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世纪初期,沙俄就想占领中亚。1717年,彼得一世就曾经派人尝试征服中亚希瓦汗国,结果惨败而归。这就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了俄国人心里,征服中亚,也成了后世沙俄君主的重任。

18世纪末19世纪初,沙俄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入侵伊朗和哈萨克草原之上。

1801年到1820年之间,伴随着奥斯曼土耳其和伊朗的衰败,沙俄征服了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以及东亚美尼亚等地,实现了对外高加索地区的扩张。

18世纪末,沙俄兼并了哈萨克汗国内部的小玉兹和中玉兹,大玉兹也在清朝和沙俄之间不断徘徊。其实大玉兹更倾向于跟着清朝混,奈何清朝鞭长莫及,让沙俄钻了空子。

1847年,沙俄正式灭亡哈萨克汗国。但大玉兹的不少哈萨克族人,逃亡到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定居,这是当年乾隆灭了准噶尔汗国后,批准大玉兹居民前来过冬、放牧的天然优质牧场。

很明显,在外高加索地区、中亚北部地区,沙俄步步为营,进展十分顺利。但1853年到1856年的一场大战,彻底改变了这一计划的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克里米亚战争,英国人让沙俄吃尽了苦头。

除了向以上两个地区进军外,沙俄更希望得到的一块地盘,则是巴尔干半岛。这地方虽然地处欧洲,但归奥斯曼土耳其管辖。

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还处于巅峰状态时,曾经多次以此地为跳板,攻打奥地利的维也纳。

但沙俄对这块地盘也垂涎已久,他们的理由无非有3点:

  • 第一,巴尔干半岛原来是东罗马帝国的领土,当地人的信仰和奥斯曼土耳其截然不同,反倒是和沙俄基本一致。
  • 第二,沙俄多数是东斯拉夫人,巴尔干半岛上多数是南斯拉夫人,大家都是斯拉夫人,从民族属性来说,是同胞关系。
  • 第三,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了以后,沙俄肩负起了复兴东罗马的重任,以第三罗马自居。既然是东罗马的继承者,自然要夺回罗马帝国的故土。

1853年,沙皇尼古拉一世,便以这些理由作为旗帜,发动了兼并巴尔干半岛的战争,史称克里米亚战争,又称第九次俄土战争。

那时候奥斯曼土耳其已经严重衰败,和清朝没啥区别,只有挨揍的份。但英国不可能让沙俄吃掉君士坦丁堡,霸占整个黑海。

因此英法联军参战以后,沙俄以惨败而收场。1855年,沙皇尼古拉一世受不了这个刺激,选择自尽了结了一生。沙俄在巴尔干半岛上的扩张,也于1856年彻底战败后,暂时宣告终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近东战败后,沙俄开始转战中亚和远东。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让沙俄罗曼诺夫家族的威信跌到了谷底,新上任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急切地寻找挽回家族颜面的办法。

降维打击那些相对落后的地区,霸占那些人口稀少的地盘,似乎成了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在欧洲包括近东,很显然不太现实,毕竟英法等列强都盯着呢,为此亚历山大二世将目光看向了东方。

在中亚,还有一堆处于冷兵器时代的游牧国家,在远东,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还有很大一片人烟稀少的地盘。

面对沙俄的咄咄逼人,中亚各国本来还组成了统一战线,结果战场上的失利,导致集团土崩瓦解,希瓦、布哈拉、浩罕之间反目成仇,反倒帮了沙俄一个大忙。

1866年沙俄进军布哈拉,占领撒马尔罕,将其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1873年,沙俄进军希瓦,仅仅几个月时间便成了沙俄的殖民地。1876年,沙俄又吃掉了浩罕汗国,基本完成了对中亚各国的征服。当然了最难啃的还得是土库曼,一直到1885年,与土库曼的战争才勉强结束,对方抗争了8年之久。

至于在远东,进展就更顺利了。因为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被清朝封禁,所以总共才几万原住民住在那里。沙俄来了没费多大功夫就占了这片地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俄不可避免地再次在中亚相遇。

沙俄在中亚和远东进展如此迅速,这让英国有了危机感。尤其是在中亚地区,因为英国十分担心沙俄继续南下,进军印度,那英国的利益将蒙受巨大的损失。

英国人挑殖民地很有眼光,从来只选靠海的地方。大家可以看看,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东海岸、香港包括中东地区等等,全都是靠着海,有天然良港的地方。没办法,英国人就是靠海军发家致富的。

沙俄其实也很想得到这些地方,奈何实力不允许。自身的海军不给力,单纯靠陆军一步步平推,很难拿到那些优质出海口。

沙俄在征服中亚和远东后,将向南获取优质港口,当成了首要任务。远东地区,便是向我国东北推进,打算夺取旅大。至于中亚地区,则是进军阿富汗,继而染指印度,进军印度洋。

早在1838年,英国就入侵过阿富汗,结果失败了。彼时沙俄染指中亚以后,英国人做出了各种分析后,再次将目光看向了阿富汗。

原本以为可以将此地作为两家的缓冲地,奈何阿富汗当局对英国人十分仇视,不仅自己不愿跟着英国人混,反而还鼓动印度人起来反抗英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加上沙俄的威胁,于是乎1878年,英国再次入侵阿富汗,发动了第二次英阿战争。1880年,英国迫于压力,依旧没能完全占领阿富汗,但拿到了阿富汗的外交权。实际上阿富汗便成了英国的半个殖民地。

沙俄在1884年占据了土库曼人坚守的最后一座城市梅尔夫城,这里被称为梅尔夫绿洲。英国人逐渐警惕了起来,毕竟梅尔夫绿洲距离英国控制下的赫拉特已经非常近了。

沙俄继续进军,极有可能触碰到英国的利益,双方剑拔弩张,大有在中亚大战一场的意思。这一局面,让俄国人想到了1878年沙俄击败奥斯曼土耳其,打算进军君士坦丁堡时的景象,同样是英国人,开着军舰进入了土耳其海峡,做出了和沙俄决一死战的架势,最终迫使俄国人放弃了占领君士坦丁堡。

如今还是一样,沙俄放弃了继续进军,抵达距离英国势力范围仅70英里的库什卡河谷以后,停下了脚步。沙俄方面很担心,如果战败,那么罗曼诺夫家族在克里米亚战争后所积攒的所有功绩将再次被抹去。

1885年,英俄在圣彼得堡签署了协议,英国做出了一些让步,将彭狄绿洲到库什卡河谷这一段本属于英国势力范围的地方,让给了沙俄,自此沙俄彻底占据了整个土库曼地区。但这一协议也断了沙俄进军阿富汗的念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俄南下的出海之路,基本都被英国封死了。

  • 1853年,沙俄打算夺取土耳其海峡,从而拥有黑海抵达地中海的出海口,结果英国和法国联合把沙俄打了回去。
  • 1885年,沙俄打算进军阿富汗,从而染指印度,进军印度洋。结果又被英国堵在了土库曼斯坦境内,死活碰不到一滴印度洋的海水。
  • 多年以后,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战场上,同样是英国,和日本结成同盟,阻挠沙俄吞并东北,活生生将沙俄的军舰从旅顺口赶回了海参崴。
  • 一战期间,沙俄和英国,平分了在伊朗的势力范围。但是沙俄依旧只占据了北部,英国牢牢掌握着伊朗南部,不让沙俄进入阿拉伯海。

憋屈,是真够憋屈的!可以说,沙俄南下寻找出海口的路上,永远都能碰上英国这个宿敌。一直到1917年沙俄覆灭,他们都没能绕过这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