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伯今年65岁了。他和老伴儿在农村老家生活了一辈子,过着普通而朴实的日子。可是去年,他的妻子因病去世,张大伯一个人在家里过得很不习惯。

张大伯有一个独生子张小明,今年38岁,在城里工作已经结婚生子。张小明听说了张大伯的处境,就主动提出让他搬到城里和自己一家人住在一起。

"爸,您一个人在家肯定会很辛苦。不如搬到我们这里来吧,我们家有个5岁的小孙子,正需要有人照看。您每个月负责照顾小孙子和奶奶,我给您发7000元钱作为报酬,怎么样?"张小明这样建议道。

张大伯考虑再三,决定搬到儿子家里住。搬家那天,张小明和儿媳李晓红开着车来接张大伯。他们一家人租住在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里,环境还算宽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大伯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妥当,开始了新的生活。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照顾5岁的小孙子和70多岁的老人家。老人家身体硬朗,能自理生活,而小孙子则需要人照看饮食起居。

"爷爷,我不想上学啦,我要在家里陪您玩!"小孙子撒娇地抱着张大伯的腿。

张大伯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说:"好啦好啦,乖孙子快去上学吧,中午爷爷给你做好吃的。"

一开始的几个月,一切都很顺利。可是后来,儿媳李晓红开始对张大伯的工作指手画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天中午,张大伯正在厨房里给孩子做饭,儿媳李晓红就站在一旁说:"你干嘛又把盐放这么多?孩子吃不了这么咸的饭菜!你到底有没有在听我说话?"

张大伯有些恼火,反驳道:"我做这么多年饭了,怎么就不会做了?你天天挑剔我,是不是嫌我这个钱赚得太容易了?"

"那你自己试试看!孩子从来没吃过你做的可口的饭!"儿媳李晓红冷冷地说。

张大伯忍无可忍,把锅里的饭菜全部扬到地上,对儿媳吼道:"行,以后你自己做,我才不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时,张小明赶紧从外面跑了进来,连忙劝架。可是张大伯根本没有理会他,气冲冲地把行李箱拖了出来,开始往里面胡乱塞东西。

张小明看见父亲动怒的样子,连忙上前拉住他的手,哀求道:"爸,你别生气啊。妈就是急性子一点,你也知道的。你要是真的走了,谁来照顾小明和奶奶啊?咱们好好商量商量。"

张大伯狠狠地甩开儿子的手,冷冷地说:"你们看不起我,我在这里也是件羞愧的事!我现在就走,你们自己的事自己看着办吧!"

张小明见劝不住父亲,只好央求妻子李晓红出面道歉。可儿媳却理直气壮地反驳说,都是张大伯的问题,她没做错什么。最后谁也不愿意先让步,三个人陷入了僵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开始反省自己的错误。大家都意识到,其实这种家庭矛盾在三代同堂的家庭里并不罕见。老一辈的观念太过陈旧,而年轻人又希望老年人跟上时代;可是老年人也有自己根深蒂固的生活习惯和做事方式,很难完全改变。如何平衡这种矛盾,需要互相体谅和尊重。

"爸,我知道您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但是有些习惯确实不太卫生,会影响到孩子。我只是希望您能改正一些做事方式,这样对大家都好。"张小明诚恳地说。

张大伯点点头,说:"我明白了,以后我会注意一些,不过你们也要尊重我的一些习惯,不能勉强我去改变。"

"那是当然,我们一定会尊重您的。"李晓红连连点头,语气也温和了许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三代人终于化解了这次矛盾,大家都从中学到了宝贵的经验。年轻人要尊重老年人的习惯,老年人也要虚心接受年轻人的建议。只有大家放下偏见,用平和的心态沟通,家庭才能和睦相处。一味固步自封或者勉强改变,都会带来新的矛盾。

从那以后,张大伯在做事时会多加小心,尽量避免一些不卫生的习惯。儿子和儿媳也学会了用更温和的方式提出建议,而不是直接指责。就这样,一家人的相处氛围变得更加融洽,大家其乐融融。

小孙子最高兴了,他开心地说:"爷爷以后都不会走了,我们一直在一起住就好啦!"

张大伯摸着孙子的头,笑着说:"是啊,爷爷以后哪儿也不去了,就陪着你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尽管偶尔还是会有一些小矛盾,但只要大家互相体谅、互相尊重,就一定能化解分歧,维系着这个温馨的大家庭。

时光飞逝,转眼半年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张大伯和儿媳李晓红都在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尽量去理解对方的观点。虽然偶尔还是会有一些小摩擦,但总体来说,家里的氛围比以前和谐多了。

有一天,张小明下班回到家,发现父亲和儿子都不在家,只有妻子李晓红一个人在客厅里看电视。

"爸和小明呢?怎么只有你一个人在家?"张小明好奇地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哦,你爸带着小明去公园里玩了。"李晓红头也不回地说,"你爸最近对孩子越来越上心了,每天放学都会陪着小明玩一会儿再回家。"

张小明笑了笑,他很高兴看到父亲和儿子相处得这么融洽。自从上次那次争吵后,父亲和妻子的关系都有了很大改善。

不久,张大伯就牵着小孙子的手回来了。小孙子兴高采烈地跑到爸爸面前,高兴地说:"爸爸,今天爷爷带我去公园玩,还给我买了冰淇淋吃,太开心了!"

张小明蹲下身,摸了摸儿子的头,问张大伯:"爸,您带着小明出去玩,可没闹什么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能啊,我可把小家伙看顾得好好的。"张大伯笑着说,"以前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太过陈旧了,现在我也跟上时代,学会用新的方式陪伴孩子了。"

李晓红在一旁点点头,由衷地说:"是啊,您最近对孩子的照顾越来越周到了,我看着就放心多了。"

张大伯笑着摆摆手,说:"那是应该的,孩子可是我们一家人的掌上明珠。我这把年纪,最大的心愿就是看着孙子健健康康地长大。"

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其乐融融。晚饭后,张小明特意把爸妈和儿子叫到了客厅,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爸、妈,孩子他妈,我有件事想和你们商量商量。"张小明神色肃穆地说。

"怎么了这么正经?"张大伯好笑地问,"难不成是要给我添个儿媳妇啦?"

"哈哈,当然不是啦。"张小明笑着摇摇头,然后把话锋一转,郑重地说,"我是想问问,你们是否愿意搬到我们现在租的房子里和我们一起住?"

"搬到你们这里住?可是我们现在不是已经住在一起了吗?"张大伯有些疑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意思是,我们现在租的房子太小了,将来小明长大后会越来越局促。所以我打算在市中心买一套大一点的房子,然后咱们全家人都搬到那里去住,你们觉得怎么样?"

张小明的话音刚落,李晓红就热切地说:"太棒了,我们就应该买套大房子,一家人住在一起多有意义啊。"

"那可真是太好了!"张大伯也高兴地拍手叫好,"我就盼着咱们全家人永远团聚在一起呢。小明,你打算买哪一个小区的房子啊?"

"这个嘛,我打算先看看房子,等找到满意的了再告诉你们。"张小明笑着说,"反正以后无论住哪里,我们一家人就住在一起,永远团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听了都纷纷表示赞同,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家人其乐融融,就这样开开心心地计划着未来的生活。

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地流逝,一年接着一年。张大伯看着小孙子一天天长大,内心无比欣慰。他曾经以为自己晚年只能孤零零地独自生活,没想到却过上了三代同堂、有儿有孙的幸福生活。

尽管一家人偶尔还是会有些小矛盾,但只要大家互相体谅、互相尊重,就一定能化解分歧。张大伯觉得,自己这把年纪最大的心愿,就是看着一家人永远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只要家人团结一心,就没有什么困难是跨不过去的。

时光飞逝,转眼间小孙子小明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这几年来,一家人的相处越来越融洽,张大伯也渐渐适应了和儿子一家人同住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天,张小明下班回到家,发现客厅里灯火通明,妻子李晓红和父亲张大伯正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什么。

"怎么了这是?你们在谈什么呢?"张小明好奇地问。

"哦,我们在讨论给小明报什么兴趣班。"李晓红说,"爸说小时候他上过书法班,觉得可以让小明也去学学。"

"书法班啊,那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张小明点点头,"不过我也觉得,除了书法,小明还可以学点其他的,比如绘画、钢琴之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就让小明自己选吧,看他感兴趣学什么。"张大伯说,"反正现在孩子们有这么多选择,我们年轻的时候可想都不敢想。"

说着,张大伯就把小明叫了过来,问他想学什么兴趣班。小明想了想,说他想学武术。

"武术啊,那可是很好!"张大伯高兴地拍手说,"从小学武术,对身体好,也能锻炼意志。我年轻时虽然没机会学,但我一直很羡慕会武术的人。"

"那就报个武术班吧,正好锻炼锻炼身体。"李晓红点头说,"不过除了武术,我也觉得小明可以再学点其他的,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明想了想,说他还想学钢琴。于是,经过一家人的商议,最终决定给小明报了武术班和钢琴班。

从那以后,每周六日都是小明最期待的时候,因为那两天他都要去上兴趣班。武术课上,小明虽然年纪小但学习很努力,老师常常表扬他是个中坚分子。钢琴课上,小明虽然有时会走神,但老师说他天赋不错,只要勤加练习就能做得更好。

有一次周末,张大伯特意去观摩了小明的武术课。看着孙子在老师的指导下扎实地练习着基本功,张大伯内心十分欣慰。上完课后,他主动向老师问好,并表示了对孙子的期望。

"老师,我孙子平时在家里怎么样啊?有没有给您添麻烦?"张大伯笑着问。

"哦,小明是个很好的孩子。"老师赞许地说,"他上课从不闹腾,动作学得又很快,是个中坚分子。您的孙子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位武术健将!"

张大伯听了很是高兴,他拍着小明的肩膀说:"好样的,孙子!你可要继续努力哦,将来一定要成为一位武术大师。"

小明腼腆地笑了笑,点点头说:"我一定会加油的,爷爷放心吧!"

从那以后,张大伯每周都会陪同小明去上武术课。有时他也会主动向老师请教一些武术理论知识,并在家里指导小明练习。渐渐地,小明对爷爷也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

又过了一年,小明升入四年级。有一天,他兴冲冲地跑到爷爷跟前,高兴地说:"爷爷,您猜怎么着?我们学校要举办一场武术比赛,我已经报名参加了!"

"哦?那可真是太棒了!"张大伯高兴地拍手说,"你一定要加油准备,把家传的武术全都施展出来,一定能拿到好名次!"

为了让小明能在比赛中展现最好的一面,张大伯亲自教导他一些高深的武术招式。每天放学后,两人就会在家里的小院里苦练,一个虚心请教,一个耐心指导。

终于,比赛的日子到了。张大伯作为小明的亲人代表,也被邀请到场观摩。当小明一身武术服英姿飒爽地走上擂台时,张大伯的眼睛里闪烁着自豪的神情。

比赛一开始,小明就施展出了一套精彩绝伦的拳法,将现场观众们看得眼花缭乱。每一个动作都刚柔并济、力导自然,可见平日里的苦练有了极大成效。

最终,小明以微弱的分差击败了对手,获得了这次比赛的冠军!张大伯高兴得热泪盈眶,他激动地挥舞着拳头,大声为孙子加油喝彩。小明也朝着爷爷所在的方向骄傲地笑了笑,内心无比自豪。

就这样,在爷爷的悉心指导下,小明慢慢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武术少年。看着孙子在武术道路上一路精进,张大伯觉得自己的晚年生活别有一番意义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