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大兴区政府、饶议科学

编辑整理:双一流高教

5月15日,北京大兴区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一则征地预公告,本次拟征收土地用地符合大兴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拟用于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校本部)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2021年《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持续疏解中心城区部分教育功能”、“努力实现‘区区有高校’的目标”以来,首都医科大学积极响应,全力推进新校区建设。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新校区建设,将学校位于中心城区教育科研功能全部迁出,能够更好地服务保障首都核心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 首都医科大学目前设右安 门 、顺 义、和平 里、花乡、东四十条等五处校区,其中 4 个位于中心城区, 主校区位于丰台区南二环外。 2023 年 10 月,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校本部)正式开工。

新校区选址于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北扩区,校本部土地面积共计约1100亩。 学校将全力推进北侧地块于2024年5月全面开工,争取于2027年底全面竣工,计划2028年投入使用。 此前,北京市发改委正式批复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校本部) 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新校区建成后,首都医科大学将腾退现有五个校区,整体搬迁至新校区,实现“一校一址'办学。

2023年10月29日,首都医科大学校本部新校区开工,饶议科学发文《新中国建立的最好的医学院》,全文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谢大家参加今天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的开工典礼。

六十三年前,顺应北京发展的需求,北京市成立了北京第二医学院。从蓝靛厂一栋简易建筑开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体首医师生员工和医务人员的艰苦奋斗,首医不仅为北京市民的基础医疗需求培养了大批医生,而且通过附属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支撑了北京从一个相对较小的城市发展成为国际大都会。首医的毕业生也在北京的医院和京外的医院为全国人民提供了医疗服务。首医在满足基本教学和医疗的基础上,还发展了科学研究。

六十三年来,首医几代师生员工和医务人员前赴后继,使首医不仅超过有些国外参与的中国医学院、而且超过很多1949年之前建立的医学院,成为新中国建立的最好的医学院

首医的成功,是新中国在高等教育、医疗服务、科学研究诸方面的一个范例。

近年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决定推动首医进一步发展。在北京市多个委办局和大兴区的鼎力支持下,建立由新校园、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研究型医院三位一体组成的新首医,密切融合医教研产,努力迈向国际一流研究型医科大学。

我们首都医科大学将不负市委市政府领导交给的重任,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有关委办局和大兴区的支持下,为北京和中国的高等教育,为北京市民、中国人民和人类的医疗质量,为北京和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做出最大的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