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市杠杆率分析》系列到今天已经是第10篇了。

很多人问,为什么要不厌其烦的研究和整理数据?

推动我们做这件事的动力在于:我们始终认为,了解一座城市的房价水平和上涨潜力,相比感性的认知,冰冷的数据更靠谱。

另外,不知道有多少粉丝是每篇城市分析系列的文章都不落的。

有句话叫“处在人群中,才能认识自己”,放在买房这件事一样适用。——当我们把所有城市的数据摆出来看,才能跳出自己所在的城市认知,去客观的看待自己的位置。

那么,今天要聊的城市,就是集副省级市和计划单列市于一身的青岛。

先亮观点:青岛的楼市,机会一定有,但需要解决一些摆在眼前的问题。

哪些问题呢?

01

问题一、人口拐点来临。

我们先来看一下青岛近四年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

2020年,青岛常住人口1011万人,增长1.84%;

2021年,青岛常住人口1026万人,增长1.49%;

2022年,青岛常住人口1034万人,增长0.83%;

2023年,青岛常住人口1037万人,增长0.28%;

发现了吗?青岛这些年人口虽然一直保持增长,但增长幅度越来越低,去年只增长了0.28%,马上逼近0增长。

按这个势头下去,青岛距离人口下行的拐点不远了。

其实,这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老龄化和出生率问题。

看下面这张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没找到青岛市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数据,但可以从山东省的数据大概看一下趋势。

因为二孩政策的原因,山东的人口出生率在2016年迎来高点,这一年人口出生率达到了15%,之后一路下降,到2021年变成7.4%与人口死亡率在路口相遇。

换句话说,2021年山东的人口就停止自然增长了。

再之后出生率开始拉开和死亡率的距离,“剪刀差”越来越大,意味着出生的人越来越少,死亡的人越来越多,山东的人口正在慢慢流失。

现在山东的出生率已经降到6%的水平,而死亡率超过了8%。

有人可能会说,全国人口都进入拐点了,又不只是山东。还真不是,比如广东,虽然出生率也有所下滑,但远远没到人口下行的拐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广东常住人口出生率依然达到8.12%,死亡率仅5.36%;再加上外来人口流入的助攻,广东的人口一直是正增长。

这也成就了广东经济如火如荼的发展,毕竟任何地方经济的活力一定离不开人。

所以,人口问题是青岛急需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问题二、收入水平有待提高。

根据青岛政府网站数据,青岛2023年全年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56961元。

这个收入是什么水平?全国来看,排在所有城市第25名。

再与GDP同在1.5万亿左右的城市,宁波、无锡、长沙作对比:

——宁波,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71731元,比青岛高26%;

——无锡,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69016元,比青岛高21%;

——长沙,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61240元,比青岛高7.5%;

也就是说,与同级别城市相比,青岛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太低,与自身的GDP不相匹配。

这便是青岛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青岛的经济成果,需要进一步向老百姓的钱包倾斜才行。

问题三、海量库存待消化。

提到青岛的楼市,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内容是什么?

我想,是这座城市巨大的库存,截至4月底青岛的新房库存已经超过16万套,面积达到1900万㎡,去化周期接近30个月。

一句话,青岛的房子太太太多了。

而且这些库存的分布比较分化,总共16万套里,单黄岛区库存就达到了近4万套。

而青岛3-4月份合计新房成交不过1.2万套的样子,按这个速度今年能不能成交8万套要打上一个问号了。目前看,狭义库存维度的新房的去化周期也达到了40个月以上。

以上是新房维度,二手房呢?

本地机构的数据显示,青岛的二手房挂牌量已经超过12万套。

不过青岛的二手房成交很活跃,从最近两周的数据来看,每周平均成交1700余套,创下来历史新高,当然成交高的背后业主降价是主要推动因素。

相比之下,这两周新房成交占二手房成交的一半都不到,按这个态势,估计今年青岛二手房成交套数很有可能会超过新房了。

这也意味着青岛在逐渐转向存量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二手房的高成交热度,青岛的主要库存压力来自新房,那么这个压力什么时候会得到缓解呢?

我们继续观察未来的潜在供应量——房屋新开工面积。

来,看下面这张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的数据我没查到,仅从2022年的数据来看,青岛的住宅施工面积还在创新高!

这说明潜在还未上市的库存还有很多,甚至有机构称青岛的潜在库存+现有库存已经逼近1亿平,这个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青岛潜在库存水平绝对是排在全国前列的。

这么大的供应量,青岛的供求失衡肯定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中产阶层如何配置家庭资产,可以看文章《》

02

青岛这么大的库存,是不是代表青岛的楼市没有机会了呢?

也未必,说一千道一万,库存的消化最终还是要靠实打实的购买力来买单。

所以,我们再从居民存贷款、杠杆率和月供水平分析一下青岛的购买力情况。

第一组数据——存款、贷款。

从央行青岛分行公布的数据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青岛住户款余额是1.28万亿;

2023年,青岛住户款余额是0.84万亿;

通过存款和贷款数据,可以得出青岛市住户家庭的贷存比=0.84÷1.28=0.66

为什么要计算贷存比

因为贷存比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购买力——贷存比越小,代表贷款越少、存款越多,购买力也就越强。

——简单理解,贷存比越小越好。

那么,青岛0.66的贷存比是什么水平呢

本省来看:这个数字略高于省会济南的0.59,不过相差不算太多;

全国来看:这个数字也略高于全国平均值的0.58,相差也不大。

总的来说,青岛的贷存比比较健康。

那么,青岛过往的贷存比是什么水平?这些年的变化趋势又是如何呢?

来,看历史同期数据。

2023年,青岛住户贷款8398亿,住户存款1.28万亿,贷存比为0.66.

2022年,青岛住户贷款7847亿,住户存款1.09万亿,贷存比为0.72.

2021年,青岛住户贷款7677亿,住户存款9028亿,贷存比为0.85.

2020年,青岛住户贷款6645亿,住户存款8031亿,贷存比为0.83.

2019年,青岛住户贷款5692亿,住户存款6755亿,贷存比为0.84.

2018年,青岛住户贷款4790亿,住户存款5914亿,贷存比为0.81.

2017年,青岛住户贷款4057亿,住户存款5394亿,贷存比为0.75

2016年,青岛住户贷款3387亿,住户存款5326亿,贷存比为0.64.

可以发现,早些年随着房地产的火热,青岛的贷存比一直在高歌猛进,到2021年开始掉头向下,这个时间点的节奏和全国基本是同步的。

但和其他城市不一样的在于,青岛的贷存比下降很快!——现在青岛的居民贷存比即将回到2016年的水平,代表青岛人民这两年在拼命攒钱。

也就是说,从购买力层面来说,青岛的蓄力很强劲。

就买房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那就是负债能力。

毕竟,大家伙买房,除了自己出钱,还可以做按揭,也就是加杠杆。那么青岛这座城市未来加杠杆的空间如何呢?

来,继续看——第二组数据:居民杠杆率。

也就是城市住户贷款与城市GDP的占比。

按照2023年青岛住户贷款余额0.84万亿,除以青岛2023年GDP为1.58万亿,青岛的居民杠杆率是53%。

53%是什么水平呢?未来还有空间继续加杠杆吗?

作为对比,广州和深圳的居民杠杆率都在80%以上,最强地级市苏州的居民杠杆率是69%,全国平均水平是63%。

也就是说,青岛这个居民杠杆率水平,非常优秀。

而且,如果只考虑房贷维度的中长期贷款,青岛的居民杠杆率只有44%。

所以,青岛是完全具备继续加杠杆的空间的

再看第三组数据——月供水平:

对按揭贷款来说,通常都是20年或30年,所以要看住户中长期贷款,我查到青岛2023年的住户中长期贷款余额是7009亿。

我们粗略按照平均还款年限20年,等额本息,年利率4.1%,来进行测算:

——青岛每年的偿还房贷的金额是514亿元,占青岛市2023年GDP总额1.58万亿的比例,为3.2%。

这个比例是低于我们之前统计的大部分城市的,我分析可能和青岛人民的贷款意愿较低有关,不管怎样,对比全国其他城市,青岛的月供压力不算大。

也就是说,债务维度看,青岛的贷存比、居民杠杆率水平、月供压力都是良性甚至谈得上优秀的。

不管楼市涨跌,购房者都需要按揭贷款,那么该怎么理解按揭这种负债行为呢,毕竟中产阶层是脆弱的群体,具体可以看文章

03

最后,补充说一下吧。

一、供求

青岛是我们号分析比较多的城市,从供需到土地、从城市规划到居民负债情况我们都有分析!‍‍

之所以分析的多,不是为了卖房子,就是单纯的喜欢这座北方城市!

说实话,青岛真的很美‍‍

我知道,相比济南楼市的红红火火,青岛楼市被大家嘲笑完了!毕竟,考核公务员卖房、最早收购商品房做保障房等等新闻都出自青岛!

也正因为如此,对青岛楼市悲观的看法特别多!‍

但我告诉大家,我们坚定的看好青岛中长期的楼市行情。

原因有几点:‍‍‍

第一点:‍‍‍‍

青岛的大问题只是出在供求关系上,超前供地,以至于供应量太大了——目前住宅的真是去化周期应该在18到36个月之间(各机构数据打架,我们认为超过警戒线)

从现状看,供应量确实是问题!

但从青岛目前目前供地的数据看,青岛已经在减少供地!其实只要青岛“咬牙”缩减供地,在叠加“收购商品房变保障房”的举措,在18个月左右,青岛楼市的供需关系会有质的改变。‍‍‍‍‍‍‍‍‍‍‍‍‍

第二点:‍

青岛不缺购买力!

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关键!因为青岛在下跌行情中,每年新房成交都超过10万套,叠加二手房是一个20万套的市场!‍

所以,这样不缺购买力的城市,一旦楼市供应变成“供需平衡”就会快速攀升!‍‍‍

所以,这是我们坚定看好青岛楼市的原因!‍

二、韧性

抛开过度开发的地产不谈,青岛这座城市的基本面还是很强的。

很多人觉得青岛的产业不强,其实不然。

作为北方沿海城市中的翘楚,聚集了海尔、海信、青啤…这些品牌企业,产业底子很厚。尤其是家电,这几年出口很强,是国内经济的一大亮点。

除此之外,也有轨道交通、船舶海工之类的传统产业,民营经济也活力十足;再配上绝佳无法复制的地理优势,青岛的基本面韧性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记住这个词——韧性。青岛属于“躺下也有一米八”的选手。

青岛的城市基本面在北方算是合格选手,虽然存在“政商一体”的经济特点,但其发展和城市环境都属于宜居之城!

对于自住客户而言,青岛这种阴跌的行情也捡不到“大漏”,所以看到合适的房子,该出手就出手!

一句话,对于青岛,短期要有耐心,中长期依然看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实做人,踏实写文,不鼓吹,不煽动,让你明白房产这回事!

原创不易 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