域环境质量,实现老城片区人居环境和谐共荣;

岭新、榆红、妙林等片区通过城市更新推动北部腹地发展建设,吸引人口,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城市系统更新提升

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民生保障,通过优化居住空间、织补蓝绿网络、补足民生设施、构建交通网络、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城市设计六项系统更新策略,推动城市人居环境、功能布局和产业效能全面提升。

一、优化居住空间,引导人口密度合理分布

针对现状城中村、老城区中人口密度大、居住环境差等问题,通过改善自建房片区人居环境、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提高外围组团住房供给能力三大策略,推进居住空间的合理分布,改善老城片区的居住环境,外围组团多渠道增加居住空间供给,营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

二、织补蓝绿网络,提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

针对现状公园绿地分布集中、覆盖有盲区,绿道建设未成体系等问题,通过大型公园、城市绿道的建设,完善城区蓝绿空间网络体系;通过“见缝插针”等形式增绿补绿,补足老城片区公共空间覆盖盲区;通过老城片区三维立体绿化、增加城市凉爽点等措施,全力推进三亚“清凉城市”建设。

三、立足民生保障,补足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针对现状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质低、量缺、空间不足,养老、托幼短板极为突出的问题,根据居住用地布局,高标准配备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在老城片区通过存量资源的挖潜,建设复合化的公共服务设施。

四、加密交通网络,打造高效便捷出行环境

针对现状城市道路网体系不完善、断头路多,城市次、支路网微循环不畅等问题,通过优化道路网体系,打通断头路、改善交通拥堵点、加快城市“毛细血管”道路建设,优化老城区等建设密集片区的道路断面形式,营造高品质出行环境。

五、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城市韧性安全保障

针对现状基础设施不完善、内涝积水问题严重、电线露天乱拉等问题,通过城市更新完善市政供给体系,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快雨污分流改造,加强防洪排涝能力,多手段解决内涝易发区安全隐患,增强城市安全保障能力;统筹垃圾清运体系,强化卫生治理能力。

六、强化文脉传承,彰显山海河城特色风貌

针对城市风貌特色不显、不同片区风貌品质差距显著等问题,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相结合,延续城市山水格局和街巷风貌;落实总体城市设计中的重点管控要求,优化设计,彰显“山-海-河-城”特色形象,协调城市风貌。

城市更新片区

以城市更新资源为基础,综合国土空间规划详规单元边界、社区行政管理边界、山体河流等自然边界和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边界划定19个城市更新片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新时序

按照先易后难、近远结合的方式分期分步推进城市更新。近期指十四五期间统筹推进的更新内容,一般为优先承接重大战略、更新可行性较高或现状安全隐患问题较为严重的片区应先行推进。远期指至2035年逐步推进的更新内容,以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目标,有序推进更新片区的实施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三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编辑:王 婧

审核:向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