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乱世出英雄,但出得更多的还是枭雄,回顾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战乱时期人才辈出,一个是隋唐时期,另一个就是三国时期,以至于这两个时期的历史被后人编撰成为演义,最为经典的就是《三国演义》,在尊重历史发展轨迹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把这些枭雄们刻画成为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甚至让人们相信,真实的历史上他们就是这样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了刘备的仁义、诸葛亮的多智、关羽、张飞、赵云的勇猛,可以说罗贯中是站在蜀汉的角度上创作的这部书,让后世之人看待历史的角度也都倾向于蜀汉,只可惜罗贯中改变不了历史的结果,当关羽被杀后所有人都感到可惜,却不知道,有一位比庞统还让人惋惜的蜀汉奇才,他若能一直追随刘备,关羽就不会死,那么他是谁呢?

关羽自大,殒命荆州

关羽什么都好,也不能被后世之人尊为“武圣”,他可以说是武功盖世的英雄人物,也可以说是忠肝义胆的手足兄弟,只可惜人无完人,关羽也不例外,他战无不胜的沙场经验,再加上与刘备皇叔是结拜兄弟,他是个目中无人的主。这也不怪人家骄傲,也确实有骄傲的资本,只是他这个自大的缺点也成为了他的致命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备好不容易把荆州骗到手,之后继续开展自己的建国大业,由于荆州是要塞之地,只能派可靠之人镇守,关羽成为了镇守荆州的唯一人选。关羽也没有辜负刘皇叔的期望,镇守荆州时威震四方,不但坚守荆州,而且还有诸多的枭雄慕名而来,壮大了蜀汉的队伍。蜀汉此时前景一片大好,只是关羽在最关键的时刻得罪了一位不该得罪的人,那就是孙权。

孙权见关羽势大,一心想要与其联姻,结果被关羽骂了个狗血喷头,孙权再怎么样也是一国之主,受此奚落自然对关羽生了杀念。汉吴联盟的友谊小船说翻就翻,于是在孙权与吕蒙的谋划下,自大的关羽被吕蒙的手下斩了首级,这对蜀汉来讲是莫大的损失。殊不知,有位奇才如果一直追随刘备的话,关羽就不会死,蜀汉也不会自此坠入落寞。

年少轻狂,弃武求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题还得从东汉末年说起,那时候董卓霸权,汉室皇帝完全成为了傀儡,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小混混。素日里讲的是江湖义气,喜欢打打杀杀,还结交了不少的江湖好汉,谁没有过年少轻狂,这个小混混为了快意恩仇曾有命案在身,后来在江湖朋友的帮助下才得以逃生,经过死里逃生的劫数之后,他的人生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就是弃武求学。

他认为,拥有武艺只能图一时之快,最终的权力还是掌握在运筹帷幄之人的手里,显然仅有孔武之力是没用的,还得拥有大智慧,而拥有大智慧就必须要潜心学习。于是这个小混混偃旗息鼓一心向学,这一学就是十三年,从一个小混混摇身一变成为了智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隐世期间,天下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董卓被三姓家奴吕布杀死,吕布也没有善终,像公孙瓒、孙坚、袁绍、袁术这样的枭雄纷纷落马,最后有三大势力浮出水面,那就是曹操、刘备与孙权。而此时他则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庞德公和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庞统等高人皆是朋友,而他这位智者就是徐庶。

效力皇叔,被逼投曹

徐庶出山时对天下也进行了评估,曹操手下人才济济,他若投奔自然不会受到太大的重视;孙权那里则有周瑜、鲁肃这样的谋臣,而且还有人称“凤雏”的庞统为其助力,他若去了必定会被小心眼的周瑜打压;再看刘备这个以德服人的名主身边得力武将倒是不少,却没有能够运筹帷幄的谋臣,于是徐庶决定效力刘皇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庶的到来让求贤若渴的刘皇叔感动不已,自然是好生对待,徐庶也为其出谋划策,甚至为他举荐了诸葛亮,并且示意需要刘备亲自去请才可以,刘备对徐庶的话言听计从,至于得到诸葛亮之后的一系列事件自然不用多说,总之有了诸葛亮与徐庶这两大谋臣,再加上后来庞统加入到蜀汉大军,刘备的智囊团就此强悍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