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总统突遭空难,“抵抗之弧”或群龙无首,哈马斯紧急发声,美方罕见沉默,中东局势要剧变了吗?

5月19号,伊朗总统莱希乘坐的直升机在该国东部山区发生“硬着陆”,莱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等8人遇难。从行程上看,莱希应该是前往伊朗和阿塞拜疆的边境,参加一座两国联合建设的水坝落成仪式,行程结束后,莱希等人分别乘坐三架直升机离开,其中两架直升机安全降落,唯独莱希的这一架发生变故。事故发生后,伊朗方面出动了数十支搜救队进行救援,目前莱希乘坐的直升机残骸已经找到,但没有任何生还者的信息,5月20号,伊朗媒体确认了这一消息,称总统莱希和外长已经在直升机坠毁事件中遇难。不得不说,伊朗还是大意了,在当前复杂的中东局势和恶劣的天气下,总统和外长搭乘直升机参加外事活动,可以说十分冒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各相关方面陆续表明立场,哈马斯紧急发布声明,对伊朗表示全力声援,并希望兄弟般的伊朗人民免受一切伤害;以色列则冷嘲热讽,称让载有总统和外长的直升机在浓雾中飞行太不明智;美国总统听闻消息后罕见沉默,正在密切关注事情发展。莱希遇难的直接原因是浓雾天气导致的直升机坠毁,但真实情况仍有待商榷。作为什叶派“抵抗之弧”的带头大哥,伊朗领导层突发变故,将为国际和地区局势至少带来三点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巴以冲突的走向令人担忧,“抵抗之弧”是以色列进攻拉法的最大威胁,目前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和哈马斯团结一致,在以色列周边“三面开花”,若以军大举进攻拉法,必将引发更大的反击。莱希的遇难为中东地区武装蒙上了一层阴影,未来伊朗能否继续保持支持,各方能否成建制地反抗以色列,都是一个未知数。二是中东局势面临十字路口。莱希遇难疑点颇多,随着调查的水落石出,背后的始作俑者必将遭遇伊朗的铁血反击,如果证实是以色列所为,第六次中东战争恐怕是按不住了。如果确实是意外事件,失去了“政治强人”莱希,伊朗能否保持住中东和国际地位同样难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关键的是国际政治格局。莱希和阿卜杜拉希扬是沙伊和解的积极推动者,二人的双双遇难,对中东的和解进程形成了一定打击,未来的继任者将如何维护中伊和俄伊关系也有待观察,如果中俄伊“铁三角”出现裂痕,造成的损失将难以估量,莱希的遇难对世界反霸阵营来说也是一大损失。在这三点影响下,以色列无疑成为了该事件的最大赢家,不仅最大的“宿敌”已经不在,身处的中东地缘困局也有了“解套”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斯洛伐克总理菲佐的遇袭到莱希的空难,不难看出大国博弈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国际局势中的薄弱环节正在出现失控风险,并一步步撬动国际秩序的变革,各方都应对此保持十二分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