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有网红“B太”大连遇“鬼秤”,现有江苏连云港“狂飙兄弟”被迫狂飙。这些事件真是令人瞠目结舌。

买商品时缺斤少两的行为令人深恶痛绝,不少的网友在生活中都遇到过这种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消费者在得知自己被宰后,选择忍气吞声,下次不再光顾

而有些心直口快的消费者,选择线下当面对质,但是面对整个市场还是有些力不心,无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更多正义人士的关注,或许会让消费市场重见光明。

5月16日,在江苏连云港的某一海鲜市场就发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

打假博主“狂飙兄弟”在市场购买海鲜时,发现商家缺斤少两的行为,与商家进行对峙,谁知对方态度异常恶劣,不仅抢夺商品还一并将有“猫腻”电子秤进行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博主随即向该市场管理方进行举报,却惨遭“威胁”和抢夺手机,于是开始夺命狂奔

随着事件的发酵,市监局等部门迅速介入,对涉事商户和商户所在市场展开调查,并依法依规做出处罚。

涉事商家被清退并处3万元的罚款,对该市场主办方的行为进行警告,并处35万元罚款。

对涉事的5人予以行政拘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情况续报 海州区联合调查组 2024年5月19日

为何市场里面的“鬼秤”难除!屡禁不止原因又在哪里?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究竟什么是“鬼秤”?

简单来说“鬼秤”就是通过用各种手段,让秤的显示数额与商品实际数额产生偏差,以此来达到短斤缺两的目的。

这是一种欺骗消费者,来谋求自身利益的一种可耻行为。

“鬼秤”的出现由来已久,在古时部分商铺或者官府征税时都会用到经过改良的斗来欺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现代“鬼秤”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进步神速。可以说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最简单的“鬼秤”,就是简单的通过,在秤的下面垫一些硬币、纸片一些东西让秤产生倾斜来造成一个缺斤少两,或者直接在秤盘下面加一块吸铁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隐蔽一些的就是,通过利用秤的显示界面只能显示两位小数,来设置一些会产生小数的计算方法,让得出的结果进行四舍五入的运算

现在科技发展飞快,一部分“鬼秤”已经开始应用高科技了,通过遥控器可以直接遥控显示的重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视财经 财经调查 2024年4月14日

有的直接给电子秤安装芯片,通过固定的密码,使显示重量达到自己想要的数值哦。

“鬼秤”的不良影响

凡有存在,必被知。“鬼秤”的存在一直都被大家所知道,并且带来的十分不好的影响。

对于咱们消费者来说,高高兴兴地去消费了,然后发现买的东西缺斤少两,影响心情,会出现对商家或者这个行业产生信任危机,从而影响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正常售卖的商家来说,这样的行为会破坏市场的公平性,如果某个市场的个别商家采用了这样的销售方式,一旦被发现,可能会对整个市场的信誉产生不好的影响,导致所有商家的生意都不好做,简直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会出现传染的现象,一旦有商家这样做了,可能会同行对收入出现一定的影响,为此其他人也可能同流合污

对市场和法律的挑战,个别商家使用“鬼秤”就是对法律和监管的挑战,会普遍让消费者产生是市场监管不严,从而影响公信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鬼秤”事件频发

案例一:江苏某女士在回家的路上碰见特价泰国金枕榴莲,便购买了一个9.6斤榴莲,鉴于老板热情的态度,卖完便直接回家了,回家后一秤只有6.2斤,便马上回去想找老板理论,谁知摊主早已不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例二:安徽一家海鲜店,老板去专卖店购买电子秤时,被商家询问要不要来一个“科技秤”,称上的每一个数字都是对的,但是当输入某个指令时,普通的电子秤摇身一变成了“鬼秤”,经实验1千克的标准砝码放上去就会显示更多的数字,重启之后就会恢复正常

除此之外,有些商贩可能会热情的帮你现场宰杀,这样原始重量也难以查证,“鬼秤”就更加难以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例三: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线上消费逐渐成为人消费的一个重要场所,但是线上购物出现缺斤少两的情况也非常常见。某记者在电商平台上购买零食,后发现购买物品实际重量与标准重量相差甚远,随后联系商家索赔,但是当记者提出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赔偿时,却惨遭拒绝。最后在平台的磋商下仅进行了退款不退货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会鬼秤屡禁不止?

商家心存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做得足够隐秘难以被发现,并且使用“鬼秤”能够能够攫取非常多利润,商家难以抵挡相应的诱惑。

在一些市场竞争大的行业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顾客往往会采取价格战,但是为了保持利润,便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进行竞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场监管不够,这种农贸市场作为私人建立的,是为了利益,当场内出现问题,内部管理人员为了不影响整个市场的声誉可能会粉饰太平,通过给优惠等一些和稀泥的方法,最后也就不了了之,这样便会助长商家嚣张的气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惩罚力度不够,当“鬼秤”使用发现之后,仅仅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000元以下的罚金,对于一些惯犯来说,这些罚金可能只是他们收入的一小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新华社 2013年10月25日

违法成本太低了,这也就导致商家对此趋之若鹜。

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够,当消费者面临这样的情况时,往往会在中间人的磋商下,选择妥协。

消费者经验不足,面对商家采取的不正当的手段,消费者由于缺少经验很难发现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少数消费者可能因为一些蝇头小利,助长了缺斤少两商贩的气焰,现如今联络方式发达,一些被评为短斤缺两的黄牌商户,可能通过建立群聊给予优惠等方式给于顾客,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购买。本意是惩处,反而带来了更好地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鬼秤”技术愈加隐蔽,一些不法商贩将科技应用在“鬼秤”上面,一个不起眼的电子遥控器或者一个笔杆子,就是电子秤的遥控器。这些遥控器的控制距离最远可达200米,这无疑是增加了“鬼秤”的隐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视财经 财经调查 2024年4月14日

后续如何发展?

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应该提升自己的维权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要牢记12315这个维权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好舆论引导,现如今互联网高度发达,大部分事情都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做好舆论引导使商贩不敢采取不正当的方式经营。

相应的市场管理方应该加强监管,而不是通过和稀泥的方式来掩盖市场出现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击源头,“鬼秤”的制造端是源头所在,从源头进行消灭,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相应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视财经 财经调查 2024年4月14日

违反成本低,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消费者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才能够申请3倍的赔偿。而事实情况是消费者很难获得相应的证据,来证明商家存在相应的违法违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2015年1月5日

对市场进行普法宣传,让诚信经营进入每一位商家心中,使诚信经营成为常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在最后

通过“狂飙兄弟”的事件,我们不难发现“鬼秤”对我们的生活已经产生了一些不好的连锁反应,我们应该为此敲响警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论是去年“B太”在大连遭遇“最难破解的鬼秤”,还是今年“狂飙兄弟”事件,都告诉我们面对这些侵害我们权益事件的行为,我们应该积极主动站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人的力量或不够,但是站出来的人多了,力量也就大了。

这样在我们消费者、商家、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在不远的将来看见一个公平公正的经营环境和消费环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